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新模式 打造“新粮仓”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22 07:48 1

摘要:10月17日下午,初秋的阳光暖暖地洒在德清湘溪河上,汽车缓缓行驶在湘溪北岸的堤塘上,一望无际的稻田里,沉甸甸的稻穗随风摆动,一派丰收景象尽收眼底。

转自:湖州日报

记者 陆志松

本报讯 10月17日下午,初秋的阳光暖暖地洒在德清湘溪河上,汽车缓缓行驶在湘溪北岸的堤塘上,一望无际的稻田里,沉甸甸的稻穗随风摆动,一派丰收景象尽收眼底。

“这是伢村的千亩高产方,前几天村里组织农技人员与种粮大户进行了估产,亩产可达850公斤。”下渚湖街道朱家村村委会副主任孟树华说。

朱家村位于德清县城东南,东苕溪与湘溪傍村而过。前些年,随着石矿业的整治,村民弃船上岸,引进青虾养殖。依靠水质,养出的青虾个头饱满,成了杭州水产市场的畅销品。

“近年来,我们村实行‘退养还田’,全村1200多亩青虾塘,有900多亩实行了退养,全部种上粮食。”朱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志国介绍,为了进一步提高粮食亩产,增加村民收入,2023年,朱家村对全村粮田开展“千亩方”整治。

2年来,朱家村先后投入250万元,改造农田1030亩,维修改造渠道1000多米,新建一座机埠,可灌溉农田300多亩。同时,硬化田间道路1000多米,改善村民劳动环境。

在该村红里湾组,一座现代化粮仓拔地而起。据村干部介绍,这座粮仓占地1040平方米,高9米,可存放稻谷300多吨,这是全村水稻田的配套设施。在粮仓的旁边,相同规格的房屋是农机库,这里存放了水稻、麦子从播种到收割、烘干全过程的农业机械。

东苕溪与湘溪在朱家村形成了交汇之势。这里,不仅建有巍峨的湘溪大闸,在湘溪河边的撞船桥旁,去年又建了朱家村“美丽田园”提升工程的一个节点,松树桩、水车、牧童放牛等古朴的造型,体现了深厚的农耕文化。

“在确保粮食丰收的同时,去年引进了‘稻虾轮作’的增收模式,经过1年尝试,效果挺不错。”刘志国告诉记者,今年3月,该村种粮大户王方顺在70亩水田中放养小龙虾苗,5月开始捕虾,6月和7月种稻,目前水稻长势很好,估产每亩可收400多公斤稻谷。此前的卖虾净利润每亩达2500元。

“目前,我们正在探索‘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通过多样化的途径实现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刘志国说。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