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王经理找到我的时候,脸上那种惊讶和难以置信的表情,我大概这辈子都忘不了。他手里捏着一张打印出来的预订确认单,眉头紧锁,像是看一份天书。
王经理找到我的时候,脸上那种惊讶和难以置信的表情,我大概这辈子都忘不了。他手里捏着一张打印出来的预订确认单,眉头紧锁,像是看一份天书。
而这一切,仅仅是因为我取消了一个酒店的预订。
在这家公司勤勤恳恳干了五年,我早已习惯了成为那个“靠谱”的代名词。从搞定难缠的客户,到处理服务器的紧急故障,再到每年年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杂事,似乎只要有我在,一切问题都能被悄无声息地解决。
我以为这是我的价值,是我的勋章,直到那个下午,一个五十块钱的红包,像一根针,轻轻扎破了我用五年时间吹起来的,关于“被需要”和“被尊重”的幻想。
故事,还要从半个月前,我接到年会场地任务时说起。
第1章 那个“靠谱”的人
“陈阳,来一下。”
王经理,王志鹏,在办公室门口探出半个头,朝我招了招手。我放下手里正在核对的数据报表,快步走了过去。办公室里,空调的暖风吹得人有些发懒,但王志朋的表情却很严肃。
“年会的事,得抓紧了。”他指了指桌上的日历,“就剩三周,行政部那边小姑娘刚来,指望不上。这事儿还得你来,你办事,我放心。”
我心里轻轻叹了口气,但脸上还是挂着温和的笑:“好的,王经理,有什么具体要求吗?”
“要求?”他像是听到了一个多余的问题,摆摆手,“老规矩,预算五万以内,能容纳咱们部门五十个人,环境好点,菜品上档次,最重要的是,能让大家玩得开心。具体的,你看着办就行。”
“看着办”,这三个字,我听了五年。它意味着信任,也意味着数不清的琐碎和责任。
从那天起,我的下班时间自动推后了两个小时。
白天,我是项目部勤勤恳懇的数据分析员,处理着成千上万行的代码和报表;晚上,我就成了公司的“首席体验官”,在各大点评网站和酒店预订平台之间切换,筛选着符合“王经理要求”的年会场地。
我建了一个Excel表格,把备选的十几家酒店从地理位置、场地大小、菜单特色、用户评价、价格套餐等十几个维度进行对比。光是打电话沟通细节,就耗费了我好几个午休时间。
同事李娜看我忙得焦头烂额,端着水杯凑过来,压低声音说:“阳哥,又是你啊?这活儿吃力不讨好,行政部干嘛吃的?”
我笑了笑,指着屏幕上的表格:“新人不懂流程,我熟门熟路,快一点。”
“快一点,然后功劳都是领导的,苦劳都是你的。”李娜撇撇嘴,“你就是脾气太好了,不懂得拒绝。”
我没反驳。在职场,尤其是像我这样没什么背景、只靠技术吃饭的人,“好脾气”和“靠谱”几乎是我唯一的标签。我总觉得,只要我做得足够多,足够好,总会被看见,被记住。
经过一周的筛选和电话沟通,我最终锁定了三家。为了拿到最优惠的价格和最好的服务,我利用周末,一家一家地去实地考察。
第一家在市中心,交通方便,但场地略显陈旧;第二家是新开的度假村,环境一流,可惜位置太偏,而且预算超了快一万;第三家,是一家叫做“云庭轩”的四星级酒店,位置、环境、价格都堪称完美。
他们的宴会厅经理姓刘,是个很爽快的中年人。我跟他磨了很久,他不仅同意在预算内给我们升级菜单,还额外赠送了卡拉OK时段和两个小时的酒水畅饮。最让我心动的是,他们的宴会厅有一个巨大的落地窗,正对着城市的夜景,年会那天,华灯初上,气氛肯定错不了。
我几乎能想象到同事们举杯欢庆时,脸上洋溢的笑容。
签意向协议的时候,刘经理拍着我的肩膀说:“小陈,你可真是我见过最认真的对接人了。为了你们公司这点事,周末都自己跑过来,一条条细节抠得这么细。你们领导有你这样的员工,真是福气。”
我听了,心里暖洋洋的。那一刻,我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了。
周一上班,我把厚厚一沓资料和最终的推荐方案放到了王志朋的桌上。他快速翻了翻,目光在“云庭轩”的报价单和实景图上停顿了几秒,满意地点了点头。
“不错,就这家了。效率很高嘛!”他赞许地看了我一眼,“后续的合同、流程,你跟进一下。辛苦了。”
“应该的。”我微笑着退出了办公室。
走廊里阳光正好,透过玻璃窗洒在我身上,暖融融的。我觉得,自己就像一颗精密的螺丝钉,虽然不起眼,却在公司这台大机器的运转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这种被需要的感觉,让我很安心。
接下来的几天,我和酒店那边敲定了所有合同细节,付了定金,拿到了盖着红章的场地预订确认函。年会最重要的环节,被我稳稳地搞定了。
我把确认函扫描件发给王志朋和行政部备案,心里一块大石头落了地,准备重新投入到自己本职的数据工作中去。
然而,我没料到,一块更大的石头,正悄无声息地,准备朝我砸下来。
第2章 一枚五十元的“针”
变故发生在一个寻常的周三下午。
那天天气有些阴沉,办公室里键盘敲击声和打印机工作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沉闷的交响乐。我正全神贯注地处理一个季度报表,这个报表数据量极大,关系到下个季度的项目预算,我一个数字都不敢错。
大概三点钟左右,办公室里忽然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
我抬头望去,只见行政部的助理小张,抱着一个红色的纸箱,正挨个工位地分发着什么。每到一个地方,同事们都会发出一声小小的惊呼,然后是压抑的喜悦和感谢。
“哇,谢谢张姐!”
