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昊专访:从“擂台精神”到AI时代的觉醒,中国围棋焕新出发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23 07:04 1

摘要:2025年是中国围棋队夺得首届中日围棋擂台赛冠军40周年。1985年11月20日,中方主将聂卫平九段执黑以1又3/4子战胜日方主帅老将藤泽秀行九段,中国队最终以8比7赢得首届中日围棋擂台赛的胜利。从1985年到1996年,通过中日围棋擂台赛,中国棋手完成了从聂

2025年是中国围棋队夺得首届中日围棋擂台赛冠军40周年。1985年11月20日,中方主将聂卫平九段执黑以1又3/4子战胜日方主帅老将藤泽秀行九段,中国队最终以8比7赢得首届中日围棋擂台赛的胜利。从1985年到1996年,通过中日围棋擂台赛,中国棋手完成了从聂卫平到马晓春再到常昊的历史传承,到1996年,在总共11届的中日围棋擂台赛中,中国围棋队以7胜4负的总战绩压倒日本围棋队,打破了“日本围棋不可战胜”的神话,也让世界围棋的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值得一提的是在第10届和第11届擂台赛中,常昊取得了11胜的战绩,几乎将日本顶尖高手赢遍。四届主帅大竹英雄惊呼:“日本围棋被一个不足20岁的年轻人轻易击败了。”这也使得擂台赛的使命宣告结束,日方提出终止中日擂台赛。常昊也成为中日围棋擂台赛的终结者。

中日围棋擂台赛让围棋成为了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智力竞技运动,也培养出数以千万计的棋迷,雄厚的棋迷群体在中国围棋日后的发展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中日围棋擂台赛以“激励一代人”的历史意义而载入史册。

10月21日下午,中国围棋协会主席、世界冠军常昊九段做客北京体育广播《中华体育精气神》,以《从“擂台精神”到AI时代的觉醒,中国围棋焕新出发》为题,常昊从几个方面阐述了AI时代,中国围棋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中日围棋擂台赛,到如何发扬“擂台精神”应对目前的中韩围棋对抗;从锻造中国围棋领军人物到筑牢中国竞技围棋人才厚度;从如何引领围棋进校园,到全民围棋普及发展;从国手“出圈”到围棋“破局”,如何让中国围棋成为跨越千年,引领中华传统文化的新名片?

中国棋手肩负着历史使命和责任,发展围棋事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直是中国围棋人矢志不渝的追求。

主持人鲸泽首先恭喜常昊主席,近来中国围棋是喜事连连,即成绩之喜、成长之喜、成果之喜。

说到成绩之喜,就不得不提到在10月15日结束的第三届“衢州烂柯杯”世界围棋公开赛中,中国棋手党毅飞九段不负众望,2比1战胜了卫冕冠军、韩国围棋第一人申真谞九段,夺得冠军。现场两人面前摆放的正是党毅飞在“衢州烂柯杯”世界围棋公开赛三番棋决赛中决胜局的那盘棋,常昊九段也是饶有兴趣地为大家复盘了最后的收官阶段胜负的关键之处,申真谞白棋172手“一挡”是最后的败招,而党毅飞机敏地交换几手之后,黑棋177“一飞”,鲸吞了中腹白棋两子,确立了不可动摇的优势,常昊九段表示,“这盘棋最后的胜负之处就是,申真谞的‘一挡’,党毅飞的‘一飞’,所以我们叫党毅飞,最后党毅飞就获得了胜利,赢得了第三届‘烂柯杯’的冠军。”

在评价党毅飞本届“烂柯杯”整体表现时,常昊认为党毅飞从始至终都发挥得相当不错,竞技状态保持得非常好,只能说党毅飞是“31岁老将”,31岁对于围棋棋手来说有一点年龄上的因素,但是只要自己保持好,自己的训练和专注度还在围棋本身,是完全有可能在世界大赛中取得好成绩的。

常昊表示:“一名棋手你想要对方犯错误,必须给对方足够的压力,这种压力无论是技术上的,还是心理上的,对方才有可能犯错误,这盘棋党毅飞下得十分紧凑,没有给对方留下反击的机会,一直是保持着非常好的竞技状态,这一点党毅飞也是非常不容易。”

