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中国足球青训体系里,年轻球员需要完成许多场外任务。他们每天要清洗全队三十多人的训练服装,使用冷水手洗防止衣物变形。每个队员的护腿板必须用酒精棉片仔细擦拭,球鞋鞋钉要用牙签剔除泥土。这些工作每天占用将近两个半小时,使得他们自主训练的时间所剩无几。
在中国足球青训体系里,年轻球员需要完成许多场外任务。他们每天要清洗全队三十多人的训练服装,使用冷水手洗防止衣物变形。每个队员的护腿板必须用酒精棉片仔细擦拭,球鞋鞋钉要用牙签剔除泥土。这些工作每天占用将近两个半小时,使得他们自主训练的时间所剩无几。
老队员经常在深夜给新人发信息指派任务。新人需要在接到信息后十分钟内穿戴整齐离开宿舍。他们要去一公里外的便利店购买零食或日用品,返回时还得小心避开宿舍管理员的巡查。第二天训练时,这些熬夜的年轻球员完成折返跑的次数往往会减少五到六次。
球队里存在着不同的小团体。有些以地域划分,有些按入队时间分组。新来的球员必须选择加入某个团体,否则在训练赛中很难接到传球。想要获得团体认可,他们有时要在教学赛中故意犯规,或者把得分机会让给老队员。
运动员等级证书的获取存在一些问题。获得省级比赛前四名的队伍可以得到证书名额,但分配过程不够透明。有家长反映需要支付一定费用,二级证书大概两三万,一级证书可能要到六七万。这些证书对升学有帮助,所以很多人愿意花钱。
俱乐部有时会突然调整球员名单。教练可能接到通知,要求将某个球员移出大名单,换上新来的球员。被替换的球员即使训练数据更好,也只能收拾行李离开。这种情况多发生在赛季前的报名阶段。
离开职业队的球员很多去参加业余比赛。他们通过微信联系比赛,企业举办的赛事给八百元,地方足球联赛给一千五百元。这些球员会带上不同颜色的比赛服,根据队伍需要临时上场。他们通常踢完比赛就拿钱走人,不和对方多交流。
有退役球员转行卖小吃维持生计。他每天要用二十斤大米制作肠粉,从早上六点忙到晚上九点。同时还在短视频平台分享足球故事,每条视频能有几万播放量。现在他收了两个学徒,教他们做肠粉的手艺。
足球青训投入每年都在增加,但培养出的优秀球员数量没有明显增长。证书发放存在监管漏洞,业余比赛经常出现职业球员客串的情况。年轻球员的基础训练时间得不到保障,这直接影响他们的技术水平提升。这些问题需要得到有效解决,中国足球才能实现良性发展。
来源:体育风云使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