“这是什么呀?公司福利?”
“哟,还是现金红包!”
我看到李娜也从那个箱子里拿了一个红色的利是封,捏了捏厚度,脸上露出了惊喜的表情。她看到我望过去,朝我挤了挤眼睛,用口型说了两个字:“红包。”
我心里也泛起一丝期待。最近项目忙,大家确实辛苦了,公司这时候发点福利,也算是体恤员工。我低下头,继续看我的报表,耳朵却不由自主地听着小张的脚步声。
脚步声越来越近,在我旁边的工位停下,是设计部的阿光。
“光哥,辛苦啦,王经理让发的,项目奖金。”小张的声音清脆。
“哟,谢谢谢谢,王经理大气!”阿光乐呵呵地收下了。
脚步声再次响起,从我身边……走了过去。
我愣了一下,下意识地抬起头。小张已经走到了我对面的工位,把一个红包递给了刚入职不久的新人小林。
整个部门五十多个人,工位一个挨着一个,她就像跳房子一样,精准地跳过了我这一格。
我的心,猛地沉了一下。
也许……是漏了?我这样安慰自己。可能是她没看到我,或者以为我已经拿了。
我低下头,假装继续专心工作,但屏幕上的数字已经开始在我眼前跳舞。我的余光,一直追随着那个红色的纸箱。
小张发完了最后一排,抱着空纸箱,和几个同事笑着聊了几句,转身回了行政部。
从头到尾,她没有再朝我这边看一眼。
办公室里恢复了平静,但空气中多了一丝快活的气息。有人悄悄把红包塞进抽屉,有人拿在手里反复摩挲,李娜甚至偷偷撕开一个小角,看了一眼,然后满意地笑了。
只有我的工位,冷冷清清。
我的手指悬在键盘上,一个字也敲不下去。一种难以言喻的屈辱和困惑,像潮水一样,慢慢从脚底升起,一点点淹没我的心脏,让我喘不过气来。
为什么?
是项目奖金?我这个季度跟的项目,数据支持部分全是我做的,好几次为了赶进度,我都是最后一个离开公司。难道我的工作,不算在项目里吗?
是公司福利?那更不应该漏掉任何一个人。
我坐立不安,如坐针毡。旁边的阿光大概是感觉到了我的异样,探过头来小声问:“哎,陈阳,你的呢?”
我扯了扯嘴角,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可能……忘了吧。”
“不能吧?”阿光也觉得奇怪,“要不你去问问?”
去问吗?怎么问?跑到王经理办公室,理直气壮地问“为什么大家都有红包,就我没有”?那场面光是想象一下,就足够让我尴尬到窒息。这不等于是在公开宣告,我是一个被团队排挤、被领导遗忘的人吗?
我的自尊心,不允许我这么做。
李娜发了条微信给我:“阳哥,你没领到?”
我回了一个字:“嗯。”
那边很快又弹过来一条:“不是吧?凭什么啊!你最近忙得跟陀螺似的,年会场地的事不都是你一个人搞定的吗?这活儿比项目还累人!”
看着李娜发来的消息,我心里那股委屈,更是翻江倒海。
是啊,凭什么?