常昊表示,“当下的AI时代,资讯十分发达,棋手之间的竞争更趋激烈,迭代也很快,以前30岁是一名职业棋手正当年的时候,近10多年以来,就没有30岁以上的中国棋手获得冠军,上一次30岁以上的棋手获得世界冠军还是古力九段在2015年的春兰杯,再往前就是我在2009年的春兰杯上夺得过冠军,因此这次党毅飞作为一名‘31岁老将’夺冠也是一次历史性的突破。”

谈到历史性突破,今年恰逢常昊九段夺得个人第一个世界冠军20周年的日子,2005年3月5日在第五届应氏杯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中,常昊以3比1战胜韩国棋手崔哲瀚九段,夺得应氏杯冠军,正是20年前在北京的那次夺冠,也吹响了新世纪中国围棋冲击世界冠军的号角,回望20年前自己的经历,常昊表示,当时自己身上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因为从整体上讲,从1995年马晓春九段连夺东洋证券杯和富士通杯赛的冠军,2000年俞斌九段夺得LG杯的冠军,到2005年中国围棋已经很久没有夺得过世界冠军,而从1988年围棋世界大赛诞生以来,中国队的世界冠军次数也远远低于韩国和日本,就自己个人而言,从1998年8月1日首次闯入富士通杯决赛,到2005年的1月8日的第二届丰田杯决赛,六年间他已经六进世界大赛决赛都是铩羽而归,因此第五届应氏杯决赛,常昊也是第七次冲击世界冠军,最终夺冠对他的意义不言而喻,这也是他职业生涯最重要的一场胜利,对于当时的中国队来说也是急需一个世界冠军来提振全队的士气。

不过谈到今年中国围棋的整体表现,常昊直言年初由于“LG杯事件”,中国队在LG杯、农心杯三国围棋擂台赛和南洋杯三项世界大赛中表现不尽如人意,但是4月王星昊夺得首届“北海新绎杯”冠军、6月杨锴文夺第15届春兰杯的冠军,直至这次党毅飞在第三届“衢州烂柯杯”上夺魁,中国围棋队才扭转了年初的不利局面。

常昊表示,尽管围棋比赛是纯粹的两名棋手之间的博弈,但是中国围棋队平时的训练和备战还是一个团队的协作,国家队集体研究也是中国围棋致胜的一大法宝,这从中国围棋队上世纪60年代建队开始,当时中国队的水平还是明显落后于日本,以陈祖德、王汝南、聂卫平为代表的中国围棋队就是靠集体研究、不断努力,慢慢地缩小与日本围棋的距离,包括中日围棋擂台赛期间,也有集体研究的成果,这是中国围棋队非常优良的一个传统,时代会变化,科技也有改变,我们的训练方式会有所变化和调整,但是集体研究还是非常重要,可以集思广益,在个人智慧的碰撞中,展现出更高的竞技水平,国家现在还是保存了集体研究这样的氛围,尽管围棋领域已经进入到了AI时代,更多棋手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提升水平,但是集体研究同个人训练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国家围棋队还是要利用好这一优良传统。

在首届北海新绎杯八强战中,32岁檀啸战胜申真谞,使得中国队提前锁定四强,在今年的春兰杯赛中,28岁的杨楷文九段第二轮就淘汰了申真谞,并最终夺冠,加上31岁的党毅飞在决赛中也是战胜申真谞,首夺烂柯杯。为此常昊表示,国家围棋队会为棋手的赛前备战,不仅制定针对性的训练计划,也会提供相应的数据,吻合度的参考,来分析对手在什么样的局面下,犯错误的几率会更高,棋手之间也会安排一些热身赛,让他们在赛前即保持高强度的对局,又不至于太疲劳。根据棋手自己的意愿,调整训练机会,让棋手赛前保持一个良好的竞技状态。

