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多地遭空袭威胁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23 03:31 3

摘要:官方随后披露了一些伤亡和被击中的目标,点名能源设施是主要受害方,结果很多地方断电,抢修队伍在赶修线路和设备。受影响的省份很广,除了首都基辅市和周边的基辅州,还有敖德萨州、切尔尼戈夫州、哈尔科夫和相邻的苏梅州,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基洛沃格勒州、波尔塔瓦州、文

22日深夜,乌克兰多个地区遭到新一轮大规模空袭。

官方随后披露了一些伤亡和被击中的目标,点名能源设施是主要受害方,结果很多地方断电,抢修队伍在赶修线路和设备。受影响的省份很广,除了首都基辅市和周边的基辅州,还有敖德萨州、切尔尼戈夫州、哈尔科夫和相邻的苏梅州,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基洛沃格勒州、波尔塔瓦州、文尼察州、切尔卡瑟州以及扎波罗热州都在通报名单上。

对伤亡人数的统计并不统一。总统的通报写着6人死亡、17人受伤;基辅市长在社交媒体上核实的数字是基辅市内2死19伤,9人住进医院;基辅州州长则在平台上说,基辅东郊布罗瓦雷区有一栋民房被爆炸物碎片击中,引发大火并造成3人死亡,另有一名男子也被碎片击中身亡。不同口径的数字在突发情况下常见,消息像拼图一样,需要时间来补全。

据说这次是无人机和导弹混合出击。乌克兰能源部在社媒上直接点名:能源基础设施遭到大规模袭击,结果多数州启动了紧急断电。国家电网在受损之后采取分区断电以保护还在运行的设备,这种分批断电的做法是为了避免系统崩溃。基辅市军事管理局也发布信息,按国家电力公司的安排实施紧急停电,电力维护人员夜里在现场赶修,临时发电和过渡供电方案在讨论中。

现场画面比较直观。布罗瓦雷区那栋被击中的民房,碎片穿墙,起了大火,邻居和救援队先后赶来,消防员在小巷里拉水带灭火,周围居民被转移到临时避难点。急救人员把受伤者送到最近的医院,有的在急救室接受处理,医院也启动了应急接收程序。基辅市内其他一些街区出现窗户震碎、门框损坏的情况,志愿者们在社区里分发热饭和被褥。医院和公共交通启用备用电源,但备选电源维持时间有限,给医疗和出行都带来额外压力。

空袭警报一直在刷新。乌克兰空军还没有发布详尽战报,但空军社交账号上显示,在哈尔科夫州、苏梅州、切尔尼戈夫州等空域,俄罗斯军方的攻击无人机活动频繁。夜间民防警报和巡逻车广播不断提醒居民进入掩蔽场所,这类预警能把人先保护起来,但对阻止基础设施被炸伤的作用有限。无人机和导弹同时使用,让防空资源要在更广阔的地带分散,拦截难度随之上升。

从更大的角度看,袭击重点对准能源并不新鲜。过去几回冲突里,电力网、变电站经常被列为目标。打夜间的能源节点,一方面能造成直接毁坏,另一方面能在日常生活上制造长期影响:供暖、照明、医疗设备都可能受牵连。基辅方面在信息发布上比较快,地方官员和能源部门通过社交平台实时通告;救援和维修队伍也能在短时间动员起来,这种“常态化应急”让城市可以比较有套路地应对,但也让人觉得疲惫——像老是拉练一样,没完没了。

技术和人员上的抢修流程被迅速启动。能源部组织技术小组优先修复变电站和关键配电线路,电力局在派工时把医院、急救、消防和重要公共设施放在前面,居民区按情况分批通电。现场不简单,有些设备受损厉害需要更换,爆炸碎片和火场的残留物会污染线路,检查和清理工作要花时间。恢复供电不是马上能做好的事,往往要从源头一路排查到末端,确认安全后才能逐步恢复。

普通人的生活被立刻牵连。夜里停电让红绿灯失灵,交警去路口指挥;商铺有人提前关门;地铁和公共交通按照应急预案调度;市民在社媒上互通避难点、分享可充电的临时地点。志愿团队立刻活跃起来,端热汤、送电源、拉被子。看这些细节,你能感到城市从“日常”切换到“应急”那种被按下的快速键,大家像演练多次一样知道该干什么,但心里还是沉甸甸的。

信息发布流程里也能看出几处值得留意的点。总统、地方官员和能源部门的数据不完全一致,媒体在引用时需要注明来源;能源部和市政轮番说明供电和抢修进度;空军则以预警告知空域风险,但具体拦截或击落的数据没有立即公布。信息碎片化让公众理解事件有延时和混淆,等到更完整的官方战报出来,这些拼图才会慢慢合为一体。

外交层面也在同步运转。总统在事后表示希望美国、七国集团和欧盟提供远程打击武器,并推动对俄方更严厉的制裁。这类表态既是对外求援的呼吁,也是在国内交代需要支持和装备的理由。把目标瞄准能源,本身就是要在民生层面制造压力,这一点在外交沟通和援助谈判中会被反复提到。

发稿时,现场的很多行动还在继续。救援队和维修工人在夜里摸黑作业,医院还在接收和治疗伤员,空中预警不断刷新。城市在黑暗中运转,路上有临时的照明、车头灯和工人手电,志愿者的身影来回穿梭,信息在社媒上滚动更新。很多细节需要后续核实,很多数字也会随着时间被修正,但当下的画面是:有伤亡、有能源受损、多地停电、救援和修复还在赶场。

来源:池边赏白鹭骚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