就在半个月前,王志朋还当着我的面说“你办事,我放心”。
就在几天前,酒店的刘经理还夸我是他见过最认真的员工。
可到头来,一份小小的认可,一个象征性的红包,却唯独没有我的份。
五十块钱。
李娜后来告诉我,红包里只有五十块钱。
这个数字,像一个巨大的讽刺。它不多,甚至不够在市中心吃一顿像样的午饭。它伤害的,从来就不是我的钱包,而是我那颗一直以为“天道酬勤”的心。
原来我五年来的“靠谱”,五年来的“任劳任怨”,五年来的“有求必应”,在领导眼里,连五十块钱的价值都没有。
或者说,我的付出,已经被他视作理所当然。就像空气和水,重要,但无需付费。
那个下午,我再也没能看进去一个字。电脑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数据,仿佛都在嘲笑我。我提前一个小时下了班,这是我进公司五年来,第一次早退。
走在回家的路上,深秋的冷风吹在脸上,有点疼。我脑子里反复回响着王志朋那句“你办事,我放心”。
现在想来,这句话的潜台词或许是:反正交给你就不用管了,省心,也省钱。
我掏出手机,翻到通讯录,找到了那个烂熟于心的号码——云庭轩酒店,刘经理。
第3章 一封安静的邮件
回到家,我没有开灯。
整个人陷在沙发里,任由窗外路灯的光线,在客厅里投下斑驳的光影。房间里很安静,静得能听到自己心脏沉闷的跳动声。
屈辱、愤怒、失望……各种情绪像一锅煮沸的粥,在胸口翻腾。
我一遍遍地复盘,试图为公司,为王志朋,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
是不是我的项目贡献度不够?不对,这个季度的核心数据模型是我搭建的,王志朋在周会上还特别表扬过。是不是我最近工作出了什么纰漏?也没有,我手头所有的任务都按时甚至提前完成了。
难道……他就是单纯地忘了我?
这个想法让我觉得更加悲哀。被刻意针对是一种伤害,而被无意遗忘,则是一种彻底的无视。它说明,在你领导的价值排序里,你根本就不在名单上。
我忽然想起刚入职时,我的导师,一位已经退休的老前辈,曾半开玩笑地对我说:“小陈啊,在单位里,千万别当‘老好人’。‘好人’干的活最多,但最后分果子的时候,往往想不起来你。”
当时我还不以为然,觉得只要自己有真本事,做得足够好,就一定能赢得尊重。
现在看来,是我太天真了。
我掏出手机,屏幕的冷光照亮了我的脸。我打开邮箱,找到了那封我发给王志朋和行政部的年会场地确认函。邮件正文里,我详细列明了场地信息、合同要点、付款流程,以及酒店对接人刘经理的联系方式。
附件里,是盖着鲜红公章的预订合同扫描件。
看着那份文件,我付出的那些时间和精力,又一幕幕地浮现在眼前。那些深夜对比方案的疲惫,那些周末实地考察的奔波,那些和刘经理反复沟通细节的耐心……
这一切,在那个五十元的红包面前,都成了一个笑话。
我凭什么要为一个从不把我放在心上的团队,去费心费力地营造一个“欢乐祥和”的年会氛围?
我不是圣人。我的善意和付出,是需要被尊重的。当尊重不复存在时,我也有权收回我的善意。
一个念头,像一颗种子,在我心里破土而出,并且迅速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
我深吸一口气,从沙发上坐起来,走到书房,打开了笔记本电脑。
我没有丝毫犹豫,直接点开了写邮件的界面。
收件人:云庭轩酒店,刘经理。
抄送:无。
主题:关于取消“XX科技有限公司年会场地”预订申请
邮件正文,我写得非常客气,也非常官方:
“尊敬的刘经理:
您好!
非常感谢贵酒店在此前我司年会场地选址过程中给予的大力支持与协助。
经我司内部计划调整,现需取消原定于X月X日在贵酒店举办的公司年会场地预订(预订号:XXXXXX)。对于此次变动给贵酒店带来的不便,我们深表歉意。
根据我们此前签订的意向协议条款,关于定金的处理,烦请您按照合同约定执行。
再次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祝商祺!
陈阳
XX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部”
我检查了两遍,确认措辞没有任何问题。我没有用公司的邮箱,而是用了我当初联系他时留的私人邮箱。这样一来,这件事在酒店那边看来,就是一次正常的、由对接人发起的业务变更。
在点击“发送”按钮之前,我的手指在鼠标上悬停了很久。
我在想,我这么做,是不是太冲动了?会不会影响我的职业前途?王志朋发现之后,会怎么对我?
但另一个声音很快压倒了这些顾虑:如果一个连员工基本尊重都给不了的领导,一个把你的付出当作理所当然的公司,又有什么前途可言?