韩国棋手申真谞近些年来成绩稳步提升,绰号为“申工智能”,他经常在大赛中下出AI“一选”或者“二选”的着法,对此常昊表示,申真谞是一名非常刻苦、努力的棋手,他对棋的领悟能力也非常强,如何用好AI,并不是死记硬背就能掌握AI赢棋的要领,棋局是千变万化,尤其是到了中后盘,你不可能有参照,更多的时候还是棋手对棋局的理解,也包括布局,近几年申真谞对一些局面下AI的变化掌握得非常好,但是通过对AI的分析,我们也能发现申真谞的一些问题,其实他在一些复杂的局面下,特别激烈的比赛中,他的失误率也是会比平时要高,之所以申真谞实战中“一选”,“二选”吻合度那样高,还是对手给他的压力不够,吻合度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对手的表现而不断变化。

常昊认为尽管目前申真谞的实力很强,但是他的统治力是不如当年李昌镐鼎盛时期那样强,因为石佛李昌镐当年对棋局的理解力、认识方面是超越了同时代的棋手,因此李昌镐当时一度是很难被战胜的一位棋手,而如今由于有AI的存在,申真谞是不太可能从技术层面上完全压制对手,关键还是看对局时,你到底能给申真谞多大的压力。

谈到中国围棋队的建设必须要提到“擂台精神”,这也是中国围棋队的团队精神,这同上世纪80年代一起被传颂的“女排精神”,“乒乓精神”的本质是一样的,都是努力拼搏,为国争光,对此常昊表示,“今年是第一届中日围棋擂台赛胜利四十周年,1985年11月20日,聂卫平战胜日本的藤泽秀行,夺得第一届中日围棋擂台赛的胜利,当时中国围棋队的胜利,同中国女排夺冠一样都已经超出了体育范畴,可以说是举国关注,举国欢腾的场面,那时也是改革开放之初,百废待兴,我们需要提振士气,提升信心,需要有战胜困难的一种决心,尤其是围棋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围棋已经有几千年的传承,在绝大部分时间里中国围棋是领先于世界的,但是陈毅元帅也说过,‘国运盛、棋运盛’,确实在近代中国围棋确实落后于日本,到了中日围棋擂台赛时期,对围棋历史了解多一点的棋友都会知道,当时日本有‘六位超一流棋手’之说(大竹英雄、林海峰、加藤正夫、武宫正树、小林光一和赵治勋),而中国围棋队当中包括聂卫平在内是没人能够从‘六超’棋手中赢得一盘胜利,因此日本队的综合实力还是明显高于中国队的,但是我们就是有这样一种不服输的精神力量,团队协作、集体研究,勇于面对强敌、敢于亮剑,拥有去战胜对手的信心,最后聂卫平老师获得最后的胜利也确实是非常不容易,在第一届中日围棋擂台赛中,他战胜了小林光一和加藤正夫两位日本的超一流棋手,所以他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场中日之间围棋比赛的胜利,而是带给我们国家和民族所需要的一种精神力量,所以中日围棋擂台赛一直被大家所铭记。”

谈起自己成为中日围棋擂台赛是终结者,常昊表示,其实早在1995年,自己19岁就在中日围棋擂台赛中,取得了五连胜的战绩,只是最后一场输给了日方的主将大竹英雄九段,没能作为先锋直捣黄龙,留下一些遗憾,没想到第二年我还有机会再次征战擂台赛,结果以一拨六连胜终结中日围棋擂台赛,最后一盘也是赢了大竹英雄九段。

常昊也是从中日围棋擂台赛中传承了“擂台精神”,2008年在第九届农心杯三国围棋擂台赛中,常昊是不负众望

以中国队副帅的身份出场,连胜睦镇硕、高尾绅路、李昌镐、朴永训,首次为中国队捧得农心杯。这也是在农心杯赛场上,中国棋手首次战胜李昌镐。

常昊表示,农心杯中、日、韩三国围棋擂台赛特别容易在比赛中,诞生一位“英雄”,就是一个人力挽狂澜,独挡一面,包括韩国的申真谞九段的存在,使得韩国队目前已经是连续五届夺得农心杯冠军,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韩围棋的特点,中国围棋的厚度一直不差,现在可能就更加明显,但是我们的锐度不太够,就是之前韩国有李昌镐、李世石这样同时代明显高人一筹的棋手,到现在的申真谞都是实力超强的棋手,这一点是中国围棋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

