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雁记(86)盐城曹旭:助力乡村振兴的“兴农人”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22 07:38 1

摘要:昔日雁飞高,如今凤还巢。阜宁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经过多年打拼,在外事业有成。但是家乡情结让他们毅然选择回乡发展,在阜宁这片热土上,继续书写精彩篇章。他们积极进取、敢闯敢干,用披荆斩棘的冲劲诠释着筚路蓝缕的创业精神,他们饮水思源、回报桑梓的感恩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为

昔日雁飞高,如今凤还巢。阜宁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经过多年打拼,在外事业有成。但是家乡情结让他们毅然选择回乡发展,在阜宁这片热土上,继续书写精彩篇章。他们积极进取、敢闯敢干,用披荆斩棘的冲劲诠释着筚路蓝缕的创业精神,他们饮水思源、回报桑梓的感恩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为宣传广大返乡创业者的创业故事和创业经验,阜宁融媒推出《归雁记》栏目,敬请关注。

曹旭:助力乡村振兴的“兴农人”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人口逐步减少,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面临着不小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农业大户“新农人”通过创新思维和科技助力,为现代农业农村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成长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兴农人”。

“从目前长势看,今年水稻平均亩产可达1200多斤,又是一个稳产丰产年。”10月9日,阜宁县久久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曹旭正在位于沟墩镇新岗村的田边察看水稻长势,计划着不久即将开启的收割事宜。

2013年之前,曹旭一直在浙江打工。“后来节日时返乡了解到,村里还在种地的老人岁数都比较大了,人工种田比较费力,而且我家当时也有十几亩田。本着对农业的深厚感情,就决定自己回来科学种地,一方面自己回乡接棒,能实现自我价值;另一方面也能减轻乡亲们的种植负担,提高他们的收入。”说起自己返乡的心路历程,曹旭颇为感慨。当年,曹旭就回乡尝试承包周边村民的100多亩农田种植粮食,获得大丰收。之后,他逐步加大资金投入到粮食种植上,并逐年向邻近2个村增扩种植面积。2016年曹旭购买了烘干设备并新建了3000多平的烘干中心厂房,2019年购买了第一台无人机施肥洒药,服务周边农户。2022年,他又投资把粮食种植面积扩大到了1300多亩。

选择回乡与土地为伴,不仅因为自己浓厚的乡土情怀,更因县里一系列惠农政策的支持让曹旭无后顾之忧。他回到家乡后,放开手脚大干一场,用科技的力量改变传统农业的面貌。十多年来,曹旭在粮食种植上,大胆研究新技术,引进新品种,积极探索小麦、水稻高效种植新模式,依靠科技种田,带动周边村民共同致富。他积极引进先进农业技术,先后购置了多台拖拉机、烘干机、无人机等先进农机具,利用机械化作业,实现精准农业、智能农业,通过科学的种植方法,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种植新模式。

“粮食有好收成,离不开我们的深耕细作。我们对整个播种区进行了分类管理,从除草、施肥到病虫害防治,都是科学化的管理,现代种植技术带来的收益是实打实看得见的。”看着田里的稻穗颗粒饱满,曹旭黝黑的脸庞露出了笑容。

崇尚自然、热爱土地,科学种田、做好农业是曹旭的追求和梦想。十多年来,他成天忙着在田间地头、粮食仓库和合作社往返穿梭。曹旭说,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在农业上大展身手,让更多人吃上高产优质的放心粮。

来源:射阳市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