我不想再做那个默默付出,然后被心安理得遗忘的“老好人”了。
我闭上眼睛,按下了鼠标左键。
“嗖”的一声轻响,邮件发送成功。
那一瞬间,我没有感觉到报复的快感,反而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和轻松。就像一个长期背着沉重包袱的旅人,终于卸下了行囊。
我关掉电脑,去厨房给自己下了一碗面。吃着热气腾腾的面条,我忽然觉得,那个红包,或许不是一件坏事。
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在这个公司的真实处境。也像一个警钟,提醒我是时候为自己活一次了。
第二天,我照常上班,脸上看不出任何异样。
李娜看我的眼神里带着几分同情,想说些什么,又不知道如何开口。我朝她笑了笑,示意自己没事。
我像往常一样处理数据,开会,写报告。只是,我不再主动去揽那些分外的工作,有人来求助,我也会客气地建议他“可以先问问领导的意见”。
办公室里,大家还在为年会穿什么衣服、表演什么节目而兴奋地讨论着。没有人知道,他们翘首以盼的那个拥有无敌夜景的宴会厅,已经不属于他们了。
我在等。
等王志朋什么时候会想起年会这件事,等他什么时候会发现,那个他最“放心”的员工,已经悄悄地,抽掉了一块关键的积木。
第4章 暴风雨前的平静
日子一天天过去,风平浪静。
王志朋似乎把年会场地这件事彻底抛在了脑后。他每天忙于各种会议和项目评审,见我的時候,也只是像往常一样,简单地点点头,偶尔问一句“手头项目进度怎么样”,完全没有提及红包的事,更没有问起年会场地的后续。
这种平静,反而让我觉得有些压抑。
我知道,这只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取消预订这件事,不可能永远被掩盖。酒店那边没收到后续款项,迟早会有人来问。
办公室里关于年会的讨论越来越热烈。行政部的小张甚至已经开始征集年会节目了,大家兴致勃勃地报着名,商量着小品剧本和合唱曲目。
每次听到这些,我心里都五味杂陈。我甚至有一瞬间的动摇,想我是不是应该找个机会,把事情悄悄弥补回来?
但一想到那个被精准跳过的工位,想到自己五年如一日的付出换来的无视,那点动摇就立刻烟消云散。
做错事的人,不是我。凭什么要我来承担后果和内疚?
李娜似乎察觉到了我的心态变化。有一次午饭,她状似无意地问我:“阳哥,你最近是不是心情不好?感觉你话少了很多。”
我扒拉着碗里的米饭,淡淡地说:“没什么,就是觉得……有点累。”
“是因为红包的事吧?”李娜一针见血,“说真的,这事儿王经理做得太不地道了。就算不是项目奖金,哪怕是阳光普照的福利,也不该单单漏了你。你为公司干了多少活,大家眼睛都是雪亮的。”
我抬起头,看着她真诚的眼神,心里涌过一阵暖流。在这个冷漠的职场里,能有一个人理解你,已经是一种奢侈。
“都过去了。”我不想多说。
“过不去!”李娜有些激动,“你知道吗?我听行政的小张说,这次的红包,是王经理自己掏腰包,给这个季度跟了‘飞跃计划’项目的人发的辛苦费。五十块钱不多,就是个意思。”
“飞跃计划?”我愣住了。
“对啊,就是我们现在在做的这个大项目。”李娜说。
我的心,又一次被狠狠地刺痛了。
“飞跃计划”的核心数据库和后台支持,几乎是我一个人独立完成的。项目启动初期,为了搭建稳定的测试环境,我连续加了半个月的班,每天凌晨才回家。项目中期,客户提出临时需求变更,也是我通宵修改代码,才保证了进度没有延误。
可以说,没有我的基础工作,整个项目根本无法顺利推进。
可到头来,发“辛苦费”的时候,王志朋竟然把我忘了?
这已经不是“疏忽”可以解释的了。这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彻头彻尾的“无视”。他只看得到那些在前端冲锋陷阵的同事,却完全看不到在后方提供弹药和保障的我。
我的工作,就像宴会厅里的水电和空调,不可或缺,却又因为太过稳定可靠,而被所有人习以为常,以至于忘记了它的存在。
李娜看着我越来越难看的脸色,叹了口气:“所以啊,阳哥,别再什么事都自己扛了。你做得再多,在人家眼里,可能都是应该的。”
这顿饭,我吃得食不知味。
回到办公室,我打开电脑,看着屏幕上那些我亲手敲下的代码,第一次对自己的工作产生了怀疑。
我的价值,到底是什么?是这些冰冷的数据,还是那个“靠谱”的标签?
