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去世的人越来越多?医生苦劝:天冷宁可看电视,也别做7件事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22 10:12 2

摘要:很多人以为脑梗离自己还远,其实它比你想象中来得更快——甚至不打招呼。脑梗,又叫脑梗死,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一种。简单说,就是大脑某个区域因血液被“卡住”了,养分和氧气送不到,脑细胞开始大面积坏死。

每年入秋到初冬这段时间,神经内科门诊和急诊的工作量都会明显加大。尤其是脑梗患者,常常排长队等床位,甚至有人在候诊区突然昏倒。

很多人以为脑梗离自己还远,其实它比你想象中来得更快——甚至不打招呼。脑梗,又叫脑梗死,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一种。简单说,就是大脑某个区域因血液被“卡住”了,养分和氧气送不到,脑细胞开始大面积坏死

这个过程最快几分钟,最慢几小时,一旦错过黄金抢救时间(3~6小时),后果极可能是瘫痪、失语,甚至死亡

临床上,脑梗的表现并不总是剧烈头痛或晕厥。很多患者早期只是手发麻、嘴歪、走路不稳,误以为是低血糖或颈椎病,结果拖延就医,错过了最佳干预时机。突发口齿不清、一侧肢体无力、双眼视物异常,这些可都是“脑梗在敲门”的信号。

研究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病例超过300万,其中脑梗占比高达70%以上。2023年《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指出,脑梗已成为我国居民致死致残的首位原因。特别是中老年男性、三高患者、长期熬夜劳累人群,属于高危队伍。而到了寒冷季节,脑梗发病率会比平时高出近1.5倍

这和温度变化有什么关系?其实大有讲究。天冷时,人的血管会不自觉收缩,血压升高、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形成血栓。就像冬天水管结冰堵塞一样,血管一旦“卡住”,后果可不是漏水那么简单。

医生常说:“天冷时,宁可窝在家里看电视,也别乱动这七件事。”虽然听起来像唠叨,但真的是救命建议:

清晨起床马上洗澡这事儿千万别干。凌晨血压波动大,热水刺激皮肤扩张血管,容易造成血流重新分布,引起脑供血不足,尤其对老年人极其危险。建议起床后至少等30分钟,活动开身体再洗。

第二,天未亮就去晨练,是脑梗“高危动作”之一。清晨低温会让血管收缩、心率加快,再加上运动刺激,极易诱发脑梗或心梗。建议将晨练时间调整到日出后一小时,气温稍升,身体状态也更稳定。

第三,猛起猛坐、快速弯腰、突然回头,这些动作看似小事,实则危险。很多脑梗患者是在起身、搬重物或洗头时突然发作,原因在于这些动作会导致短暂的脑供血骤降,诱发血栓脱落。

第四,情绪剧烈波动时争吵或激动。情绪和血压密切相关,生气时肾上腺素飙升,血压骤升、心率加快,容易让本就脆弱的血管“崩掉”。特别是有动脉硬化的人,真的不该为了小事大发雷霆。

第五,饭后立刻剧烈活动。不少人饭后喜欢马上散步、干家务,甚至去健身房,但这其实会导致胃肠道和脑部同时争抢血液,对血管弹性差的人来说,是不小的负担。饭后至少休息20分钟再动为宜。

第六,熬夜加班或通宵娱乐。长期睡眠不足会让交感神经持续兴奋,血压、血糖、胆固醇水平升高,血管内皮功能变差,形成血栓的风险大大增加。别小看几晚熬夜,它可能是压垮血管的“最后一根稻草”。

第七,忽视头晕、视力模糊、手脚发麻这些“小毛病”。很多人把这些信号当成疲劳、颈椎病,实则是脑梗前兆。人体不会无缘无故出问题,身体在报警,而你选择忽视。

脑梗到底是怎么一步步“堵住”脑子的?我们可以把血管想象成家里的水管,血液就像水流。长期“三高”人群(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血液中脂质多,就像水中混进了油脂,天一冷,这些“油”更容易在血管内壁黏附,形成粥样硬化斑块

一旦某个斑块破裂,体内会“自以为是”地启动凝血机制,形成血栓,血管瞬间被堵死,脑组织供血中断,脑梗就发生了。

而这类斑块的形成,常常是多年不良生活方式的积累。就像房顶渗水不是某天下雨的错,而是你从没修过屋顶。

临床上还有一种“沉默性脑梗”,患者没有明显症状,直到做头颅影像检查时才发现脑部已出现多个小梗死灶。这种情况往往被忽视,但长期下来,会导致认知障碍、记忆力下降、抑郁症状甚至老年痴呆。这也是医生越来越重视“脑健康体检”的原因。

那到底该怎么查?建议45岁以上人群,尤其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史者,每年做一次颈动脉彩超和头颅磁共振。前者可以看到是否有斑块形成,后者则能发现早期脑供血异常。

治疗方面,急性期脑梗患者应在发病后尽快送医,争取溶栓治疗的黄金时间。目前临床常用阿替普酶(rt-PA)进行静脉溶栓,但必须在医生严格评估后使用,不是所有人都适合。

对于慢性期患者,医生会根据病因选择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配合控制三高的药物,防止再次发作。

生活干预一样重要,但必须具体。比如:

· 血压控制目标:大多数脑梗高危人群建议维持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

· 低盐饮食:每天食盐不超过5克,做饭时用专用限盐勺。

· 适量运动:每周5次、每次30分钟的快走或游泳,但要避开清晨和寒冷天气。

· 戒烟限酒:香烟中的尼古丁会加速动脉硬化,酒精则会干扰降压药物代谢。

· 定期监测血脂和血糖:尤其是空腹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要控制在正常范围。

脑梗的可怕,不在于它有多致命,而在于它太安静,太突然。它就像一场悄无声息的风暴,来临前你以为只是天气凉了点,结果一夜之间,生活天翻地覆。

天冷了,动一动都是风险。这个时候,哪怕你窝在沙发上看会儿电视、听听广播,也远比清晨出门“锻炼”安全得多。身体本就是一台精密仪器,越冷的时候,越要慢下来、稳住它。

健康从来不是靠某一次努力,而是靠每天的细节守住的底线。别等身体“发通知”才开始后悔。宁可唠叨一百次,也不愿看到你出事一次。

[1]王陇德,于学忠.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23[J].中国卒中杂志,2024,19(1):1-11.
[2]李艳,刘志勇.脑梗死的病因机制及干预对策研究[J].中华神经科杂志,2023,56(9):789-793.
[3]高志芬,周涛.寒冷季节脑梗发病趋势与预防研究进展[J].实用老年医学,2024,38(4):312-315.

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来源:郝小护聊健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