常昊表示,“尽管时代在变迁,科技也在日新月异地进步,但是有一些精神力量还是不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这些精神力量不会随着时间的改变而褪色,甚至越是到这个时候,我们越应该去纪念它,去传承这种精神,这也是去弘扬中华体育精神的一方面,我也特别希望我们国家队的年轻队员也能够一直传承“擂台精神”,努力拼搏,为国争光,不畏强敌,用自己的努力去战胜强大的对手。”

今年第二十七届农心杯第二阶段比赛于11月21日至25日在釜山进行,韩国队姜东润九段将挑战擂主檀啸九段。

目前中方还有檀啸、丁浩、王星昊、杨楷文四位棋手;日本队井山裕太、一力辽、芝野虎丸三人;韩国队有申真谞、朴廷桓、姜东润、安成浚四名棋手。常昊表示,中国队要想重夺农心杯,一方面要在前面几个阶段打好基础,在第二阶段扩大领先,最最重要的可能还是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如果作为韩国队的主将申真谞出场,我们能否有年轻棋手能够战胜他,我也相信一定会有棋手挺身而出。

谈到年轻棋手的成长,常昊认为近些年中国总会有才华出众的年轻棋手不断涌现,比如2004年出生的王星昊已经夺得了首届“北海新绎”杯的冠军,中国零零后的首位世界冠军丁浩,以及2003年出生的屠晓宇,成绩也不错,但是他们都还需要磨炼。据常昊透漏,中国还有几位2006年之后出生的围棋苗子,颇具发展潜力,他们如何在当下AI时代更好地去训练,迅速提升自身的水平,也是摆在他们面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常昊表示,如果想要取得优异成绩,必须非常专注,这一特点也不仅仅局限于围棋这一个项目,其他的竞技体育项目也是一样需要付出超出常人的努力,其实作为一名职业选手,任何选择都是可以接受的,但是至少我们希望在年轻棋手这一阶段,还是要专注于围棋,提高自身实力,而且你要相信付出必有收获,就像这次党毅飞的成功引起的普遍关注,一位年过30的棋手,给人的印象是很难再拿世界冠军,另外随着年龄增长,棋手成家立业,分心的事情也会多一些,也会有一些正常的社交的活动,是否还能非常专注于围棋训练,内心是否还有足够的动力,为一个世界冠军去放手一搏,是否还有足够的动力去延续自己的职业生涯,甚至是再创新高,这一点上棋手性格不同,选择也不尽相同,至少党毅飞给我们做出一个很好榜样:我努力,我相信自己在职业赛场上还会有所收获,他也给我们一种希望。我也希望我们的年轻棋手,在当下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下,还是能保持一颗纯粹的心,专注于自己在围棋上的发展。

柯洁在经历了年初的“LG风波”之后,终于在前不久成功卫冕棋圣战的冠军,赛后柯洁九段还是潸然泪下,他:“我真的很爱围棋……希望借这场比赛能重振旗鼓。”对此常昊表示,“柯洁何时都可以“归队”,关键是他自己的选择,就是说他是否还愿意专注于围棋上取得成绩,柯洁今年28岁,并不是特别大,党毅飞最好的例子,31岁还能拿冠军,而且确实从之前的成绩和棋艺上的才能等方面,柯洁是优于党毅飞的,党毅飞专注于围棋也能拿到冠军,现在我觉得柯洁如果能够静下心来,继续象以前一样专注于围棋,不能说一定能够拿到冠军,但他依然是冠军非常有力地争夺者,现在不是说我们,而是说柯洁自己是否能有这种专注度,如果没有专注度,其实一名棋手是很难取得优异成绩的,但是我相信只要你有这样的决心和专注度,所以机会还是有的。”

因此常昊强调党毅飞的夺冠不仅仅是中国围棋又多了一个世界冠军,而是给大家一个思考,就是我通过努力,肯定是有所收获,通过努力还可以继续征战,我只要专注,只要保持好自己的竞技状态,我依然是在世界最顶尖的棋手行列中。