如果我的价值无法被认可,那我坚持的意义又在哪里?
就在我胡思乱想的时候,手机震动了一下。是刘经理发来的微信。
“陈先生,您好。上次您邮件说取消场地预订,因为涉及到定金退还的财务流程,想跟您确认下,这个取消申请是最终决定吗?我们这边最近预订比较火爆,如果您这边还有变动,希望能尽快告知,我也好把场地留住。”
看着这条信息,我知道,最后的时刻,要来了。
我回复道:“刘经理,是的,最终决定,按合同流程办理即可,辛苦了。”
发完这条消息,我关掉了微信。
我知道,用不了多久,“云庭轩”那个绝佳的宴会厅,就会被其他公司预订。而我们公司,将在年会前夕,面临一个巨大的麻烦。
而制造这个麻烦的,不是别人,正是那个口口声声说“你办事,我放心”的王经理自己。
我没有丝毫的愧疚。
我只是平静地,等待着那声注定会响起的惊雷。
第5章 “场地,定好了吧?”
惊雷比我预想中来得更快一些。
周五下午,临近下班,王志朋召集部门开了个周会。会议前半段,是常规的项目进度汇报和下周工作安排。我像往常一样,言简意赅地汇报了自己负责的部分。
王志朋听得很满意,点了点头。
会议的最后,他清了清嗓子,脸上露出轻松的笑容:“最后说个让大家开心的事。下下周五,就是咱们部门的年会了。今年大家辛苦了,尤其是‘飞跃计划’的各位,都付出了很多。年会,咱们一定要办得热热闹闹!”
办公室里响起一片欢呼和掌声。
“行政那边节目都征集得差不多了,就差场地了。”王志朋说着,目光转向了我,语气十分自然,“陈阳,场地那边都妥了吧?最终的方案和流程,你发一份给行政的小张,让她去对接后续的布置和物料准备。”
来了。
我心里异常平静,抬起头,迎上他的目光。
整个会议室几十双眼睛,齐刷刷地看向我。在他们眼中,我还是那个无所不能、永远能把事情办妥的“阳哥”。
我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拿起桌上的水杯,慢慢喝了一口水。
会议室里安静下来,大家都在等我的回答。王志朋的脸上还挂着微笑,显然,他根本不认为这会是一个问题。
我放下水杯,看着他,语气平淡,但吐字清晰:“王经理,关于年会场地,我这边半个月前,就已经把预订确认函发给您和行政部备案了。”
我的回答滴水不漏。我确实发了,这是事实。
王志朋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我会这么回答。他可能以为我会直接说“没问题,都搞定了”。他皱了皱眉,似乎在回忆。
“哦……对,是有这么回事。”他想起来了,“我的意思是,后续的合同、付款,都跟进了吧?没出什么岔子吧?”
“合同当时签的是意向协议,定金也已经支付了。”我继续用陈述事实的口吻说道,“但是,后续的正式合同和尾款支付,我没有收到任何通知,所以……我没有再继续跟进。”
我的话,让王志朋脸上的笑容彻底凝固了。
他身子微微前倾,盯着我:“什么意思?什么叫没有再继续跟进?”
会议室里的气氛开始变得有些微妙。同事们也感觉到了不对劲,脸上的兴奋表情慢慢褪去,取而代代的是疑惑和观望。
我直视着王志朋,不卑不亢地回答:“我的理解是,我的工作职责是完成前期的场地筛选和预订。后续的合同审批、财务付款流程,应该由行政或者您指定的负责人来跟进。我只是一个项目部的数据分析员,没有权限处理这些事情。”
这番话,我说得有理有据。在任何一家正规公司,流程都是如此。我之前的“大包大揽”,是情分,不是本分。
王志朋的脸色沉了下来。他当然知道流程是这样,但他已经习惯了我替他处理好所有“麻烦事”。
“那你为什么不提醒一下?!”他的声音里带上了一丝质问的意味。
“我以为您和行政部会按流程处理。”我平静地回答,“而且,那封确认函邮件里,我写明了尾款支付的截止日期。我以为您看到了。”
王志朋被我噎得说不出话来。他当然不可能记得一封半个月前邮件里的细节。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火气,摆了摆手:“行了,先不说这个。你现在马上联系酒店,就说我们这边马上走流程付款,让他们务必把场地留住!”
