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18号凌晨的仁川机场,气氛比往常凝重十倍,一架从柬埔寨金边飞来的包机刚落地,190名韩国警察就立刻上前接管,机上64名韩国人,全是涉嫌在柬埔寨参与网络诈骗的嫌疑人。
10月18号凌晨的仁川机场,气氛比往常凝重十倍,一架从柬埔寨金边飞来的包机刚落地,190名韩国警察就立刻上前接管,机上64名韩国人,全是涉嫌在柬埔寨参与网络诈骗的嫌疑人。
短短两天调查后,49人被正式逮捕,剩下的要么被释放,要么还在接受深度核查。
这事儿不是个例,说白了就是跨国诈骗黑幕的冰山一角,就在一个月前,22岁的韩国大学生朴珉浩的遗体刚在柬埔寨波哥山被发现,尸检报告明晃晃写着“酷刑引发心脏骤停”,他本是被“展览志愿者”的名义骗过去的,最后却成了诈骗园区的“牺牲品”。
这64人里,不少人既是诈骗分子,也曾是这种高薪骗局的受害者,今天就扒透这事儿:遣返背后藏着怎样的黑色链条?那些“月薪3000美元”的招聘,到底是陷阱还是催命符?
这次大规模遣返,是韩国和柬埔寨近期打击电诈的重点动作,说穿了是被“朴珉浩事件”逼出来的。
8月这起大学生惨死案曝光后,韩国民众炸了锅,总统李在明直接拍了桌子,要求“动用一切力量把同胞带回家”,外交部连夜派工作组飞赴金边谈合作,这才有了后续的联合行动。
其实早在今年7月,柬埔寨警方就查处了多个针对韩国人的电诈呼叫中心,摸清了这64人的身份。
这64人里藏着两种人:59人是突袭窝点时被捕的,还有5人是实在扛不住,主动报警求助才获救的。
刚到仁川机场,他们就被分散押往忠清南道、京畿北部等多地警察厅,190名警力押送的阵仗,足以说明这些人里藏着不少“大鱼”,其中还有国际刑警通缉的红通人员。
韩国警方现在的核心任务,是分清这些人是“主动作恶”还是“被迫从犯”。
这在柬埔寨的电诈园区里太常见了:有人一开始就知道是诈骗,冲着高薪主动入局;有人则是被骗过去后,被没收护照、暴力胁迫才上手的。
比如这次被逮捕的49人里,有12人已经干了半年以上,甚至成了诈骗小组的组长,专门负责培训新人怎么用首尔方言骗同胞。
更让人揪心的是,这64人只是冰山一角,据柬埔寨打击网络诈骗委员会数据显示,近四个月来,该国已将3455名来自20个国家的国际诈骗嫌疑人缉拿归案。
其中180名韩国籍嫌疑人已被遣返,此成果彰显了打击跨国诈骗的显著成效。
而韩国法务部的最新统计更吓人:2021年以来,每年都有两三千名韩国人赴柬后再也没回来,2024年这个数字达到3248人,现在柬埔寨的诈骗园区里,至少藏着1500名韩国人,比政府最初估算的多了近一半。
这1500名韩国人里,至少一半是被“高薪”勾过去的。
诈骗集团把韩国年轻人的软肋摸得透透的,一套“诱骗-控制-压榨”的流水线,四年里让韩国公民在柬埔寨的被绑架案暴涨了160多倍,2021年才2起,2025年前8个月就冲到了330起。
第一步:精准撒网,专钓“缺钱的年轻人”
诈骗集团的招聘广告,简直是为韩国年轻人量身定做的,在“HadesCafe”这类网站上,一年能冒出1.8万条相关招聘帖,有的甚至标注“未成年者优先”,核心诱饵就三个:高薪、轻松、门槛低。
“柬埔寨西港,恋爱聊天业务,月薪千万韩元起,包吃包住包机票”“电竞客服,不用加班,新手也能做”,这些字眼戳中了太多人的痛点。
韩国20-30岁青年失业率已经突破5%,126万年轻人找不到工作,就算找到工作,起薪往往还不如便利店打工的老年人。
3000美元相当于近400万韩元,是国内普通工作的两三倍,刚毕业的金某就是这么上钩的,想着“快速攒钱”,没跟家人多商量就订了去柬埔寨的机票。
更狠的是,这些广告全用韩语发布,还会伪造韩国企业的招聘公章,甚至找“过来人”拍虚假视频,说“这里真能赚钱”。
等受害者主动联系,对方就会催着“尽快动身”,理由是“岗位竞争激烈,先到先得”,不给人留思考时间。
第二步:落地就翻脸,瞬间成“笼中鸟”
只要飞机降落在金边机场,骗局就进入第二阶段。
会有人“热情”接机,然后把人带上没有牌照的面包车,直接往边境方向开,目的地不是写字楼,而是围着三米高铁丝网的“诈骗园区”。
一进园区,护照和手机立刻被没收,想报警都没机会,29岁的逃脱者A某回忆,园区里全是手持电棍的保安,24小时巡逻,围墙顶上还有红外线警报,他亲眼见过有人试图翻墙,结果被打得浑身是伤。
更绝望的是当地警方的态度,A某曾侥幸逃出,跑到警局求助,却看见警察局长和诈骗头目有说有笑,还让他拿出“被囚禁的视频证据”,可他的手机早就被收走了。
