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 江湄骨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3 18:07 1

摘要:道光年间,鄱阳湖西岸有个叫柳墨的画师,专攻山水,尤擅画江景。他性情孤高,不愿寄人篱下,便带着笔墨纸砚,在湖边搭了间茅舍,靠给往来客商画肖像糊口。茅舍外有棵老柳树,枝桠垂到湖面,风一吹,柳丝便蘸着湖水轻摇,倒成了他画中常有的景致。

道光年间,鄱阳湖西岸有个叫柳墨的画师,专攻山水,尤擅画江景。他性情孤高,不愿寄人篱下,便带着笔墨纸砚,在湖边搭了间茅舍,靠给往来客商画肖像糊口。茅舍外有棵老柳树,枝桠垂到湖面,风一吹,柳丝便蘸着湖水轻摇,倒成了他画中常有的景致。

这年入夏,鄱阳湖连日暴雨,湖水暴涨,浊浪滔天。一日傍晚,柳墨正对着湖面写生,忽听“哗啦”一声,一具浮尸被浪头卷到岸边,卡在了老柳树的根须间。他惊得画笔落地,上前细看,是个年轻女子,身着青色罗裙,虽泡得有些肿胀,却仍能看出眉眼清丽,怀中还紧紧抱着个锦盒。

柳墨心善,不忍见她曝尸荒野,便在柳下掘了个土坑,将女子草草安葬。下葬时,锦盒从她怀中滑落,打开一看,里面并无金银,只有半幅残画,画的正是这湖边的老柳树,笔触细腻,落款处只题了个“湄”字。柳墨心中一动,将残画收好,想着日后若有机会,或许能寻到她的亲人。

图片为AI生成

自那以后,柳墨总觉茅舍里有些异样。夜里作画时,案头的砚台会自己冒出墨汁;晨起时,窗台上会摆着带着露水的野花;有时他对着湖面发呆,风中竟会传来细碎的叹息,像极了女子的声音。他起初以为是自己眼花,直到那日深夜,他正对着那半幅残画出神,忽觉身后有人轻唤:“先生。”

柳墨猛地回头,只见月光下站着个青衣女子,正是他安葬的那具浮尸,只是此刻面容清丽,毫无狼狈之态。他虽惊,却见女子眼神温婉,并无恶意,便强作镇定道:“姑娘是……”

女子敛衽一礼,声音轻柔如湖水:“先生莫怕,我乃这鄱阳湖中修行的水鬼,名唤江湄。那日暴雨冲毁了我的居所,不慎溺亡,多谢先生将我安葬,还收留了我的残画。”

柳墨这才明白,原来她并非凡人。想起那半幅画,他问道:“姑娘也善画?”江湄点头,眼中泛起微光:“生前最爱画这湖边柳色,只是未能画完便遭横祸。先生的画我常在暗中偷看,笔触苍劲,比我强上百倍。”

此后,江湄便常来茅舍与柳墨相伴。她熟知鄱阳湖的景致,哪里的晚霞最艳,哪里的晨雾最浓,都一一讲给柳墨听。柳墨按她说的景致作画,画中便多了几分灵气,渐渐有客商专程来求他的湖景图,生意竟好了不少。有时柳墨画到深夜,江湄便为他研墨;他遇到瓶颈,江湄便以指尖蘸水,在案上勾勒轮廓,点拨他的笔法。

图片为AI生成

一日,柳墨突发奇想:“江湄姑娘,你我合作一幅画如何?你画柳,我画湖,定能成一幅佳作。”江湄欣然应允。她以鬼气凝墨,在纸上画柳丝,条条如真;柳墨以朱砂点染晚霞,层层如染。画成之日,茅舍中竟飘起淡淡的荷香,连窗外的老柳树都似更绿了几分。柳墨为这幅画题名为《江柳合璧图》,视若珍宝。

可好景不长,这日,一个身着道袍的老道士路过茅舍,见柳墨印堂发黑,便驻足道:“先生印堂带煞,定是被阴物缠身,若不及时驱离,恐有性命之忧。”柳墨闻言,急忙辩解:“道长误会,那姑娘并非恶类,只是来报恩的。”

老道士却不听,从袖中取出桃木剑,厉声道:“人鬼殊途,岂能共处!那水鬼定是想吸你阳气修行,待我替天行道,收了她!”说罢便要闯入茅舍。江湄在屋内听得真切,知道自己无法与道士抗衡,急忙对柳墨道:“先生保重,我不能再陪你了。这锦盒你收好,日后若遇凶险,可将残画焚在湖边,我会尽力相助。”话音刚落,她的身影便化作一缕青烟,消散在柳丝间。

图片为AI生成

柳墨追出门时,只抓到一把虚无的空气。老道士见状,得意道:“总算将那女鬼赶走了。”柳墨却怒视着他:“你毁我知己,算什么替天行道!”说罢便将道士赶了出去。他回到屋中,抱着那半幅残画和锦盒,泪水落在画上,竟将墨迹晕开了几分。

自江湄走后,柳墨整日郁郁寡欢,画也失了灵气。他常坐在湖边,对着老柳树喃喃自语,盼着江湄能再回来,可湖面始终平静,再无半点声响。

这年深秋,一伙水匪闯入了湖边村落,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他们见柳墨的画值钱,便将他绑了,逼他交出所有画作,还要他随他们去山寨画肖像。柳墨宁死不从,被水匪打得遍体鳞伤,扔在湖边等死。

弥留之际,柳墨想起江湄的话,挣扎着爬到老柳树下,取出那半幅残画,点燃了火折子。残画遇火即燃,化作点点火星,飘向湖面。奇迹发生了——湖面突然掀起巨浪,浪头中站着江湄的身影,她白衣胜雪,眼神却带着从未有过的凌厉。

“大胆水匪,敢伤我恩人!”江湄衣袖一挥,巨浪便向水匪拍去。水匪们吓得魂飞魄散,纷纷跪地求饶,却被浪头卷进湖中,再没浮上来。

江湄走到柳墨身边,见他气息奄奄,眼中满是痛惜。她取出一枚莹白的珍珠,塞进柳墨口中:“这是我修行百年的内丹,能救你性命,只是我……”话未说完,她的身影便开始透明,“我耗损内丹,再无留恋尘世的机缘,今日一别,便是永诀。”

图片为AI生成

柳墨含着珍珠,只觉一股暖流涌遍全身,伤势瞬间好了大半。他伸手想去抓江湄,却只抓到一片湖水。“江湄!”他哭喊着,声音被风声吞没。江湄的身影化作无数光点,融入了鄱阳湖,湖面渐渐恢复平静,只留下一圈圈涟漪,像是她最后的告别。

柳墨活了下来,却再也没画过湖景。他将那枚锦盒珍藏起来,每日坐在老柳树下,对着湖面出神。有人说,夜里路过湖边,能看见柳墨身边站着个青衣女子,两人一同对着湖面作画,柳丝垂落,将他们的身影映在水中,分不清是人是鬼。

数十年后,柳墨寿终正寝,临终前嘱咐弟子将他葬在老柳树下。弟子们下葬时,在他怀中发现了那半幅残画,画的空白处,不知何时多了几笔柳丝,落款处补全了“江湄”二字,墨迹新鲜,仿佛刚画上去一般。

图片为AI生成

后来,鄱阳湖水位渐退,老柳树根须处露出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柳墨的诗句:“柳丝蘸水画江湄,半幅残卷半幅悲。”往来的渔民见了,都知道这里曾住着一位画师和一位水鬼,他们的故事,也随着湖水的涛声,流传了一代又一代。

来源:朵朵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