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五”普法答卷丨曲靖:以精准画像为导航 让普法从“云端”直抵“心间”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22 17:48 1

摘要:“八五”普法规划启动以来,曲靖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推动法治曲靖建设再上新台阶。2024年被司法部评为全国“八五”普法中期先进单位。

曲靖

以精准画像为导航

让普法从“云端”直抵“心间”

“八五”普法规划启动以来,曲靖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推动法治曲靖建设再上新台阶。2024年被司法部评为全国“八五”普法中期先进单位。

加强组织领导

市委常委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多次研究部署,把“八五”普法纳入全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四五”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安排、同考核,将普法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健全完善党委领导、人大政协监督、政府实施、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共同参与的“大普法”工作格局。

压实工作责任

曲靖市印发了《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工作任务分工方案》,制定了《曲靖市市级机关普法责任清单》《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普法责任制的工作方案》,推动“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真正落到实处,构建了普法责任清单、重要普法节点提示单、重点任务督办单“三单”制度体系,形成规范的清单管理、跟踪提示、督促指导、评估反馈的管理模式。将法治宣传工作纳入全市法治建设成效考核,自2023年起组织75家市直单位开展普法责任制履职评议,强化党政主要负责人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责任。

高位推进普法强基补短板

高位统筹推动。市委、市政府专门研究专项普法工作,通过市委常委会、县(市、区)委书记座谈会、全市维护安全稳定动员部署会等,推动工作深入开展;系统融合推进。将普法工作纳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提质增效、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特殊重点人员服务管理提质等工作融合推进。通过综合施策,聚焦重点抓普法。对重点人员做好重点监测、动态预警等工作,制定出台矛盾纠纷发现劝阻制止奖励办法,切实消除风险隐患;创新方式抓普法。开展“执法明理·平安家庭、平安成长、平安务工”活动,提高普法针对性和时效性。通过乡村“大喇叭”、制作普法标语、发放普法日历等开展法治宣传,线下有专栏、线上有流量、广播有声音。编排“普法进万家·平安伴我行”主题巡演,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推进“法治副村长”制度落地见效,全市各村(社区)全覆盖配备“法治副村长”。

推进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守法

出台《曲靖市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清单》,各级党委(党组)每年集中学法不少于2次,市委常委会会议专题学习研究部署法治建设工作59次,市委党校推出民法典和党内法规课程20余门,讲授326次,培训党员干部2.3万余人次;推动经常性学法不断深入,3万余名国家工作人员参与线上学习;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参与旁听庭审150余次;建立领导干部述法制度;全力打造以纪法为核心的“清廉曲靖”电视频道,制播了1792期纪法节目。

全力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

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重要内容,加强对学校法治教育督导检查,落实教师法治培训;全市“法治副校长”实现100%覆盖,市教育体育局、市司法局、市人民检察院建立联席会议制度,2023年以来每年举办一次法治护航“开学第一课”直播活动,全市中小学师生、家长200余万人次参与直播互动;建成30个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各政法单位组织开展法治夏令营、法治小记者、大手牵小手、法治专题讲座、模拟法庭等活动3.2万余次;关注困境青少年的成长,“八五”期间共关爱帮扶困境青少年86人次,建立健全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机制,共同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抓实农村法治宣传教育与基层依法治理

夯实农村普法基础,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9个,省级88个、市级183个,县级659个,推动建设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构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市、县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11家、乡镇(街道)实体平台136家、村(社区)实体平台1677家,建设1800台公共法律服务机器人,为群众提供便捷的法律服务;扎实推进一村一法律顾问,实现村(居)委会法律顾问服务全覆盖,法院系统扎实推进“千村千庭千场普法会”工作,开展巡回庭审1539场次,31个人民法庭实现对辖区村社“建群入网”全覆盖;强化基层组织负责人、行政管理服务人员、执法人员、村(社区)“两委”干部等基层组织负责人的法治培训,累计举办培训班60期,涉及1.2万余人;定期对1677个村规民约进行合法性审查,开展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宣传活动300余场,覆盖群众200余万人次。

