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台湾民进党当局刚敲定500枚爱国者导弹的采购单,大陆这边歼16战机的机库画面就紧跟着公开 。这前后脚的动作,压根不是巧合,更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台独”势力的虚张声势和大陆维护主权的硬气。
台湾民进党当局刚敲定500枚爱国者导弹的采购单,大陆这边歼16战机的机库画面就紧跟着公开 。这前后脚的动作,压根不是巧合,更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台独”势力的虚张声势和大陆维护主权的硬气。
民进党总爱把“买武器”包装成“保安全”,拿着台湾民众的纳税钱给美国递订单,可他们避而不谈的是:换装后的导弹载弹量少了4枚,东部防空也只够填个小漏洞。普通人都能看明白,这哪是筑屏障?
更像给自己的“台独”幻想贴层脆纸。而歼16的亮相,与其说是展示装备,不如说是给民众一个答案:靠几枚外来导弹想挡统一,根本不现实。
台海攻防博弈刚现新局:台湾地区防务部门敲定采购美国500枚爱国者防空导弹的次日,歼16战机机库独家画面便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公开。
这款被誉为“炸弹卡车”的重型战斗机,以硬核性能直接回应当前台海态势,也让“台独”势力寄望的防空屏障露出破绽。
一边是进攻型武器的实力展示,一边是防御型装备的紧急采购。这一攻一防之间,“台独”势力试图依靠爱国者系统构建所谓安全屏障的图谋清晰可见,但现实层面的诸多短板,注定使其难以如愿。
根据《台北时报》披露,此次采购的500枚爱国者导弹将配套4套“爱国者-3 MSE”型防空系统,优先部署于花莲、台东地区,目标是弥补台湾东部海岸的防空漏洞。
但深入分析数据便会发现关键隐患:该系统发射装置原本可搭载16枚CRI导弹,换装MSE导弹后仅能装载12枚。
MSE导弹虽在射程上有所提升,却以牺牲4枚载弹量为代价,导致整体火力密度下降四分之一。要知道,CRI导弹的设计核心便是通过高密度发射形成拦截网,而MSE导弹的增程优势在火力覆盖密度的削弱下,实战效能已打折扣。
更关键的是部署格局的先天不足。台湾现有的9个爱国者导弹连多集中于西部区域,重点防卫台北、高雄等核心城市,东部长期仅依赖少量短程防空装备。
此次新增的4套系统即便全部部署东部,也只是填补局部空白,远未达到全岛防空覆盖的要求。台湾媒体宣称该系统具备对抗低雷达截面目标的能力,但面对高超音速突防目标时,实际拦截率始终存疑。
爱国者系统的配套雷达虽能捕捉高速信号,但其导弹的拦截响应速度、轨迹修正能力,在2.5马赫以上的突防目标面前,往往难以形成有效拦截。
台湾民进党当局对“爱国者3MSE” 防空系统的执着,从头到尾都是场揣着明白装糊涂的谋独戏码。他们不可能不清楚,这套系统换装后载弹量从16枚骤减到12枚,火力密度直接跌了四分之一 。
要知道CRI导弹的核心优势就是靠高密度发射织拦截网,如今MSE导弹的这点射程提升,根本补不上火力缺口;
更不可能看不到,台湾现有9个爱国者导弹连全挤在西部,新增4套撑死了也只能填东部的局部漏洞,全岛防空就是句空话。
可即便如此,他们还是要咬牙买,无非是想把“购武”包装成“保安全”,给越来越站不住脚的“台独” 幻想贴层“保护膜”。
这些年民进党买美国武器的套路早见怪不怪了:从战机到导弹,一次次拿着台湾民众的纳税钱递订单,表面喊着“守护家园”,实则是给美国交“保护费”,想借外部势力给“台独”铺路。可美国哪会真管台湾死活?
卖的全是二手装备,赚的是真金白银,民进党不过是把台湾当成自己谋独的“筹码”,把民众安危抛在脑后。
反观大陆,军力发展从来不是为了对抗,而是为了守住国家主权底线。歼16能挂8枚“霹雳15”掌控制空权,能携“鹰击83”在航母防空圈外打击;
更能和歼20、轰6K搭成体系,2024年演习里20分钟瘫痪模拟爱国者阵地的实力,就是最实在的证明。
民进党想靠几枚导弹挡统一大势,就像用纸片挡洪水,最终只会让“台独”图谋彻底碎掉,把台湾拖进风险里。
民进党执着于买爱国者导弹,本质是场“饮鸩止渴”的闹剧,火力密度降了、覆盖范围够不着,连钱都是挪用旧项目的,说到底就是想靠美国装备给自己的谋独路“撑场面”。
可歼16十二吨载弹量、20分钟瘫痪模拟阵地的实力,早把这层 “场面” 戳破了。大陆发展军力从不是为了对抗,而是守住国家主权的底线。
统一也从不是“威胁”,而是让台湾民众远离“以武谋独”风险的正道。民进党要是还抱着“购武谋独” 的算盘不撒手,最终只会让那些导弹变成没用的废铁,把台湾拖进更危险的境地,这不是预测,是实力差距摆在那的必然。
来源:梦清州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