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寇和伪军也借这机会虚报成绩, 向上级请功邀赏。这竟使日寇在南京的派遣军总司令畑俊六也信以为真,决定亲到苏州区来实地视察。
叶吉卿的妙计果然生效!
得了清乡苏州实验区送去的钱财,沪、宁两地的大小报纸都用显著地位刊登了“清乡大获胜利”的消息。
日寇和伪军也借这机会虚报成绩, 向上级请功邀赏。这竟使日寇在南京的派遣军总司令畑俊六也信以为真,决定亲到苏州区来实地视察。
李士群得到消息,受宠若惊,得意非凡,认为是极大的荣幸,连那些日本顾问也兴奋异常。
办事处的全体人员忙了几天几夜,编造出成绩表、工作报告和计划等一份份书面材料。秘书们还分别为李士群、唐生明准备好了口头报告的材料。
8月底, 畑俊六果然来了。他在苏州宫巷办事处接见了李士群,讲了几句赞许和勉励的话。李士群呈上去的书面材料, 他没有看一下就交给了侍从参谋。然后, 畑俊六在苏州的几处名胜匆匆看了一下,又到城郊附近兜了一圈,所谓视察就告结束了。
主子有兴致,奴才也来凑趣。这天,李士群接到汪精卫侍从室的电话:“汪主席将亲来苏州视察。”
这位大汉奸死后,人们从他的日记里发现了有关这次“视察”的记载,辑录如下:
1941年9月6日,星期六。下午1时30分飞苏州,向清乡委员会驻苏办事处职员训话及听取报告。宿狮子林。
9月7日,星期日。上午10时自狮子林出发,汽车视察大检局所及封锁线,至吴塔市,改乘汽艇,由周塘河至常熟;到公署听取报告,对民众训话。宿常熟。
9月8日,星期一。是日白露。9时出发,汽车至支塘镇,听取报告。下午1时乘汽艇由白茆河至白茆口,风大不能登海关,复归常熟宿。
汪精卫这寥寥数语, 自然不能说明当时李士群、唐生明是如何为他“效忠”的。
接到汪精卫要来的电话,李士群就召集办事处的所有成员开会。叶吉卿也亲自参加。
最先发话的是叶吉卿。
她板着脸:“最近苏州城里常常发现xin si jun的标语,证明城里有xin si jun在活动。如果汪先生来时出了差错,李主任当然逃不掉干系,我想各位也少不了要受处分。所以我说大家一定要保证万无一失。”
“我们立即在苏州城里进行大清查,把所有可疑的人都抓起来。”有人说。
“汪主席来的前一天,我们就全城戒严,任何人都不准进出。”另一个人出了这样的主意。
“我认为不能这样做。”唐生明独持异议。
“为什么?唐兄,你请说。”叶吉卿对唐生明是客气的。
“我们的报告里再三说苏州地区xin si jun已经绝迹,这次又来个‘清查’、‘戒严’,这岂不露了破绽。”
“唐处长说得对。”汪曼云附和他。
“不这样做,又怎能保险不出问题呢?”李士群说。
“当然完全没有防范措施是不行的。听说他坐飞机来,在他到达的那天早上起,我们就把机场通往城里的路封锁起来,不准百姓通行。然后三步一岗, 五步一哨,加强警戒。其余的地方还是让老百姓活动。”
唐生明的主张得到了在座者的赞同。
……
汪精卫是乘坐日本天皇送给他的“海鹈号”专机到苏州的。专机着陆,舱门打开。出乎在机场迎候的伪官伪将们的意料,他竟穿着大元帅戎装,佩着上将领章。为了表示他的政府和军队都是国民党的正宗,他特地在领章前端加了一枚青天白日的国民党小党徽。
接着下机的是他的一些随员。走在最前面的是最高军事顾问影佐祯昭少将,还有几个日本人。后面跟着的是宣传部部长林柏生和次长郭秀峰、外交部次长兼翻译周隆庠、航空署长陈昌祖、随从参谋黄自强等,还有大批新闻记者。
李士群、唐生明、汪曼云等走上前去迎接。其中还有女眷叶吉卿、徐来。叶吉卿打扮得特别漂亮,汪精卫握着她的手足有数分钟不放。
又是叶吉卿出了一个好主意——为了让汪精卫过一过“委员长”的官瘾,要唐生明安排一次军事大检阅。
汪精卫工听李士群说有这样一个新鲜玩艺, 顿时来了兴趣,在办事处略事休息后,他就要立即进行检阅。
受检部队是临时凑起来的,有伪第二军一部分,其余都是保安团队,七长八短、肥瘦不一, 一共有几千人。
检阅仪式开始。看着一个个士兵走过来,汪精卫得意忘形,准备还礼。他一向是穿惯便衣的,向人答礼,总是把帽子摘下来。这一回,站在台中央的“大元帅”,慌忙地把右手向上一抬,又准备去摘那顶镶着金边的军帽。这把在场的那些伪官、伪将,特别是检阅总指挥唐生明急出了一身冷汗。他怕汪精卫出个不大不小的洋相,万一引起受检伪军哄笑,这个场面可不好收拾。
