摘要:今年是“八五”普法收官之年,上党大地法治氛围日益浓厚,法治信仰深入人心,法治建设成果丰硕。2023年,长治市普法工作受到省“八五”普法中期评估组充分肯定,长治市司法局、长治市税务局等4家单位被评为全国“八五”普法中期优秀单位,3名个人获评优秀个人。
今年是“八五”普法收官之年,上党大地法治氛围日益浓厚,法治信仰深入人心,法治建设成果丰硕。2023年,长治市普法工作受到省“八五”普法中期评估组充分肯定,长治市司法局、长治市税务局等4家单位被评为全国“八五”普法中期优秀单位,3名个人获评优秀个人。
高位推动,构建普法新格局
2021年“八五”普法规划伊始,长治市委、市政府及时转发全市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长治市人大作出相关决议,紧接着全市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会议、守法普法协调小组会议相继召开,进行全面系统的部署,将“八五”普法置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统筹谋划,强有力的组织领导确保机制顺畅运行。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政协支持、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普法工作格局日益巩固。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长治市将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普法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建立常态化学习机制,市委、市政府率先垂范。市委党校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各类培训班次核心内容,累计授课超百场。
压实责任方能激发动力。全市全面落实普法责任制,推行清单管理,将普法“软任务”转化为可量化、可考核的“硬指标”。长治市通过普法履职报告评议、法治建设评价挂钩等方式,倒逼各责任单位种好“责任田”。长治市守法普法协调小组精准发力,定向推送普法提示函12期,引导相关部门精准普法,形成了上下联动、协同高效的工作闭环。
精准滴灌,提升普法针对性
普法工作要取得实效,必须抓住重点、分类施教。长治市在普法实践中,紧紧聚焦“关键少数”、青少年等不同群体,实施精准“滴灌”。
“关键少数”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严格落实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组织市直单位处级领导干部现场旁听行政诉讼案件,直观感受法治威严。全面推行领导干部年度述法,印发专题述法通知和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为“关键少数”学法提供清晰指引。
长治市全面落实义务教育阶段《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实现法治课程课时、教材、师资、经费“四落实”。建成14个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和134个法治资源教室,法治副校长覆盖全市中小学校,举办法治讲座、模拟法庭等实践教学活动超过5000场。
同时,全市发挥群团组织优势,开展“尊法守法携手筑梦”服务农民工、“巾帼在行动”等普法活动,有效提升了特定群体依法维权能力。组建“八五”普法宣讲团,深入机关、学校、企业开展专题宣讲2100余场。深化“万所联万会”机制,持续开展“律师便民惠民三服务”活动,组织律师深入商会、企业进行“法治体检”360次。潞城区中宝建材企业主由衷说道:“‘法治体检”为企业健康发展筑牢了‘防火墙’。”
服务大局,彰显普法实效性
普法工作要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长治市紧扣时代脉搏,将普法融入社会治理各环节。在每年的“12·4”宪法宣传日和“宪法宣传周”活动中,全市党政机关团体积极担负宪法宣传使命,楼宇户外大屏同步点亮宪法宣传标语,举办宪法集中宣传、宪法宣誓等活动1200余场,形成了宪法宣传的强大声势。
民法典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每年5月的“民法典宣传月”已成为长治普法的一张亮丽名片。群众性法治文艺汇演、法治文化作品创作、公益普法讲座等形式多样;组织讲师团走进执法单位,聚焦“民法典时代的政府治理”等主题深度讲解。5年来,全市开展民法典宣传活动2000余场,解答法律咨询20万人次,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和社会治理现代化,长治市深入宣传国家安全、防范非法集资、禁毒、食品安全等相关法律法规,累计开展活动5800余场。反诈直播、反诈相声、安全生产书画摄影展等创新形式,让普法宣传更接地气、更具吸引力,有效增强了全社会的法治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
文化浸润,增强普法感染力
法治文化建设是涵养法治精神、塑造法治信仰的重要途径。长治市聚力法治文化创新,让普法工作更具感染力和渗透力。
新媒体普法矩阵持续壮大。长治市司法局开设“长治普法”抖音平台,发布短视频1050件,单条最高浏览量达8.4万次。潞州区“法润潞州普法小课堂”、上党区“云普法·微课堂”等特色平台百花齐放,构建起覆盖广泛、传播高效的新媒体普法网络。
法治文化阵地覆盖全面。全市市、县两级已建成法治文化公园、广场、教育基地57个,2606个村(社区)实现法治文化阵地全覆盖。长治市司法局投资130万元,在8个县(区)打造13个法治文化村,将法律知识融入乡村景观,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基层群众法治素养。
法治文化作品异彩纷呈。长治市积极鼓励法治文艺创作,累计向省级部门推荐优秀法治微视频115件,其中20件在全省获奖。《我只是帮别人转转账》《爸爸的决定》等作品广受好评。上党区将民法典与剪纸艺术融合,长子县举办法治文化书画大赛,传统与现代交织,艺术与法治碰撞,有效提升了普法的趣味性。
红色法治文化焕发光彩。长治市深挖本地红色法治资源,确定第一批红色法治遗存11处,编制完成《山西红色法治文化遗存目录》(长治篇),并创新制作了VR实景地图。长治市录制的《八路军总部在长治的红色法治轨迹》等宣传片,在司法部新媒体平台播放,红色法治基因在新时代绽放光芒。
普治融合,提升法治获得感
普法的目的在于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长治市坚持普治并行,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法治的温度和力量。始终坚持法治政府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推进。动态清理并公布行政执法主体名单,出台《长治市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任务清单》,全面落实行政执法“繁简分流”,建立预防化解行政争议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推进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常态化。
不断深化基层治理,加快法治乡村建设步伐。常态化开展“送法进乡村(社区)”等活动,定期培训普法骨干和“法律明白人”,全市累计培育13384人,成为基层法治建设的生力军。创建17个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潞州区创新设立“普法小院”“党建红+司法蓝”社区法律明白人服务站,为社区治理注入法治活力。
持续优化法律服务。长治市织密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实现县(区)半小时服务圈全覆盖。扎实开展公共法律服务规范提升三年行动,“公证减证便民提速”行动删减证明材料116项。深化法律援助“市域通办”试点,实现通办率100%,由“最多跑一次”向“就近跑一次”转变,切实方便群众。
展望未来,步履不停。长治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将进一步健全制度规范、压实普法责任,持续创新普法方式、提升普法实效,大力培育法治文化、树立全民法治信仰。一幅以法治力量护航高质量发展、赋能社会治理、滋养文明和谐的生动画卷愈加清晰……
来源:长治政法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