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油气战线突然失控!一场深夜无人机突袭,将俄乌冲突的火焰直接烧到了哈萨克斯坦的神经末梢。10月19日,彭博社爆料:哈萨克斯坦能源部惊恐宣布,俄境内奥伦堡(Orenburg)大型燃气加工厂遭无人机精准打击,哈萨克石油产量面临巨大不确定性!
油气战线突然失控!一场深夜无人机突袭,将俄乌冲突的火焰直接烧到了哈萨克斯坦的神经末梢。10月19日,彭博社爆料:哈萨克斯坦能源部惊恐宣布,俄境内奥伦堡(Orenburg)大型燃气加工厂遭无人机精准打击,哈萨克石油产量面临巨大不确定性!
哈萨克能源部在声明中直言不讳:他们正与全国石油巨头保持“全线紧急联络”,只因俄乌冲突突然外溢,直接殃及到哈萨克的油气命脉。乌克兰总参谋部高调在社交媒体晒出作战“战果”:不仅击中奥伦堡燃气厂,连远在俄罗斯萨马拉州的诺沃库伊比舍夫斯克炼油厂(Novokuibyshevsk)也被夜袭,主力原油加工装置损毁,爆燃、连环爆炸,火光冲天!
让人不寒而栗的是——被袭击的奥伦堡厂,正是哈萨克斯坦卡拉恰加纳克(Karachaganak)油气项目最关键的气体出口通道。如今俄厂已急停、拒收哈萨克天然气,哈国油气同产一体的“死结”浮出水面:气减产,油也必须跟着减!任何一个环节的放缓,随即传导成全国产油量的整体压力。
这场乌克兰发动的长距离无人机袭击,距离俄乌边境远达1700公里(约1050英里),但距哈萨克国门仅150公里!奥伦堡气厂被乌军称为“俄境内最大级别的气体加工中心之一”。据俄奥伦堡州长叶夫根尼·索尔采夫(Yevgeny Solntsev)在Telegram上颤抖发文:突袭引起工厂单元火灾,机场一度被封锁,空域管制。乌军最新通报更称,工厂的主要净化和处理装置被直接摧毁。
目击者们在社交平台上传火灾现场,橙色火球照亮黑夜,厂区浓烟滚滚,警报声连连。目击评论下,哈萨克网民疯狂刷屏:“我们的油气怎么办?”“产量要塌了!”整个中亚能源市场看得心惊肉跳。
更让人毛骨悚然的,是卡拉恰加纳克项目的特殊性。这个紧贴俄哈边境的超级油气田,是哈国三大支柱项目之一。因为油气共生,气体出口被截断,油田无法单独增产——一环卡死,全盘皆输!
奥伦堡厂一夜间成为俄乌战争的最新“牺牲品”。无人机袭击后,工厂立即停止接收哈萨克的天然气。能源部直言,这将“极大施压”哈国整体原油产量。彭博社一针见血地分析:“任何卡拉恰加纳克的产能下滑,都意味着哈国国民经济的命门被握在俄乌战争手里!”
而这场突袭,并非孤立。乌克兰总参谋部高调声称:这是“摧毁俄罗斯军工体系、削弱后勤保障”的一系列行动之一。无人机跨越千里,直插俄腹地,连西伯利亚和乌拉尔深处的油气设施都成了新目标。过去一个月,俄方已苦不堪言,接连报告深境内的油气设施被偷袭,防空网屡屡失守。
外媒总结:“俄乌无人机战已从前线蔓延至能源心脏,哈萨克这样的‘邻居’被迫成为池鱼。”奥伦堡无人机被击中的具体画面在网上疯传,厂区外围火舌吞噬钢铁骨架,现场工人仓皇逃离,警笛声混杂着失控的哭喊。
至于萨马拉州的诺沃库伊比舍夫斯克炼油厂,同样被乌克兰无人机夜袭。乌军社交媒体狂刷战果:主力原油加工装置被炸,连环爆炸震天动地,熊熊大火“吞没了俄罗斯的石油命脉”。这座属于俄罗斯石油巨头Rosneft PJSC的炼厂,是俄产能达17万桶/日的“石油巨兽”。但俄罗斯官方却闭口不谈,只有萨马拉州州长低调承认:“本地遭到无人机袭击”,却不肯透露哪座工厂、遭了多重损失。
各路自媒体、能源分析师纷纷参与围观:“俄油气基地不再安全,哈萨克石油链条被绑上定时炸弹!”有行业人士分析,这意味着全球能源市场将承受新一轮地缘风险溢价,哈国油企甚至面临“被动减产、恐慌抛售”的抉择。
新闻画面里,俄工人带着防毒面具、提着灭火器在火海边边缘徘徊,手忙脚乱。旁边却有当地居民举着手机,全程直播火灾现场,留言区不断刷屏“乌军无人机太狠了”“我们这还是俄国本土呢!”更有哈萨克网友留言:“谁能想到,乌俄战争会直接砸在我们饭碗上!”
乌克兰空军也没闲着,最新通报称:同一夜,俄军向乌克兰本土派遣62架无人机,但被乌军击落或压制了40架。俄国防部则戏剧性反击,宣称在切尔尼戈夫(Chernihiv)地区击毁乌克兰高机动火箭炮系统HIMARS,地点就在俄乌边境线18公里处。
彭博社评论称,俄乌无人机攻防愈演愈烈,哈萨克等“看客”却被意外卷入战火旋涡。“能源战线已彻底变成无人机的试验场!”俄油气行业一夜之间人心惶惶,哈萨克石油工人则坐立不安,生怕下一个断点就砸在自己头上。
至今,乌克兰关于袭击的所有声明和画面,均为单方宣称,尚无第三方独立证实。但俄方对萨马拉炼厂的受损只字未提,反而令外界揣测更加疯狂。
风暴还在继续。无人机的轰鸣声、工厂的火光、哈萨克官员的焦虑,全都被社交媒体一幕幕展现出来。油气命脉变成战争筹码,让整个中亚的能源大国陷入前所未有的“坐立难安”!
本文为深度编译,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本账号观点
来源:渝鲜生大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