他依然认为,这只是一件打个电话就能解决的小事。
我看着他,缓缓地摇了摇头。
“恐怕……来不及了。”
“什么叫来不及了?”王志朋的声音陡然拔高。
我拿出手机,点开那封我早就准备好的邮件,正是酒店方发来的定金退款通知。我站起身,走到他面前,把手机屏幕递到他眼前。
“王经理,因为我们没有在规定时间内签订正式合同并支付尾款,酒店方已经于本周一,单方面取消了我们的场地预订。定金扣除违约金后,会在七个工作日内退还到公司账户。”
我的声音不大,但在安静的会议室里,每个字都像一颗小石子,投进了平静的湖面。
王志朋死死地盯着我的手机屏幕,眼睛越睁越大。他脸上的表情,从不耐烦,到疑惑,再到震惊,最后,定格在了难以置信上。
“取消了?”他喃喃自语,像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是的,取消了。”我收回手机,坐回自己的位置,语气里没有一丝波澜。
整个会议室,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被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震惊了。他们看看面色铁青的王志朋,又看看平静如水的我,眼神里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王志朋终于从震惊中回过神来。他猛地一拍桌子,指着我,怒不可遏地低吼道:“陈阳!这么大的事,你为什么不早说?!”
暴风雨,终于来了。
第6章 一场无声的对峙
王志朋的怒吼,让会议室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我身上,有同情,有好奇,也有幸灾乐祸。在他们看来,我这个一向任劳任怨的老好人,这次是闯下了弥天大祸。
然而,面对王志朋的雷霆之怒,我却出奇地冷静。
我抬起头,迎着他几乎要喷出火的目光,一字一句地说道:“王经理,我有两个问题。”
我的反应,显然超出了他的预料。他大概以为我会立刻道歉,或者惊慌失措地解释。
“第一,预订场地,是不是我的本职工作?”
他被我问得一愣。
“当然不是!”旁边的李娜没忍住,小声嘀咕了一句,虽然声音不大,但在安静的环境里,足够让几个人听见。
我没有理会,继续看着王志朋:“第二,在整个场地预订的过程中,除了最后一句‘辛苦了’,公司或者您个人,是否给过我任何形式的支持或者奖励?”
我的第二个问题,像一把更锋利的刀,直直地插向了问题的核心。
王志朋的脸,瞬间涨成了猪肝色。他当然知道我指的是什么。那个唯独漏掉了我的五十元红包,此刻就像一个无形的耳光,狠狠地抽在了他的脸上。
他张了张嘴,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他能说什么?说他忘了?那更显得他管理失职,对员工漠不关心。说我是故意报复?那等于承认了他自己先处事不公。
会议室里,死一般的寂静。
大家似乎都明白了什么。原来,一向温和的陈阳,这次是真的被惹怒了。而导火索,很可能就是那件大家心照不宣的红包事件。
我没有再咄咄逼人,只是平静地坐着,等待他的回答。
这场对峙,看似是下属对上司的公然挑战,但实际上,是我在为自己这五年的付出,讨一个公道。我不要钱,不要道歉,我只要一个平等的、被尊重的姿态。
良久,王志朋才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这是两码事!现在说的是年会场地的问题!”
他试图转移焦点,把问题从他的管理失误,转移到我的“失职”上来。
“在我看来,这是一码事。”我毫不退让,“王经理,我一直认为,工作是双向奔赴的。我愿意为团队额外付出,前提是,我感觉自己是这个团队被认可、被尊重的一员。”
“当我在尽心尽力为大家处理年会这种额外工作的时候,却发现,在团队的‘辛苦费’名单里,唯独没有我的名字。那一刻,我就在想,我的这些额外付出,是不是真的有意义?”
