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童年回忆的5种美食,你被哪道馋哭过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23 15:34 1

摘要:童年的时光,总带着一层滤镜般的温柔——那时候幼儿园尚未普及,孩子们要么在村口巷尾疯跑,要么被奶奶牵着逛公园,日子像漫山遍野的野花,自在又鲜活。不像如今的孩子,四岁便踏入幼儿园,书包里装着各色课程,童年仿佛被悄悄压缩了大半。总有人说,还是80、90后的童年更得“

童年的时光,总带着一层滤镜般的温柔——那时候幼儿园尚未普及,孩子们要么在村口巷尾疯跑,要么被奶奶牵着逛公园,日子像漫山遍野的野花,自在又鲜活。不像如今的孩子,四岁便踏入幼儿园,书包里装着各色课程,童年仿佛被悄悄压缩了大半。总有人说,还是80、90后的童年更得“无忧无虑”的真味,而那些藏在记忆里的吃食,便是这“真味”里最鲜活的注脚,有些甚至曾让人馋到抹眼泪,多年后想起,依旧能咂摸出几分甜。

锅巴,绝对是刻在集体记忆里的“顶流”。那时候零食种类寥寥,节俭的家长们总爱自己动手:用糯米蒸熟、切片,再入锅炕得金黄酥脆,咬一口“咔嚓”作响,甜丝丝的味道能在嘴里飘好久。一大袋锅巴揣在兜里,和小伙伴们蹲在墙角分着吃,边吃边弹玻璃珠,碎屑掉了一地也不在意,那份简单的快乐,比任何精致零食都来得扎实。

等到过年,炸丸子的香气能飘满整条街。这大概是一年里最让孩子期待的时刻:不仅有新衣服穿、有压岁钱拿,更有平日里难得一见的丰盛。妈妈系着围裙在灶台前忙碌,油锅里的丸子翻滚着变成金黄,烫得人直缩手,却忍不住趁她转身时偷偷捏一个塞进嘴里,烫得直呼气也舍不得吐。有时还会举着馒头央求:“妈,用剩下的油给我炸片馒头呗?”金黄酥脆的馒头片蘸点盐,那滋味,能让人把舌头都吞下去。

校门口的糖稀,是藏在书包里的小秘密。一毛钱,就能换来两根小棍缠着的一团透亮糖稀,金黄得像融化的阳光。孩子们总爱把它在两根棍上缠来绕去,看着它从软乎乎变得越来越白、越来越硬,缠成一个紧实的小坨才肯放进嘴里。麦芽糖的甜混着一点焦香,你咬一口我的,我舔一下你的,分享的哪是糖啊,分明是课间十分钟的雀跃。只是这玩意儿如今早已难觅踪迹,不少00后怕是连见都没见过,想想真有点可惜。

还有那包叫“唐僧肉”的小零食,藏着多少孩子的“西游记情结”。那时候电视里反复播放《西游记》,孙悟空的神通、唐僧的慈悲,还有那句“吃了唐僧肉能长生不老”,让孩子们对这名字毫无抵抗力。其实里面起初是腌渍的苹果皮,后来慢慢变成了辣条,但不管是哪种,撕开包装袋的瞬间,那股又咸又香的味道,总能让小伙伴们围拢过来,你一瓣我一瓣,吃得嘴唇通红也停不下来。

至于鸡腿酥,简直是当年的“平价版肯德基”。那时候肯德基是妥妥的“奢侈品”,只有过生日时,爸妈才会咬咬牙带孩子去一次。而外形做得像鸡腿的鸡腿酥,便成了日常解馋的“平替”——外皮炸得酥到掉渣,里面是蓬松的面芯,带着淡淡的肉香,攥在手里能高兴半天。多少孩子曾站在小卖部柜台前,盯着玻璃罐里的鸡腿酥挪不动脚,馋到拽着家长的衣角耍赖,现在想起,那点“小馋虫”的模样,倒成了最可爱的回忆。

这些藏在时光里的味道,早已超越了食物本身。它们是跳皮筋时的喘息,是巷口老槐树下的等待,是攥着几毛钱奔向小卖部的雀跃。如今零食货架琳琅满目,却再难有哪种吃食,能像它们这样,一提起,就让人瞬间跌回那个阳光慢悠悠、快乐很简单的童年。

来源:何晨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