这些受害者很快会被分成小组,每组有“组长”看管,新人先接受“洗脑培训”:学怎么伪装成“白富美”或“投资顾问”,怎么用韩语编诈骗剧本,目标全是韩国同胞。
要是不学或者学不会,体罚就来了,扇耳光、电击是家常便饭,朴珉浩就是因为“业绩不达标”,被打得多处骨折,最后心脏衰竭而死。
第三步:债务捆绑,一辈子都逃不掉
就算熬过了培训,还有更阴的招,“债务链条”,园区里的消费贵得离谱,一听可乐卖5000韩元(约合25元人民币),一顿饭要2万韩元,这些钱全被记在受害者账上。
诈骗集团会说“你过来的机票、隔离费都是我们垫的,总共500万韩元,得靠业绩还清”。
可这根本是个无底洞,新人每月的“业绩指标”高达1亿韩元,完不成就要加利息,很多人越欠越多,彻底被绑死。
有受害者说,园区里的人都把这里叫“狗场”,3.3平方米的房间挤三个人睡,每天工作超过14小时,根本没机会逃跑。
更可怕的是,有些人为了还债,会被迫帮诈骗集团骗自己的朋友、同学,把更多人拉进火坑。
可能有人会问,缅北的电诈不是被清剿了吗?怎么又冒出个柬埔寨?其实柬埔寨才是东南亚电诈的“老窝”,只是之前被缅北的风头盖过了。
这里的问题比缅北更棘手,缅北是军阀保护伞,柬埔寨是政商勾结,保护伞都快捅到国家高层了。
柬埔寨的三个地方早就成了电诈重灾区:贡布省波哥山、毗邻越南的巴域市、挨着泰国的波贝市。这些地方要么靠近边境,要么监管薄弱,密密麻麻全是伪装成度假村的电诈据点。
关键问题出在“官匪勾结”上,诈骗集团每月给当地势力交几十万到上百万美元的“保护费”,有了这层关系,园区就能明目张胆地关押人。
有个近千万粉丝的大V爆料,他给柬埔寨内政部提交了几十名被困者的资料,结果地方警察直接给园区通风报信,把人转移了。
更离谱的是,警察还向被困者家属要“咖啡钱”,收了钱就把信息卖给园区,家属反而害了亲人。
2025年柬泰联合行动时,波贝市捣毁的230人窝点,警方竟说“人员自愿参与诈骗”,试图淡化罪行,这背后的猫腻可想而知。
更要命的是法律漏洞,柬埔寨对网络诈骗的量刑很轻,就算被抓,也容易花钱保释,而且诈骗所得能通过太子集团、汇旺集团这些企业洗白,这些企业早就被美英列入制裁名单,却还在柬埔寨明目张胆地运作,背后全是权贵撑腰。
难怪泰国前总理他信都公开说,柬埔寨的电诈问题比缅北妙瓦底还严重。
而韩国这边的“就业焦虑”,刚好给这个犯罪温床喂了养料,年轻人在国内看不到希望,56%的人想移民,已婚的比例更是高达70%。
这种心态被诈骗集团精准捕捉,抛出的“高薪诱饵”自然一钓一个准。
朴珉浩的死,终于让韩国政府下了狠手,10月15日,韩国把柬埔寨那三个重灾区定为“极端危险”地区,发布最高级别的四级旅行禁令,违者要受法律制裁。
总统李在明还派了工作组常驻金边,计划增派40名领事人员,甚至要对太子集团这些涉事企业实施金融制裁。
但想根治太难了,至少有三个绕不开的坎:
第一,“证据难题”卡脖子,柬埔寨警方有个奇葩规定,得要受害者本人报案,还得提供“被绑架的视频或照片”,可受害者都被关在密室里,哪来的证据?
韩国驻柬使馆之前只有3名警务人员,要处理330多起案件,根本忙不过来,等搜集完证据,受害者可能早就被转移了。
第二,“人难找”,韩国法务部的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每年都有两三千名韩国人赴柬后失踪,2024年更是达到3248人。
这些人里,有的是被骗进园区,有的是主动参与诈骗,还有的可能已经遭遇不测,现在政府连具体人数都没摸清,更别说全部解救了。
第三,“根没除”,只要韩国的青年失业率没降,只要“快速赚钱”的诱惑还在,诈骗集团就不会缺“猎物”。
就算端掉了柬埔寨的窝点,他们还能转移到老挝、缅甸这些监管更松的地方,换个地方继续骗人,就像有议员说的,“不解决国内的就业困局,只是把诈骗窝点从A搬到B”。
这次64人遣返、49人被捕的事件,与其说是“打击犯罪”,不如说是给所有年轻人敲了个警钟。
那些在社交平台上跳出来的“高薪工作”,那些“不用经验、包吃包住”的诱惑,十有八九是陷阱。
朴珉浩的母亲接受采访时说:“早知道他是去柬埔寨,我拼了命也会拦住他。”
可世上没有后悔药,柬埔寨的电诈园区里,还有上千个像朴珉浩一样的年轻人,他们可能每天都在被迫骗同胞,每天都在盼着回家。
韩国政府的“救人大战”还在继续,可真正的“防线”,其实在每个人心里。
记住一句话:天上不会掉馅饼,能轻松赚大钱的活儿,要么违法,要么要命,别让一时的贪心,把自己送进万劫不复的“狗场”里。
来源:笔杆先生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