“所以,我决定,从那天起,我只做我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场地预订的前期工作我完成了,并且已经邮件报备。后续的流程,不在我的职责范围内,我自然没有再跟进。这完全符合公司的规章制度。”
我的话,说得不疾不徐,条理清晰。我没有控诉,没有抱怨,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和我基于这个事实所做出的逻辑选择。
这番话,让在场的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尤其是那些和我一样,平时默默无闻、承担了许多额外工作的老员工,眼神里流露出复杂的共鸣。
王志朋彻底没话说了。他的愤怒,在我的理性和逻辑面前,像一个被戳破的气球,瞬间瘪了下去。他只能颓然地坐回椅子上,脸色一阵红一阵白。
他知道,他输了。
输得体无完肤。
因为我做的每一件事,都站在“理”上。我没有违反任何规定,甚至比任何人都更遵守“流程”。我只是收回了我的“情分”,而他,却一直把我的“情分”当做“本分”来挥霍。
会议,最终不欢而散。
王志朋宣布散会时,声音都带着一丝沙哑。他没有再看我一眼,第一个走出了会议室,背影显得有些狼狈。
同事们陆续离开,经过我身边时,眼神各异。李娜走在最后,重重地拍了拍我的肩膀,什么也没说,但那个眼神,已经给了我最大的支持。
我最后一个离开会议室,关上灯。
窗外,夜幕已经降临,城市的霓虹灯次第亮起。我看着玻璃窗上自己模糊的倒影,忽然觉得,那个总是习惯性讨好、习惯性忍让的自己,好像在今天,彻底死去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懂得捍卫自己底线和尊严的,全新的陈阳。
第7章 余波与反思
接下来的几天,公司里的气氛变得异常微妙。
年会场地告吹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遍了整个公司。而我和王志朋在会议室那场无声的对峙,也被添油加醋地演绎成了好几个版本。
我成了风暴的中心。
有人说我小题大做,为了几十块钱的红包,就搅黄了整个部门的年会,太自私。
也有人说我干得漂亮,早就该给那些把员工当牛马的领导一点颜色看看。
我对此一概不予理会。我依旧每天准时上下班,把自己手头的工作处理得井井有条。只是,再也没有人敢像以前一样,随随便便把不属于我的活儿丢给我。
而王志朋,则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焦头烂额之中。
距离年会只剩不到两周,想要在年底这个黄金时段,临时找到一个预算内、档期合适、环境又好的场地,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我好几次看到他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一个接一个地打电话,语气从开始的客气,到后来的急躁,最后变成了近乎乞求。行政部的小张也被他派出去跑场地,每天回来都是一脸疲惫和沮丧。
据说,他甚至亲自给云庭轩的刘经理打了电话,想看看有没有挽回的余地。结果自然是失望的,那个宴会厅,在我取消预订的第二天,就被另一家公司全款定下了。
整个部门,因为这件事,士气低落到了极点。原本期待年会的兴奋,变成了对未来的担忧和对领导的失望。大家嘴上不说,但心里都清楚,问题的根源,出在王志朋身上。
一个连自己手下最得力干将的功劳都能轻易抹杀的领导,很难再赢得团队的信任。
周三下午,我正在茶水间冲咖啡,王志朋走了进来。
茶水间里只有我们两个人。他看起来憔悴了很多,眼窝深陷,头发也有些乱。他没有看我,只是默默地走到饮水机前接水。
我们沉默地站着,空气中只有饮水机“咕噜咕噜”的声音。
“陈阳。”他忽然开口,声音有些干涩。
“王经理。”我应了一声。
他转过身,看着我,眼神里没有了之前的愤怒,只剩下疲惫和一种复杂的情绪。
“场地的事……我找了好几天,都没有合适的。”他缓缓地说,像是在陈述一件与自己无关的事,“今年的年会,可能……要办不成了。”
我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听着。
“那天会议室里,你说的话,我后来想了很久。”他自嘲地笑了笑,“你说得对,是我错了。”
这是我认识他五年来,第一次从他口中听到“我错了”这三个字。
“我习惯了你的‘靠谱’,习惯了你总能把所有事情都处理得妥妥当当,以至于……我忘了,你也是需要被认可,被看见的。”他看着我,眼神很诚恳,“红包的事,是我疏忽了,不,不是疏忽,是我根本就没把你那些额外的工作当回事。我在这里,正式向你道歉。对不起。”
说完,他朝我深深地鞠了一躬。
我愣住了,完全没想到他会用这种方式。
说实话,那一刻,我心里的所有怨气,都烟消散了。我想要的,从来就不是让他难堪,也不是要取消年会,我只是想要一份应得的尊重。
而现在,我得到了。
“王经理,您言重了。”我扶住他,“事情已经过去了。”
“过不去。”他摇摇头,直起身子,“对我来说,这是一个教训。一个提醒我该如何当一个合格的领导的教训。”
他顿了顿,继续说:“我今天找你,不是想让你帮忙解决场地的问题。这个烂摊子是我自己造成的,理应由我来收拾。我只是想告诉你,你的价值,公司看到了,我也看到了。以前是我混蛋。”
说完,他转身离开了茶水间。
我端着咖啡,站在原地,心里百感交集。
我赢了吗?
