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军捧杯,商户数钱,外省队预定!海口美兰渔村龙舟赛收官战燃爆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22 00:35 1

摘要:10月18日,海口美兰渔村龙舟赛季赛收官战打响。18支队伍在新埠岛星海湾水域劈波斩浪,数百名运动员挥桨如风,岸边人头攒动。这不是端午,也不是节庆,却比节日更沸腾。

10月18日,海口美兰渔村龙舟赛季赛收官战打响。18支队伍在新埠岛星海湾水域劈波斩浪,数百名运动员挥桨如风,岸边人头攒动。这不是端午,也不是节庆,却比节日更沸腾。

01

打破传统的创新尝试

传统龙舟赛,与端午绑定,一年一度,来去匆匆。而美兰渔村龙舟赛却打破了这一刻板印象。自8月2日开赛以来,通过“周赛+月赛+季赛”的阶梯式赛制,将一场短暂的民俗活动,延伸为贯穿整个夏秋的持续性热点。

三个月里,九场赛事连轴转,累计吸引了42支队伍、1134名选手参赛,总参赛人次更是达到1836次。参赛阵容也相当有看头,不光有美兰本土、海口市区以及陵水等地的本土强队,连广东的队伍都特意赶来参赛。

尤其是本次收官战的阵容,堪称“王炸级别”——主办方专门邀请了在全国赛事中屡获殊荣的东莞麻涌旅游龙舟队,这也是他们首次跨省来海南参赛。

有专业强队压阵,比赛的精彩程度直接拉满。东莞麻涌队果然不负“劲旅”之名,桨叶开合间尽显专业水准,最终稳稳拿下公开组冠军

万宁港龙队和陵水黎安队紧随其后,分别斩获亚军和季军,本土队伍的实力肉眼可见。

职工组的比拼同样激烈,美兰教育龙舟队凭借默契配合和稳定发挥主场夺冠新埠街道龙舟队、三江镇龙舟队分获二三名。

02

龙舟划开了水面,也划活了经济

龙舟桨划开江水的同时,也划开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思路。据了解,赛事期间,星海湾广场餐饮商户营业额普遍提升70%以上,新签约商户4家,新增租赁面积超1000平方米。更有多家品牌商家表达入驻意向,招商热潮持续升温。

这些数字背后,是“体育+文旅+商业”模式的成功实践。美兰区将龙舟赛与“美兰好品”市集、特色渔村宴等主题活动相结合,打造出“看比赛、逛市集、品美食”的一站式周末体验。

一人参赛,全家出动,周末有了去处,消费便水到渠成。

更关键的是,这片水域的价值被重新看见。据说,已有体育机构前来考察星海湾广场周边水域,计划依托这片开阔的水域资源,建设集训练、体验、休闲于一体的水上运动基地。

这意味着,龙舟赛带来的不仅是即时收益,更是长远发展的可能性。

03

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除了看得见的经济效益,这场持续三个月的龙舟赛,或许还为我们摸索出了一条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的新路子。

以往我们谈论传统文化传承,往往陷入两种困境:要么固守原样,与现代社会脱节;要么过度商业化,失去本来面目。

但此次美兰龙舟赛的实践,或许找到了一个平衡点——保持龙舟竞渡这一核心形式,在赛制和体验上做创新,让古老的传统文化自然融入现代人的生活,让其在现代社会找到新的生长空间。

赛事期间,水域两岸观者如织,从白发老人到学龄孩童,都能在这场活动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参与方式。这种全民参与的广度和深度,是传统节庆模式难以企及的。

说实话,海南的传统文化氛围一直以来并不算浓厚,很多习俗流于形式,热闹两天就没了下文。所以,我们更需要用新的方式把传统文化的内核留住,让年轻人愿意走近、愿意参与。

听说已有外省队伍表明将参与下届龙舟比赛,赛事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我突然有个想法,除了把比赛办好,我们是不是还能在内容传播上多做些文章?

现在短视频是主流,持续三个月的龙舟赛完全可以打造成一个系列内容栏目在各大短视频平台发布。

不是零散发几个视频,而是像追剧一样,有策划、有主线、有节奏地更新——比如以龙舟比赛为主线,穿插热门队伍的备战故事、训练日常;还可以开设“龙舟小课堂”,讲讲鼓点节奏怎么打、划桨技巧怎么练,甚至聊聊渔村的历史变迁……每周更新一些,让观众持续关注。

比赛期间看现场,间歇期看故事,热度就不会断,你们觉得呢?

来源:空穆郡下飞阳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