唐生明目不转睛地看着汪精卫的那只手。还好,他的手触到硬梆梆的帽檐,又看到旁边的日军顾问都在行军礼,便意识到不能脱帽,很不自然地把手停了下来。唐生明悬着的心才落了地。
“委员长,请休息吧。”李士群看他检阅了一个多小时,已经累得够呛,立即不失时机地献起殷勤来。
“不!把全体官兵集合起来,我要和他们讲话。”汪精卫很少有这种兴高采烈的时候。
汪精卫又滔滔不绝地讲了一个多小时,无非是一些汉奸的陈词滥调。他几次把两手伸开,大着嗓子说:“大家不要忘记, 我们从事和平fan共建国,都是赤手空拳而来。我们以前是一无所有, 现在有了这种力量,这不是偶然的。这是由于大家有革命的精神和信心⋯⋯也是尊敬的友邦和友军给了我们很大支援的结果……”说到这里,他不时朝影佐飞着媚眼。
当汪精卫汗流满面结束讲话时,又准备摘下大军帽来还礼。站在一边的李士群赶快用目示意,总算他反应还算机灵,才避免了再次丢丑。
当晚汪精卫住在狮子林。他居然余兴未减,又要李士群、唐生明、汪曼云三人去向他作口头报告。他听着还象煞有介事地不时提出问题。弄得陪坐的几个随员个个哈欠连天,叫苦不迭。
第二天,汪精卫开始视察。他偏偏要选过去最不安静的地段, 从苏州循公路向北,直到长江边的常熟。
这可急坏了李士群。他一路默默叨念:上苍保佑,可不要出事。
唐生明陪着汪精卫坐同一辆汽车。他不时向汪精卫诉苦:“在这里受日本人的气,我想回上海去。”
“生明,你要知道,‘小不忍则乱大谋’。我们国家没有力量,事事不如别人,受点气算什么? 抗战前, 我们受英、美、日、法等等国家的气。今天只受一个国家的气……你不要以为蒋介石的日子好过,他也在受英、美的气⋯⋯我们把日本人拉下水来帮我们fan共,这实在合算得很哩!”
这一番妙论,使唐生明目瞪口呆。但他只好说:“委员长说得是。”
由于汉奸们早已做好准备,一路车到之处,强迫老百姓倾家而出,摇旗呐喊, 列队欢迎。尽管这些人衣鹑百结,面黄肌瘦, 喊声也是有气无力, 但汪精卫和日本顾问以及大小汉奸还是都笑逐颜开,乐不可支。
伪宣传部长林柏生走下车来,指挥摄影记者抢拍镜头。几天以后,敌伪报纸上便有了“万人空巷, 夹道欢迎,迎呼之声,响彻云霄”的空前盛况的报道。
汪精卫视察清乡的丑剧,足足演了三天。李士群、唐生明也提心吊胆了足足三天, 总算没有出什么差错。那些陪侍的人经过几天的奔波,都已疲劳不堪,而汪精卫却仍然兴致勃勃,回到苏州后又去逛了苏州的园林名胜。
最后一个节目是李士群设家宴款待汪精卫,这当然是李士群和叶吉卿的大面子。
夜幕低垂,华灯初上。汪精卫从狮子林临时官邸出发前来李公馆。途经十梓街, 缓缓行驶的汽车前,忽地一个男子飞跑而来。汽车嘎地一声刹住。那男子跪在车前,口称冤枉,要见车上的“汪主席”。
“生明,你去问问什么事?”汪精卫命令唐生明。他的车继续行驶。
唐生明下车从这人手里接过鸣冤状,一看,原来是状告昆山县长张鹃祥贪赃枉法的。实在是一场虚惊。
“先把他扣起来,待我慢慢来问。”
唐生明匆匆赶到李公馆。
宴会开始。李士群与叶吉卿分坐汪精卫两侧,挨下就是唐生明、徐来及周隆庠、林柏生、郭秀峰、陈昌祖等随行人员。
席上,女主人轮番劝酒,宾主尽欢。宴散后,汪精卫又在李士群的内厅里小坐。
“你干得不错。”汪精卫奖励了李士群。“希望你们继续努力,这是一切美好的开端,我们今后一切都寄托在上面。”
“是!我们一定照委座的训示去做。”男女主人同声说。
“好!你们有什么难处吗?”
叶吉卿心领神会,立即抢着说:“地方政权办事掣时,影响清乡工作。”
“谁?你们直说。”
“这……”李士群欲言又止。
汪精卫明白,旁边有人他不好说。他随即要随从人员暂退,只留下唐生明。
李士群这才说出伪苏省长高冠吾不与他合作,使他处处遇到麻烦, 又说清乡工作必须高度一元化,才能有高效率。
汪精卫回南京后不久,就考虑着免去高冠吾的伪省长职位,让李士群兼任伪江苏省主席并兼任保安司令。一年后,离苏州不远的横林发生了一场意外事件, 使得李士群稳得省长宝座。
摘自《76号魔窟的女主人》
来源:追寻历史了解历史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