谈到人工智能的出现,对中国围棋发展的利弊关系时,常昊坦言AI时代,确实对围棋顶尖棋手的权威性形成了一定地冲击,但客观上,AI思维的盛行,也使得当下围棋的布局略显单调,围棋的艺术性有所缺失;不过常昊强调,AI的出现,开阔了视野,为人类棋手探索围棋的真谛打开了一扇更为明亮的窗,

谈到时下年轻人通过象《棋魂》这样的影视剧,进一步了解围棋,对此常昊直言,多元的文化属性,让真人版的《棋魂》在观众心中产生了共鸣,也是对围棋的普及和推广是一次非常有益的尝试;同时常昊也是期待未来有更多棋文化方面的影视作品,来拓宽围棋的推广之路。

谈到深圳举行的第十五届全运会群众项目围棋比赛,常昊表示,原来全运会的围棋比赛是属于竞技体育的项目,更多是职业棋手来参赛,从2017年天津全运会之后,围棋作为一个群众类的项目,会有更多的业余棋手能有机会参加到我们全运会的大家庭中来,不仅是全运会,更多的是在日常的普及和推广,扩大我们的围棋人口,尤其是在青少年当中,开展围棋的普及和推广,一直是中国围棋最重要工作之一。包括我们现在有很多围棋进校园的活动,在青少年中普及和推广。

我想我们一个行业发展好坏不仅需要顶尖选手取得冠军,扩大影响力,更多的时候我们也要把普及推广做好,把金字塔的根基做得更扎实,围棋要有更多爱好者和参与者,我们行业才能发展得更好,所以中国围棋协会一直非常关注群众围棋的发展,我们一年当中,有将近100个中国围棋协会举办的群众项目围棋比赛,各省和地方举办的业余围棋比赛已经达到几百个,我们也希望给更多业余选手参赛的机会,现在我们有许多比赛,虽然也叫业余围棋比赛,但是它们的水平还是比较高,普通的爱好者还是很难参与,下一步也是希望继续扩大参与度和参与面,让不同水平的爱好者都有参与比赛的机会,而不是仅仅把比赛换了个名称叫业余比赛,但是它还是非常有竞技性的,今后我们也希望能有一些赛制的改变,即使是在业余选手中也不很强的爱好者,也有参与比赛的可能,只有参与的爱好者更多,我们这个行业才会有更好地发展,如果还只是极少数人参与的话,围棋还是会受到局限。

今年十一期间我们北京体育广播也组织了一个新棋迹北京围棋公开赛,参与的人数还不少。对此常昊表示,希望通过合作,业余比赛的形式也不要仅仅局限于线下,可以采取线上预选和决赛阶段线下比赛相结合的形式,吸引更多的爱好者参与。对于文商体旅的办赛模式,常昊认为不仅仅是业余比赛,也适用于职业比赛,根据国家体育总局的要求,围棋比赛也要考虑进商圈、进景区、进社区、进校园,有文旅融合、文体融合、文教融合、体教融合等等形式,通过这种深度融合,不仅仅是举办一项赛事,而是让更多的人关注围棋,了解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另外也希望我们的赛事能够带动当地的文旅、体教的融合发展,形成一种双赢的局面。

常昊表示,围棋虽然有高雅的一面,但是办赛切忌给人一种高冷的感觉,还是希望能有更多的爱好者能踊跃地参与其中。

最后谈到自己心目中,中国围棋发展的理想图,常昊表示,竞技层面,要利用好我们举国体制的优势,发挥国家围棋队的团队优势,利用科技手段,提高国家队竞技水平,一方面我们不能以金牌论英雄,不能只有锦标主义,另一方面,围棋作为一个竞技体育项目,有胜负之分,获得荣誉,为国争光,永远是我们不变的理想,因此我们在竞技体育方面,还是要保持良好的势头,再接再厉,取得更多的成绩。当然我们项目群众体育的发展当下显得尤为重要,常昊指出,如果我们目前进校园,培育少年群体的工作做得非常好,那么意味着我们不仅当下有前途,而且未来30年我们行业发展都有保障,不仅关心青少年的围棋发展,也专注于银发达人,中国围棋协会希望能为中老年爱好者提供更好地服务,使他们通过围棋,能有一个健康的退休生活。

来源:CC足球迷踪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