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播小麦,底肥要变!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23 06:02 1

摘要:根据全国农技中心发布的《晚播小麦抗湿保苗科学施肥指导意见》,结合2025年黄淮海、华北、西北等主要麦区因持续降雨导致小麦大面积晚播(普遍推迟10-20天,部分地区20-30天)的实际情况,对晚播小麦底肥的氮磷钾配比、用量、施用原则及综合管理措施总结如下:

根据全国农技中心发布的《晚播小麦抗湿保苗科学施肥指导意见》,结合2025年黄淮海、华北、西北等主要麦区因持续降雨导致小麦大面积晚播(普遍推迟10-20天,部分地区20-30天)的实际情况,对晚播小麦底肥的氮磷钾配比、用量、施用原则及综合管理措施总结如下:

一、底肥氮磷钾配比及推荐用量′ 1. 黄淮海麦区(河南大部、山东中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

推荐配方:氮磷钾配比为20—15—10(N—P₂O₅—K₂O)或相近配方。

底肥用量(按亩产水平):

- 亩产1200斤以上:100-120斤/亩,起身期到孕穗前追施尿素28-40斤/亩;

- 亩产1000-1200斤:100-110斤/亩,追施尿素24-36斤/亩;

- 亩产800-1000斤:90-100斤/亩,追施尿素20-32斤/亩;

- 亩产800斤以下:80-90斤/亩,追施尿素16-24斤/亩。

微量元素:缺锌地块基施硫酸锌3-4斤/亩,缺硼地块基施硼砂1-2斤/亩。

2. 华北麦区(河北大部、山东北部)

推荐配方:氮磷钾配比为25—15—10(N—P₂O₅—K₂O)或相近配方。

底肥用量(按亩产水平):

- 亩产1200斤以上:100-120斤/亩,追施尿素36-40斤/亩;

- 亩产1000-1200斤:90-100斤/亩,追施尿素28-36斤/亩;

- 亩产800-1000斤:80-90斤/亩,追施尿素20-28斤/亩;

- 亩产800斤以下:70-80斤/亩,追施尿素16-20斤/亩。

3. 西北麦区(甘肃东部、陕西和山西中南部)

底肥用量(按亩产水平):

- 旱地小麦300公斤/亩以下:40-45公斤/亩;

- 旱地小麦300-400公斤/亩:45-50公斤/亩;

- 灌区小麦400公斤/亩以下:35-40公斤/亩。

微量元素:基施硫酸锌2.0-2.5公斤/亩,硼砂0.5-1.0公斤/亩。

二、底肥施用原则

1. 施足氮肥,增施磷钾肥:晚播小麦根系发育差,分蘖少,增施磷钾肥能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抗寒能力。

2. 有机无机结合:推荐施用缓控释肥料,分层施肥,避免烧种烧苗和养分流失;可增施含腐植酸、氨基酸的肥料促进抗逆生长。

3. 中微量元素补充:注重锌、硼等中微量元素的补充,保持养分平衡。

4. 适墒施肥:土壤相对含水量70%-80%时施肥最佳,过湿或过干均不宜施肥。

5. 分层施肥/种肥同播:墒情过湿或播期紧张时,采用浅旋施肥、种肥同播技术,减少土壤碾压。

三、晚播小麦综合管理措施

1. 品种选择:选用分蘖成穗率高、根系发达、抗逆性强的中多穗型或半冬偏春性早熟品种。

2. 增加播种密度:每晚播2天,亩增加播种量0.5-1公斤,上限控制在15-20公斤/亩,保证基本苗20-35万/亩。

3. 种子处理:严格进行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防治病虫害,杜绝“白籽下地”。

4. 出苗后管理:

- 及时查苗补苗,缺苗断垄及时补救;

- 底肥不足、叶片发黄可追施速效肥;

- 墒情不足时浇好越冬水,墒情适宜可不浇;

- 越冬前镇压,提墒保苗,增强抗寒能力。

5. 追肥管理:根据苗情、墒情,追肥可延迟至孕穗前,弱苗田块可提早追施尿素、磷酸二铵等。

四、权威出处

上述内容均来自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联合发布的《晚播小麦抗湿保苗科学施肥指导意见》,并综合多地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及权威媒体报道。

结论:2025年晚播小麦底肥要“氮肥足、磷钾增”,黄淮海和华北麦区分别推荐20—15—10和25—15—10配方,用量根据目标产量灵活调整,同时重视锌、硼等微量元素,结合科学播种、增密、拌种、镇压等综合措施,才能实现晚播小麦稳产丰产。

以上内容由AI生成,仅供参考和借鉴

来源:郭洪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