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东来一夜封神,每人收费100万!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22 18:14 1

摘要:这份被称为“零售业奢侈品课程”的计划,并非面向普通创业者——其定位顶级企业家群体,每年招收十个以内学员,采用“两天深度交流+后续指导”的浓缩模式。

当于东来宣布联合联商学院推出高端研学计划时,整个零售圈都被100万的单人收费刺痛了神经。

这份被称为“零售业奢侈品课程”的计划,并非面向普通创业者——其定位顶级企业家群体,每年招收十个以内学员,采用“两天深度交流+后续指导”的浓缩模式。

图源:抖音

而在此之前,胖东来已抛出另一颗炸弹:企业参访费 为 2万元/人。每月仅开放两天,每批限15人,还要通过“品质企业”资质审核,食宿自理,仅含一顿员工餐。

这种近乎苛刻的规则下,企业却连夜抢名额, 反差背后藏着行业对“胖东来密码”的集体渴求。

不过该消息公布之后,胖东来陷入了天价课程的 争议漩涡 。

“非盈利”是胖东来对收费的核心解释——研学收入用于“传播美好之路”,参访收费只为“保障交流质量”。

但舆论场的质疑从未停止,这些争议本质上指向三个核心矛盾。

反对者认为这是“割韭菜”,毕竟零售业的核心是规模经济,而胖东来13家门店全局限于许昌、新乡,模式跨区域复制的可行性本就存疑。

更微妙的争议藏在“初心背离”的担忧里。胖东来的国民好感度源于“亲民”标签:3%的员工流失率、98%的顾客满意度、比同行高30%的薪资。

可2万参访费、百万研学费,会不会让它从“平民标杆”变成“资本玩物”?

我倒觉得不必急于苛责——当免费开放时,拍价签、抄流程的“伪学习者”挤满卖场,反而稀释了真实价值,合理门槛或许是对真诚求学者的保护。

图源:抖音

争议背后,是胖东来无可撼动的行业地位。

2024年数据给出了最硬的答案:全年销售额169.64亿元,较2022年的70亿实现翻倍,日均营收超5400万元,人均销售额近170万元。

这份业绩不是靠规模堆出来的。它的单店坪效是沃尔玛的2. 8 倍,珠宝卖了15.46亿,连茶叶都创下6.19亿销售额。

更关键的是其“反行业规律”的运营体系:店长月薪5万,一线员工平均8000元,年休假最长达180天,却能靠高效管理实现1.4亿净利润。这种“高成本高产出”的平衡术,让它成为零售企业的“理想范本”。

总之, 胖东来的核心竞争力从不是货架摆放或促销策略,而是“分钱分权分心”的机制创新。

当其他企业还在纠结毛利时,它早已靠人心经营建立了护城河,这或许就是天价收费的底气所在。

当然,现在的胖东来也有自己的问题,比如成为行业标杆之后,随时要面对舆论风险。

之前 西贝因预制菜争议陷入信任危机,于东来呼吁理解企业家不易,却被网友质疑“回避欺骗核心”,最终删除言论。

图源:抖音

这个小插曲值得深思:胖东来的口碑建立在“透明诚信”的标签上,当于东来站在“企业立场”而非“消费者立场”发声时,粉丝的失望便会爆发。

这也给天价研学提了醒:如果不能坚守自身理念,所谓的“经营智慧”只会沦为空谈。

而贾国龙后期“彻底向胖东来学习”的表态,更像是对行业的印证——在流量红利消退后,真诚才是唯一的通行证。

回到100万研学费的核心问题:它真的值吗?胖东来其实在做一场实验:当零售业进入转型深水区,知识产品的价值边界在哪里?

这场实验的意义远超商业本身。它让行业开始思考:企业竞争的终极战场是不是人心?当西贝们还在纠结预制菜话术时,胖东来早已用“员工幸福→顾客满意→业绩增长”的逻辑给出答案。

100万的费用,本质是为“认知升级”买单。

但我始终认为,胖东来的真正价值不该被天价包裹。它的“美好之路”,若只能向少数富豪开放,未免与“普惠”初心相悖。

或许未来某一天,当它能把核心逻辑转化为更多企业可负担的知识产品,才算是真正完成了“行业标杆”的使命。

来源:财经大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