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起笔:智永《千字文》的起笔多空中作势,尖锋翻笔入纸,在笔锋落纸瞬间有轻微切笔动作,而后无痕行笔。如“天”字,第一横切笔快入,干脆利落,为整个字奠定了稳健基调。这种起笔方式灵动自然,避免了起笔的生硬呆板,体现出高超的用笔技巧。
智永《楷书千字文》风格难临摹,使你满心无奈?妙计让练字更简单。
• 起笔:智永《千字文》的起笔多空中作势,尖锋翻笔入纸,在笔锋落纸瞬间有轻微切笔动作,而后无痕行笔。如“天”字,第一横切笔快入,干脆利落,为整个字奠定了稳健基调。这种起笔方式灵动自然,避免了起笔的生硬呆板,体现出高超的用笔技巧。
行笔:行笔要求丰厚遒劲、骨力洞达。书写时需裹住笔锋,手腕沉稳且轻虚,以达力实气空的线条效果。例如“辰”字,外轮廓略近等腰梯形,线条在行笔过程中富有弹性,展现出笔画的力度与质感,使字体具有立体感。
• 收笔:收笔多蕴藉丰润,笔去而势未尽。临习时要注意收笔蓄势,处理好收与放的关系。像“盈”字,露锋入笔后,收笔时并非戛然而止,而是余韵悠长,体现出一种含蓄的美感。
• 方正稳健:整体结构方正,气息畅达。每个字的重心平稳,比例协调,符合大众的审美标准。如“地”字,左右结构,提按对比明显,左边“土”部按笔饱满厚重,“也”部左聚右散,二者合成一个稳健的整体,疏密得当。
• 匀称和谐:智永注重字内各部分之间的匀称关系,使字体看起来和谐统一。“昃”字,中部两横弧度不同,长横顿笔切入后按笔略行,再缓缓提笔,收笔重按弹回,整个字的笔画安排恰到好处,体现出结构的匀称之美。
尽管是楷书,《智永楷书千字文》却具有内在的气韵连贯性。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相互呼应,形成一种平和自然、流畅自如的气息。整幅作品犹如一首和谐的乐章,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让观赏者能够感受到书法家书写时的心境与情感。
智永是王羲之的七世孙,他将家传笔法融入《千字文》的书写中。冯班认为可通过此作追溯王羲之书法精髓,它上承“二王”书风,下启唐楷,在书法传承上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唐代的颜真卿,其横细竖粗的用笔方法就受到了智永楷书的影响。
《千字文》本身是南朝梁周兴嗣编纂的优秀蒙学读物,涵盖了天文、地理、自然、社会、历史等多方面知识。智永以楷书书写此文,使书法艺术与文化知识相结合,让学习者在欣赏书法之美的同时,也能汲取文化养分,成为重要的教学范本。
其楷书具有高度的规范性和典范性,对于初学者来说,是学习楷书笔法、结构和章法的极佳教材。它为后世楷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中国书法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书法家都从此帖中汲取营养,不断提升自己的书法水平。
《智永楷书千字文》唐代传入日本,对日本书道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它不仅在国内备受推崇,在国际上也展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来源:愙斋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