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白宫放话:警告哈马斯“乖点”,违反加沙停火协议必被消灭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23 13:39 1

摘要:当地时间10月20日,白宫里正忙着接待澳大利亚总理安东尼・阿尔巴尼斯,按说这种双边会见,聊的都是美澳之间的合作话题。

当地时间10月20日,白宫里正忙着接待澳大利亚总理安东尼・阿尔巴尼斯,按说这种双边会见,聊的都是美澳之间的合作话题。

可没想到,特朗普在跟记者见面时,突然把话头扯到了加沙停火上,对着哈马斯放出了挺狠的话,要是不遵守停火协议、不规矩行事,那结果就是被“消灭”。

这种在外交场合突然“插播”第三方议题的操作,还真能看出美国对加沙局势的上心程度。

毕竟平时美澳会面,重点多是贸易、安全这些,这次特朗普主动提哈马斯,明显是想借这个场合给对方施压。

他说美方已经跟哈马斯谈好了停火,要求对方“表现良好、规矩行事还得保持友善”,这话听着有点像给对方立规矩,而且还加了“后果条款”,强调“没有任何模糊空间”,意思就是哈马斯别想钻空子,违约就得承担硬后果。

至于哈马斯现在的处境,特朗普说他们已经没了伊朗的支持,甚至“没哪个国家或势力愿意帮了”。

这话倒也不是完全没依据,之前伊朗确实给哈马斯提供过武器和资金,但最近伊朗自己要处理国内能源的事,对地区事务的投入少了,哈马斯的外部支持确实弱了不少。

不过特朗普也说了原因,是哈马斯在加沙“做了太多越界的事”,这一点其实双方各有说法,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哈马斯的活动空间确实比之前小了。

可能有人会问,特朗普为啥突然把话说得这么重?其实结合停火协议的内容就能看明白,这次的停火不只是“别打仗”这么简单,还包含了人质遗体归还、人道援助这些附加条件。

美方作为参与协调的一方,肯定不希望停火刚生效没多久就破局。

而且从美国的角度来说,加沙局势稳定与否,也关系到它在中东的影响力,要是哈马斯真违约,美国不出面表态,后续再想协调就难了。

不过话说回来,特朗普的警告能不能真的管住哈马斯,还是个未知数。

哈马斯这边本来外部支持就少了,要是再跟美国闹僵,处境会更难,但另一方面,哈马斯在加沙也有自己的支持者,完全听话也不现实。

如此看来,特朗普的“硬话”更像是一种威慑,希望能先把停火的局面稳住,至于长期效果,还得看后续双方的动作。

聊完特朗普的警告,咱们再说说停火后的实际情况,其实局势一直没真正平静下来,就在特朗普警告的前一天,也就是10月19日,以色列军方就发了声明,说拉法市有不明武装分子向以军开火。

以军当场就反击了,结果造成45人死亡,这么一算,从10月11日停火生效到现在,加沙的累计死亡人数已经到80人了。

拉法市这地方得提一句,它在加沙南部,挨着埃及边境,是加沙重要的物资通道,平时很多生活物资都是从这运进去的,同时也是巴以双方一直争的战略要地。

这次冲突发生在这,大概率跟武装分子想破坏以军的物资管控有关,毕竟物资是加沙的“生命线”,谁都想掌握点主动权。

以军为了防止冲突再升级,直接在拉法市周边设了“黄线”,用混凝土路障和彩绘杆子划出来的隔离边界,还把前线部队都撤到了黄线后面。

防守措施做得还挺细,不仅装了热成像摄像头,还用无人机实时巡查,地面巡逻也是每2小时一次,就怕有人越界。

这种“划线防守”的办法,短期确实能减少直接冲突,但长期来看,反而会把双方的矛盾弄得更僵。

拉法市本来就小,黄线一划,加沙南部的活动空间更小了,当地居民的生活也会受影响,比如物资运输可能会更慢,出门也得绕路。

这么一来,民众的不满情绪可能会上升,反而给武装分子提供了机会,这其实是个挺矛盾的事。

面对以军的指责,哈马斯的回应也很直接,说以色列才是多次违反停火协议的一方,还说自己跟拉法地区的部队通讯断了好几个月,对这次交火不负责任。

这话到底是真是假,咱没法考证,但有一点能肯定,双方现在互相指责,信任基础已经很弱了,再这么下去,停火协议很容易就破局。

另外还有个关键问题没解决,人质遗体归还,根据停火条款,以色列要等15名人质的遗体,目前只收到13具,其中1具还是10月20日通过红十字会移交的。

这些人质大多是2023年10月冲突时被哈马斯劫持的,他们的家属早就急坏了,之前还在以色列议会外抗议过,要求政府赶紧推进这事。

红十字会作为中间人,其实已经制定了挺详细的流程:先核验遗体身份,再运输,最后移交。

但问题出在双方对部分遗体的归属有争议,哈马斯说有些是“武装人员”,以色列不认,就这么拖着。

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也出面协调过,呼吁双方“先考虑人道主义,别让分歧扩大”,但目前来看,进展还是很慢。

说到底,现在加沙的停火就是个“脆弱的平衡”。

特朗普的警告虽然能短期威慑哈马斯,但没解决巴以之间的核心矛盾,领土、资源、人质这些问题不解决,就算暂时不打仗,冲突的火苗也灭不了。

以军的“黄线”防守看着是防冲突,其实也在加剧双方的对立,哈马斯的否认责任更是让信任度越来越低,再加上人质遗体还没归完,以色列国内的舆论压力也大。

要想让停火能长期维持,光靠美国的警告和以军的防守肯定不够,国际社会得真的介入调解,比如推动双方坐下来谈人质问题,在拉法市建立第三方监督机制,避免局部冲突变成全面对抗。

不然的话,这次的停火可能只是“短期休战”,过不了多久又会回到之前的紧张状态。

毕竟加沙的问题拖了这么多年,不是一两句话、一两个措施就能解决的,需要各方都拿出诚意,一步一步来。

来源:念寒尘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