或许吧。我用一种近乎决绝的方式,捍卫了自己的尊严。
但看着王志朋落寞的背影,我却感觉不到胜利的喜悦。我看到的,只是一个同样被KPI和项目压力压得喘不过气的,疲惫的中年人。他有他的缺点,他的管理方式简单粗暴,但他本质上,或许并不是一个坏人。
人性,从来都不是非黑即白的。
那天晚上,我回到家,鬼使神差地,又给云庭轩的刘经理打了个电话。
第8章 新的开始
电话接通时,我甚至没想好要说什么。
“喂,是陈先生吗?”刘经理的声音听起来很热情。
“刘经理,您好,是我,陈阳。”我有些尴尬地说,“冒昧打扰您,就是想问一下……之前我们预订的那个场地,后来订出去的那家公司,他们……一切都顺利吗?”
我问了一个很奇怪的问题,我自己都觉得莫名其妙。
刘经理在那头笑了起来:“哈哈,陈先生,你这个人真有意思。我跟你说个事,你可别惊讶。订了你们那个场地的公司,其实……也是你们公司的。”
“什么?”我彻底懵了。
“是你们公司市场部的。他们本来订的另一个厅,后来听说我们这个厅空出来了,立刻就加钱换过来了。说是他们那边今年业绩好,要搞个大的庆功会。”刘经理解释道。
我握着电话,半天说不出话来。
原来,场地还在我们公司手里,只是,从我们项目部,转到了市场部。
这个结局,真是充满了戏剧性的讽刺。
挂了电话,我坐在黑暗里,想了很久。
第二天,我走进王志朋的办公室,这是那次会议室对峙后,我第一次主动找他。
他看到我,有些惊讶。
我把从刘经理那里听来的消息告诉了他。
他听完,先是震惊,然后是长久的沉默。最后,他苦笑着摇了摇头:“真是……丢人丢到家了。”
同在一个公司,一个部门因为领导的疏忽丢掉了最好的场地,另一个部门却高高兴兴地接了过去。这件事传出去,他王志朋恐怕会成为整个公司的笑柄。
“王经理,”我看着他,平静地说,“现在去找市场部协调,肯定来不及了。但是,我或许有个办法。”
他抬起头,眼里闪过一丝光。
“我之前考察场地的时候,除了云庭轩,还有一家备选的,叫‘枫林晚’。是个中式庭院餐厅,环境很雅致,菜品口碑也很好。只是场地比云庭轩小一点,但挤一挤,我们五十个人也够了。最重要的是,他们的档期,我记得当时问的时候,是空着的。”
王志朋看着我,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
“我不是为了您,也不是为了公司。”我打断了他,“我是为了我们部门的同事。大家辛苦了一年,应该有一个开开心心的年会。这是他们应得的。”
这也是我应得的。我希望看到我付出的努力,最终能有一个圆满的结果。
王志朋看着我,眼眶竟然有些红了。他重重地点了点头:“陈阳,谢谢你。”
那一刻,我们之间的那堵墙,仿佛彻底消失了。
后来的事情,就变得顺理成章。
我联系了“枫林晚”,幸运的是,场地真的还在。王志朋这次亲力亲为,用最快的速度审批了合同,付了全款。
年会虽然换了地方,但最终还是如期举行了。
在“枫林晚”古色古香的庭院里,大家玩得很开心。王志朋在年会的开场致辞里,没有说任何场面话,他只说了一件事。
他当着所有人的面,讲述了这次年会场地风波的始末,毫不避讳地承认了自己的管理失误,以及对我的忽视。然后,他亲自给我倒了一杯酒,当着所有人的面,郑重地向我道歉,并感谢我的“不计前嫌”。
我端起酒杯,和他碰了一下,一饮而尽。
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看到李娜在朝我用力地竖着大拇指。
那一天,我收到了两个红包。
一个是公司发的年终优秀员工奖,奖金很丰厚。
另一个,是王志朋私人给我的,依然是那个红色的利是封。我打开看了看,里面不是钱,而是一张卡片。
上面是他写的几个字:
“陈阳,谢谢你教会我,如何尊重每一个‘靠谱’的人。——王志鹏”
年后,我被提拔为数据组的组长,正式带团队。王志朋找我谈话,说这是公司对我能力的认可,也是对他自己过失的一种弥补。
我接受了任命。
我知道,我和这家公司,和王志朋,都有了一个新的开始。
那枚五十元的红包,像一根刺,曾经深深扎进我的心里。但现在,伤口已经愈合,留下了一道浅浅的疤。它时常提醒我,永远不要因为习惯了付出,就忘记了自己的价值;也永远不要因为他人的忽视,就放弃为自己争取尊严的权利。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有义务透过你任劳任怨的外表,去发现你优秀的内在。
有时候,你必须自己发光,才能让别人看见。
来源:青涩圆月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