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十五五规划(2026-2030年)即将正式出台,在众多产业中,有三大产业被视为"黄金赛道",它们不仅是国家战略布局的重点,更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机遇。而一些有远见的企业,早已提前布局,率先在这些赛道上占据有利位置。
十五五规划(2026-2030年)即将正式出台,在众多产业中,有三大产业被视为"黄金赛道",它们不仅是国家战略布局的重点,更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机遇。而一些有远见的企业,早已提前布局,率先在这些赛道上占据有利位置。
绿色低碳产业链:减碳背后的万亿商机
绿色低碳产业链是十五五规划的核心产业之一,它并非只是简单的"减碳",而是包含了两条关键线路。
一方面是传统产业低碳改造,如工厂的节能设备更新、钢铁水泥行业的低碳技术替换等。据测算,通过实施节能改造,工业企业的能源利用效率可提高15%-20%,成本降低10%左右。另一方面是新型低碳产业,包括储能电池、氢能产业链等。随着新能源发电占比不断提高,储能技术成为解决新能源消纳问题的关键,预计"十五五"期间,储能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元。
在政策支持方面,国家也给出了实实在在的举措。企业进行低碳改造,购买节能设备可获得10%的补贴;建设储能电站、氢能产业园,可享受土地审批加快、专项贷款低息等优惠。
一些企业早已提前卡位。例如,某节能服务公司早在3年前就开始布局工厂节能改造业务,为钢铁厂安装余热回收设备、为化工厂更换节能电机,目前已手握20多个工厂的改造订单。在储能领域,阳光电源作为光伏逆变器龙头,其储能系统集成业务突出,已与多家电网公司签订储能电站供货协议。
高端装备制造:向"卡脖子"领域进军
高端装备制造是十五五规划重点攻克的领域,旨在解决我国制造业的"卡脖子"问题。
这一领域主要聚焦在工业机器人的核心部件(减速器、伺服电机)、航空航天的精密零件、高端农机等方面。目前,我国工业机器人核心部件的国产率仅为30%左右,"十五五"规划提出,要在3年内将这一比例提高到50%。
为了支持高端装备制造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企业进行高端装备核心技术研发,研发投入抵税比例比普通行业高5个百分点;若能研发出打破国外垄断的部件,还可获得一次性奖励。
在企业布局方面,有的工业机器人企业早在4年前就组建团队研发减速器,目前已能批量生产,国内有3家机器人整机厂都采用其产品,实现了核心部件的国产替代。在高端农机领域,某企业2年前推出智能播种机,能精准控制播种量、自动检测土壤肥力,目前在国内大型农场的市场占有率已达30%。
县域民生服务产业:填补基层服务短板
县域民生服务产业虽然关注度相对较低,但却是十五五规划的重要内容,核心是填补基层服务短板。
具体包括县域养老服务,如乡镇养老院建设、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农村医疗配套,如乡镇医院设备更新、村卫生室药品供应;县域物流配送,如农村快递网点建设、农产品冷链运输等。这些都是基层实实在在的需求,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县域民生服务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政策支持方面,建设乡镇养老院每个床位可获得2000元补贴,农村建冷链物流点电费可按居民电价计算,比工业电价便宜30%,县域医院购买医疗设备专项贷款利息可低至3%。
一些企业已提前在县域市场布局。例如,某县域养老服务企业3年前就在河南、山东的乡镇建设养老院,目前已拥有50多家,并开展居家养老上门服务,与地方政府签订了长期服务协议。在县域物流领域,某企业2年前就将快递网点铺设到村里,还建设了农产品冷链仓库,与10多个县的农业合作社签订了配送合同。
十五五规划所确定的这三大黄金产业赛道,是国家基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技术发展趋势以及国际竞争形势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的结果。而那些率先卡位的企业,凭借着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和扎实的业务布局,有望在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间内,享受政策红利和市场增长带来的双重利好。对于投资者、从业者以及普通消费者来说,关注这些产业和企业的发展,也将有助于把握未来的发展机遇,无论是寻找投资标的、规划职业发展,还是选择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都能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来源:Kitty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