深入推进法治文化建设

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申报建成了国家级法治文化阵地1个、县级法治文化阵地18个,街道法治文化阵地173个、村(社区)法治文化阵地1767个,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30个;繁荣法治文化产品创造。运用“两中心一平台”广泛开展法治理论宣传,推出《解码新时代“枫桥经验”“曲靖样本”》等一批有深度有影响的理论产品。创作了47部法治文艺作品,深入基层演出350余场次,开展“普法进万家平安伴我行”主题巡演,在全市共巡演30场,线上线下20余万人次观看演出。制作电视新媒体栏目《法治曲靖》438期、《法治在线》130期。制作宣传标语海报、音视频产品、以案释法法治故事、精品法治课程等法治文化产品,并分级设立法治宣传产品资源库。

深化“法律进网络”

开设普法专题专栏10余个,发布作品3万余条,推送宣传视频、图文2万余篇,浏览量及传播影响力值 1000万+。组织引导属地正能量网络名人围绕反电诈等制作推出短视频作品3000余条,总浏览点击量超3500万+。先后举办自媒体人士座谈会、网络名人座谈会、网络媒体及正能量网络名人法治培训班等8场次。着重推进新媒体普法,积极构建新媒体普法矩阵,各地各部门推出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等系列普法新产品,单个视频浏览量达8.4亿余次、获赞15.8万,多部作品获省部级一等奖、“曲靖检察”微博号、“罗平警方”抖音号等平台均屡次获奖。积极探索普法实践,建立协作机制,邀请法官、检察官、执业律师、调解能手、法学专家等依托直播平台开展法治主题宣传,广受好评。积极引导网红、网络大V加入普法队伍,激发群众学法热情。积极推广12348法律咨询热线、12368诉讼服务热线,掌上148、电子微法院等网络法治宣传平台,让群众及时获取所需法律帮助。

执法司法全流程嵌入以案释法

2021年至今颁布实施了6部地方性法规,在立法过程中开展实时普法。在司法、执法过程中实时普法,法官、检察官将以案释法制度融入办案全流程,构建办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普法格局。各级执法人员,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原则在执法过程中,边执法边说理。组织群众参与“法律体验日”活动、“线上法院开放日”等活动,走进法院、检察院、派出所观摩庭审、了解执法流程,切实感受公平正义的实现过程。

下步工作打算

深化精准普法,聚焦需求画像。建立“群体法治需求台账”,通过社区走访、企业座谈、线上问卷等方式,动态收集不同群体的法治需求,针对新兴职业群体、留守儿童等制定“普法菜单”,开展“点对点”宣传。

创新法治文化产品,激活法治文化阵地。加大数字化普法产品研发力度,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对各级法治文化阵地进行定期维护和更新,确保阵地“内容新、活动实”。新建设一批专门的主题性法治宣传阵地,丰富体验形式,引入互动体验设施,提升群众参与度。

强化队伍建设,提升专业能力。实施“普法骨干赋能计划”,每年组织“法律明白人”参加不少于8课时的系统培训,邀请法官、律师开展案例教学,重点提升复杂法律问题解读和矛盾调解能力。

完善评估机制,注重实效导向。建立“普法效果三维评估体系”,从群众“知晓率”“运用率”“满意度”三个维度开展评估。健全普法工作考核激励机制和考核评估体系,将“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的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列入法治建设成效考核的重要内容,推动普法责任制落到实处、落地见效。

加大资源整合,凝聚协同合力。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汇总整合推动各部门各领域的法律案例、宣传素材,实现资源互通共用,丰富“以案释法”素材,强化“以案释法”力度,加快推动构建“大普法”工作格局。加强协调配合,把执法和服务的过程变成普法的过程,增强法治宣传的社会效果。曲检

来源:掌上曲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