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15日,账号“别难过”与律师张先旺,联合发视频称“已经委托律师正式起诉旺仔小乔,结果和钱并非最重要,无法忍受多次被欺骗。一切交给法律。”“别难过”曾向“旺仔小乔”发律师函,要求“旺仔小乔”全额返还充值打赏款共80余万元。由于“别难过”打赏金额高,被网友称
10月15日,账号“别难过”与律师张先旺,联合发视频称“已经委托律师正式起诉旺仔小乔,结果和钱并非最重要,无法忍受多次被欺骗。一切交给法律。”“别难过”曾向“旺仔小乔”发律师函,要求“旺仔小乔”全额返还充值打赏款共80余万元。由于“别难过”打赏金额高,被网友称作“榜一大哥”。
我们都知道,未成年人由于心智发育不成熟,更容易受到诱导进行打赏,所以可以主张追回部分打赏,那成年人呢?这个答案可能就不一样了。成年人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打赏是一种情绪消费,一般视为有效的赠与行为。法律上,对于成年人冲动消费的退款缺乏相关依据。
从“榜一大哥”提供的证据来看,旺仔小乔的确存在着诱导打赏、未履行私下承诺的行为,但要证明打赏和兑现承诺直接挂钩,也不是这么容易的。主播在直播间为观众提供情绪价值,观众给主播打赏,本是你情我愿,若今日可因冲动索回打赏,明日便可因情绪波动要求退货、退服务,市场最终损害的是所有消费者的权益。
成年人当然可以为自己喜欢的主播买单,但为情绪“一掷千金”前,不妨先戴上理性的眼镜看一看,打赏的金额是不是在经济承受范围内?自己是不是情绪上头,事后会不会反悔?成年人应当有掌控自身欲望的能力。
当然,承认冲动消费的合理性,并不意味着对极端个案视而不见。监管部门与平台需在“不干涉消费自由”与“防范恶意诱导”间找到平衡。强化直播间信息透明度,明确风险提示,限制打赏上限,建立便捷的纠纷解决渠道。这些措施并非限制交易,而是通过精细化管理,既保障市场活力,又守住法律与伦理底线。
来源:周到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