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双十一购物车未满,骗子却已“发货”。近日,多位广州市民深夜收到诡异的快递短信,一通电话后,竟在“客服”指引下眼睁睁看着账户余额蒸发数千乃至数万元。
双十一购物车未满,骗子却已“发货”。近日,多位广州市民深夜收到诡异的快递短信,一通电话后,竟在“客服”指引下眼睁睁看着账户余额蒸发数千乃至数万元。
陈先生从未网购,却收到附带联系电话的快递短信。回拨后,“客服”声称他“误开直播功能将每月扣费”。情急之下,陈先生按其指示下载“志汇通7”APP,7000元存款瞬间消失无踪。李女士则被告知快递出问题,随后被诱导下载“信达软件”,手机随即遭远程操控,微信与银行卡遭翻查,2万元积蓄被席卷一空。
三步骗局,“共享屏幕”即失守
“三不准”原则:最后防线
面对升级骗术,警方疾呼守住铁律:
“不明链接不要点,陌生软件不要下,屏幕坚决不共享。”
同时,验证码、指纹、人脸信息绝不可泄露。
若不慎下载可疑软件致手机失控,务必立即断网、拔电话卡阻断操控,并报警冻结账户。
双十一物流洪峰将至,诈骗分子正借机浑水摸鱼。当一条“您的快递待处理”的短信在深夜亮起屏幕——这是消费的提示,还是骗局的开端?快递信息便捷了生活,亦被豺狼虎豹悄然附骨。当诈骗披上快递外衣,我们该如何守住钱袋子?
来源:许久未见的蓝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