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十四五”以来,咱们云南的老百姓身边,正悄悄发生着不少暖心的变化——就业机会更多了,教育资源更优质了,看病养老更方便了……这些一点一滴的进步,都实实在在写进了我们的生活里。
【漫说“家门口有新变化”】云南这座小城,叫响“中国长寿之乡”品牌
“十四五”以来,咱们云南的老百姓身边,正悄悄发生着不少暖心的变化——就业机会更多了,教育资源更优质了,看病养老更方便了……这些一点一滴的进步,都实实在在写进了我们的生活里。
云南网联合云南发布共同策划推出【漫说“家门口有新变化”】系列融媒报道,聚焦我省就业、教育、医疗、“一老一小”等民生领域,从“小故事”看大变化。今天,咱们走进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看看金平如何叫响“中国长寿之乡”品牌。
走进红河州金平县
蝴蝶谷上亿只彩蝶翩跹
哈尼梯田云雾缭绕
百岁老人在庭院中闲话家常
……
这幅“生态+长寿+民族”的画卷
正是金平自2020年获评“中国长寿之乡”后
以四大特色做法
打造品牌、撬动长寿经济的生动写照
金平县哈尼梯田 梁荣生 摄
解锁长寿产业“基因密码”
作为云南唯一的“中国长寿之乡”
金平将独特资源
转化为品牌核心竞争力
40位百岁长者遍布各海拔带
502公里边境线串联起多元文化
64.5%的森林覆盖率
年均2754个/cm³的负氧离子浓度
加之分水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哈尼梯田等生态资源
构筑起“天然康养地”基底
依托23.3万亩中药材
21.1万亩全省最大的香蕉种植基地
等农业优势
2021年注册“长寿金平”区域公共品牌
助力长寿经济发展
金平县百岁老人和孙女在收集瑶药做药浴 岳建波 摄
目前
金平长寿协会已完成218件商标注册
且都收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
下发的商标证书
其中“寿”字系列普通商标157件
“长寿金平”集体商标有11件
让“生态好、物产优”
成为长寿品牌的第一印象
实体化运营+产业链闭环
让品牌“有支撑、能落地”
品牌叫得响的关键在“变现”
金平通过“展销体系+产业链”双向发力
让长寿IP从概念走向市场
一方面,构建覆盖全国的展销网络
在县城、马鞍底乡及企业
布局6个“长寿金平”展销中心
在北京、江苏宜兴落地
2个省外展示点
金平县阿得博乡种植的板蓝根 金平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另一方面,重组长寿产业链
组建专班推进
农产品精深加工、生物医药大健康
康养文旅三大板块发展
完成南板蓝根加工、生态酿酒
等重大项目
形成“种养殖—加工—流通—服务”的
产业闭环
2023年以来
通过产业链升级
带动长寿相关产业产值稳步提升
引智科研院所
为品牌注入“专业背书”
金平还主动链接高端智力资源
深化与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合作
开展长寿因子分析、食材调查
瑶药资源普查
摸清“长寿密码”的同时
筹备瑶药研究院、开发特色长寿宴
联合云南农科院、云南农业大学
在中药材种苗繁育
林下资源开发、智慧农业等领域
突破技术瓶颈
让“长寿金平”不仅有故事
更有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瑶族妇女采摘瑶药 金平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融民族文化于品牌
赋予长寿IP“独特灵魂”
在金平
长寿品牌与民族文化紧密相连
全县61项非遗项目
189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成为品牌“活载体”——
“长寿金平”商标
融入苗族刺绣、哈尼族图腾等元素
长寿宴兼容傣宴、瑶菜等民族风味
“蝴蝶谷艺术节”“跨国泼水节”等节庆活动
成为传播长寿文化的窗口
通过“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金平将千年哈尼梯田、“中国·红河蝴蝶谷”
与民族文化串联
打造“生态+康养+文化”的特色旅游线路
让游客在体验民族风情中
感知长寿魅力
让“蝴蝶之乡·长寿金平”深入人心
金平县蝴蝶谷 邓艳 摄
立足本土资源
做实产业支撑
注入文化灵魂
金平让“长寿之乡”品牌
真正立得住、叫得响、走得远
统筹:浦美玲
策划:曹璐 姬祥虎 包涛 沐旭 杨昊 何沐
设计:潘思颖
通讯员:魏道俊
+1
来源:掌上曲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