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改革发展 推动城市与轨道深度融合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23 13:57 1

摘要:城市轨道交通承担市民便捷出行的基础功能,其线网车站所蕴含的商业资源是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完善城市服务功能的重要载体。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为国资背景下的轨道交通企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孟 林

城市轨道交通承担市民便捷出行的基础功能,其线网车站所蕴含的商业资源是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完善城市服务功能的重要载体。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为国资背景下的轨道交通企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对于轨道交通企业而言,轨道线网车站商业资源开发既需遵循市场规律、满足民生需求,更需将党的领导贯穿商业资源开发全过程,才能破解“空间利用不足”“运营效率不高”“与城市功能脱节”等难题,实现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作为成都轨道交通领域的重要经营主体,成都轨道资源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简称“成都轨道资源公司”)以“打造行业领先的轨道生活综合运营商”为目标,在党建引领轨道车站商业资源开发方面开展了系统性实践,推动轨道商业资源开发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

一、背景和起因

国资国企改革与城市轨道融合发展的双重要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系列部署中,“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两大要求聚焦国有企业的战略定位与市场能力。对于轨道交通企业,“核心功能”既包括保障交通出行的公益属性,也涵盖商业资源开发的市场属性;“核心竞争力”则体现在商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服务模式的创新突破。同时,成都市“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等地方发展举措,也要求轨道事业与城市民生、城市功能深度融合。这为成都轨道资源公司通过党建引领商业资源开发提供了政策遵循,确保商业开发既符合国家战略,又贴合地方发展实际。

党建引领与轨道车站商业资源开发的优势转化。党建引领对轨道车站商业资源开发的引领作用,是要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动能的过程。这一转化主要依托三大机制:一是组织凝聚机制,通过基层党组织把党员骨干组织起来,打造攻坚克难的“突击队”;二是方向引导机制,通过党委前置研究重大事项,确保商业开发始终围绕“服务城市、服务民生”的主要方向;三是风险防控机制,由纪委全程监督招商、合同、资金等关键环节,防范廉洁与经营双重风险。三者协同发力,推动党建从“软实力”变为“硬支撑”。

二、主要做法

成都轨道资源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贯穿企业发展全过程,加快构建同轨道事业职责使命相匹配的党建工作体系,通过探索“组织—队伍—品牌”的党建工作格局,形成“组织筑基—人才驱动—品牌塑形”的闭环链条,共同支撑党建引领效能的系统释放,持续强化服务城市发展和服务民生需求的核心功能,全面提升参与市场竞争的核心竞争力,助推轨道与城市深度融合发展,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实践路径。

组织引领筑根基,构建商业资源开发“红色堡垒”。不断加强组织建设,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改革发展的实践优势。成都轨道资源公司以“强基础、补短板、促融合”为主线,依托组织力量凝聚合力、把控方向。一方面,以标准化细则规范组织运行,制定《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实施细则》,明确“三会一课”等标准,配套《党支部工作手册》并要求规范化落实,党委班子成员“挂钩联系支部”解决实际难题;适配商业运营需求,打造“轨道商业先锋支部”等,同步建立党建业务双向考核机制,强化组织对商业开发的引领效能。另一方面,以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激活组织效能,组建数字平台建设、车站二次开发等党员突击队,在招商等岗位设立“党员先锋岗”,推动服务满意度提升;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创新“战略、规划、决策、监督”前置机制,制定党委会前置研究清单,确保党委在商业发展方向、风险防控中全程把关,实现党建与商业经营深度耦合。

人才支撑强动能,打造商业资源开发攻坚队伍。从党管人才的要求出发,通过党组织对人才资源的战略统筹,将人才优势转化为国企参与市场竞争、履行战略使命的能力。成都轨道资源公司围绕“打造行业领先的轨道生活综合运营商”的目标定位,以精准化、系统化的人才引育来破解商业运营不专业、创新能力不足等难题。一方面,针对商业运营、数字经济、市场策划等紧缺人才,多渠道引才,实现专业人才与业务需求的精准匹配;同时针对《成都轨道交通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导则》编制等高专业性任务,采用技术顾问等柔性引才方式,既避免人才冗余,又保障关键项目的智力支撑。另一方面,以业务导向构建全链条育才体系,通过“合规大讲堂”等平台夯实商业开发的理论基础,以轮岗交流、挂职锻炼丰富员工的商业全流程经验,更将“揭榜挂帅”创新项目、“提质增效”重点项目作为党员干部的“练兵场”,让人才投身于地下商业空间拓展、业态优化等重点项目,在实践中锤炼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实践育人”理论中“以干代训、以战强能”的核心价值。

品牌项目聚合力,构建城市轨道融合服务生态。成都轨道资源公司围绕便民服务和公益担当两大主题,将轨道商业资源转化为连接轨道与城市的纽带,推动轨道从“交通动脉”升级为“城市服务节点”。便民服务品牌建设方面,通过“场景嵌入”将商业服务自然融入市民出行动线与行为习惯之中,实现无感化便利供给,使轨道商业空间与市民出行需求深度融合。通过“红领”阵地联动运营,推出健康义诊等便民服务,让轨道站点成为“党群服务链”的关键环节;丰富地铁商业业态,创新推出“早安熊猫”早餐、“地铁好店”平台,将商业服务精准嵌入通勤场景,实现“出行即享生活便利”,打破了传统轨道商业“单一售卖”的局限,使商业资源成为优化城市民生服务的重要补充。公益担当品牌建设方面,公司践行“城市协同治理”理念,将轨道资源纳入城市发展大局,在世运会等重大赛会期间,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完成线路服务升级,让物业服务、商业运营团队成为城市重大活动的服务后盾;充分利用地铁广告资源投放“文明城市创建”等公益内容,实现商业空间与城市文化传播的功能叠加。

三、经验启示

党建引领推动改革发展,彰显国资国企改革战略成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部署,重点在推动国有资本与国有企业“强功能、提效能”。成都轨道资源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的探索,将党建从组织保障转化为战略引领,使轨道生活综合运营不再局限于企业自身业务范畴,而是深度对接“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的国家战略与“城市轨道交通事业职责使命”的地方担当。通过党委统筹的战略研究机制,推动轨道生活运营从“单一资源开发”向“价值创造与民生服务并重” 转型,实现国有资产从“物理增值”到“战略增值”的跨越。

党建筑牢价值底线,实现商业效益与社会责任统一。以党建引领塑造企业核心价值取向,将核心价值理念深度融入企业战略布局,推动企业从关注短期经营指标转向追求持久价值创造,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国企如何平衡商业属性与公益属性、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践路径。通过“廉洁风险防控手册”“合同廉洁条款嵌入”等制度设计,防范商业开发中的廉洁风险与经营风险,依托“职工之家”“民生服务品牌”等实践载体,将社会责任转化为可感知的便民服务,彰显了国企践行初心使命、服务国家战略的支撑作用。

党建赋能构建轨道城市深度融合生态,助力城市治理现代化进程。党建引领下的轨道生活综合运营,就是要构建“轨道—城市—民生”的生态共生体系,将轨道资源开发融入城市治理现代化大局,成为补充城市民生短板、提升市民获得感的重要支撑。党建引领下的轨道运营不再局限于地下商业空间的挖掘,而是将轨道站点转化为城市服务节点,衔接城市民生需求与功能布局,助力城市功能优化与民生提质的协同发展,实现“城市赋能轨道、轨道反哺城市”的双向价值闭环,以“轨道力量”彰显国企在城市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来源:金台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