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走进通道转兵纪念馆,“一盏马灯”“一担皮箩”“一副担架”等一个个鲜活的红色故事,诠释着浓浓的军民鱼水情,生动再现民族团结故事,成为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重要阵地,吸引社会各界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
湖南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风采录⑤|
通道转兵纪念馆:唱响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主旋律
(通道转兵纪念馆广场雕塑)
走进通道转兵纪念馆,“一盏马灯”“一担皮箩”“一副担架”等一个个鲜活的红色故事,诠释着浓浓的军民鱼水情,生动再现民族团结故事,成为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重要阵地,吸引社会各界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
近年来,通道转兵纪念馆始终坚持以传承红色基因为根本,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将民族团结进步主题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中,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建设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相结合,成效明显。先后获得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湖南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等37个国家级、省级荣誉,年接待学员和游客100万人次以上。2021年进入全国博物馆(纪念馆)游客接待量百强行列。
深挖红色资源,打造教育阵地
通道转兵纪念馆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贯穿建馆办馆工作始终,坚持在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的同时,注重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从中汲取先辈们团结奋进的精神力量,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增强“五个认同”。
依托“通道转兵”重大历史事件,通道转兵纪念馆将民族团结理念转化为可感知的文化载体。该馆把红军长征中军民团结、民族互助故事融入民族团结教育体系,将民族团结进步主题与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紧密融合。同时,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深度融合,通过多元化主题教育活动,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持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为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近年来,通道转兵纪念馆挖掘整理了《铁律》《一担皮箩的故事》等40多个红色故事。挖掘红军长征途经通道时留下的文物、故事和史料,编撰出版《通道转兵》等5本红色普及书籍,将讲红色故事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相结合,为民族团结教育提供丰富的素材,增进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认同。
(参观交流)
搭建红色桥梁,创新宣教渠道
通道转兵纪念馆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开展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自开馆以来,共接待国内外游客960余万人次,通过“讲解+展览+重走长征路”等方式,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团结意识,践行民族团结理念,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
上好民族团结微党课。充分发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辐射作用,使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增进民族团结。向游客宣讲《王震修建民族团结桥》《五姑嫂舂米》等民族团结故事5200余场次260000人次。
打造“行走的红色场馆”。组建红色文化宣讲小分队深入广泛宣传。组建由汉族、侗族组成的“双语宣讲队”,打破语言壁垒,增强各民族群众对红色历史和民族政策的理解。先后230余次深入到省内的学校、社区、军营、村寨和以及广西、贵州、广东、新疆、江苏、上海等地开展巡回展览,宣讲长征故事,受众10余万人次。
同时,创新开展“红色小喇叭”宣讲活动,将民族团结故事转化为青少年参与、传播的文化载体。培养青少年的责任感,让青少年在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通过代际传递强化民族团结意识。与周边民族地区的纪念馆建立合作关系,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交流合作,促进区域内各民族的团结与融合。
讲好红色故事,增强育人效果
通道转兵纪念馆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把“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教育常态化,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为新时代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红色文化活动。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邱承 通讯员杨玉玮摄)
设立红色文化专场故事会。通过情景剧、快板剧、话剧、音乐剧等沉浸式展演增强游客体验感,形式新颖,寓教于乐,备受游客欢迎。音乐思政课《通道转兵》把党史国史、革命歌曲与侗族元素巧妙融合,打造了音乐厅里听党史的场景,推动红色文化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声”入群众、“声”入基层、“声”入人心。设立红色文化专场故事会以来,向游客讲演故事2700余场次130000人次。
把红色故事推向场馆外。组织60多名志愿者和义务宣传员到机关单位、学校、集镇宣讲红色故事,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拓展社会教育功能。近年来,通道转兵纪念馆开展了70多次特色鲜明的主题教育活动,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承办了“通道转兵,兵转道通”2020红色旅游博览会通道分会场活动暨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湖南段)系列宣传活动、2021年“走红军走过的路,徒步穿越”主题活动、2022年“启航新征程,处处有‘通道’”第三届麓山红色讲堂主题活动、2024年湖南红色旅游文化节、通道转兵90周年纪念活动等系列活动,把民族团结进步主题融入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来源:掌上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