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文硬刚到底!面对内外夹击,她选择“敢去大陆,承认九二共识”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22 00:36 2

摘要:郑丽文上任还没满一周,岛内的政治风向就彻底变了。有人说她是“战斗女神”,也有人说她是“国民党最后的赌注”。但无论外界怎么议论,有一点毋庸置疑——她正在用行动告诉所有人:面对内外夹击,她不退半步。

郑丽文上任还没满一周,岛内的政治风向就彻底变了。
有人说她是“战斗女神”,也有人说她是“国民党最后的赌注”。
但无论外界怎么议论,有一点毋庸置疑——她正在用行动告诉所有人:面对内外夹击,她不退半步。

郑丽文的胜选,是一场让所有人意外的“翻盘”。
但当选之后,她面对的第一堵墙,不是绿营,而是自己阵营内部。

赵少康,这位自称“蓝营元老”的人物,从一开始就对郑丽文颇有微词。
在她还没正式上任时,赵少康就公开暗示,这次党主席选举“可能受到了大陆因素的影响”,没有任何证据,却反复炒作,意图削弱郑丽文的合法性。
更讽刺的是,郑丽文当选后,他发了一篇长文,却一句祝贺都没有,只留下满篇的“忠告”和冷嘲热讽。

而党内一些地方议员也随声附和。台南的蔡育辉就放话称,“如果郑丽文坚持亲中路线,蓝营迟早分裂”。
他们所害怕的,不是郑丽文亲谁或反谁,而是她不愿再玩那种“两头讨好”的政治老套路。
在郑丽文看来,国民党不能再做模糊的“中间派”,因为那样只会让自己永远失去灵魂。

郑丽文的立场很明确:统一是历史的方向,“九二共识”是底线。
这句话,让赵少康那批“既想讨好选票又不敢表态”的老派政治人坐立难安。
因为她说出了他们不敢说的真话,也打破了岛内长期以来那种“模糊、犹豫、反复横跳”的政治逻辑。

如果说党内的冷箭还可以忍,那来自外部的威胁就更直接了。

郑丽文上任的第三天,绿营控制的媒体开始密集发声,质疑她“过于亲中”,甚至暗示她“可能触法”。
有广播节目更是点名称,赖清德阵营“可能会用法律手段让她收敛”,并提及“防止蓝营人物赴陆”的旧例。
这话,不是空穴来风。
早在九三阅兵时,大陆曾邀请岛内多位知名人士赴京参加活动,结果台当局迅速出手,用行政命令限制他们出境。那次事件,让不少人心有余悸。

如今,郑丽文公开表示愿意访问大陆,强调“怕就不要出来混”,无疑是在挑战赖清德的底线。
她没有回避任何问题,而是当着媒体的面,明确表态:
她承认“九二共识”,认为两岸同属中华民族,反对任何“台独”挑衅。
这番话一出,全场哗然——但更多的人,在屏幕前点了个赞。

在这个动辄被“贴标签”的时代,一个政治人物能公开讲出这番话,本身就需要极大的勇气。
郑丽文知道,绿营的舆论机器一定会全力出击,但她也明白,退让换不来理解,只会被吃得更彻底。
所以,她选择“硬碰硬”。

有人说,郑丽文的“强硬”,不是情绪,而是有底气。
这种底气,来自于近几年大陆的发展速度,以及岛内民心的微妙变化。

过去几年,美国不断挑动台海局势,但现实是,大陆的综合实力并没有被削弱,反而更加强大。
即便在贸易战最激烈的时期,中国依然保持了5%以上的经济增长率,外贸逆势上扬。
而在军事层面,解放军多次围台演习,形成“常态化震慑”,用事实告诉世界:统一的主动权始终在大陆手里。
美国的军舰可以远远地“表演”,却不敢真正介入。

这种力量的对比,让岛内不少人开始冷静下来。
他们看清楚了现实:靠外力不可能维持安全,反而会被推向危险的边缘。
越来越多的中间选民开始认同郑丽文的说法——两岸问题,必须由中国人自己解决。

从最新的民调数据来看,赞成维持现状并希望未来走向统一的人数,比去年增加了近10个百分点。
这说明,民心正在变化,民意正在回归理性。
而郑丽文,正是抓住了这种趋势,敢于讲出那句沉寂多年的真话:“我们都是中国人。”

郑丽文现在面对的,是内有赵少康等人的掣肘,外有赖清德阵营的施压,看似四面楚歌。
但她偏偏选择迎难而上,不退不让。
这种不屈的姿态,恰恰让越来越多岛内民众看到了久违的清醒与勇气。

也许她的路不会平坦,也许会有更多的风浪。
但历史往往就是这样被少数“敢说真话的人”推动的。

当她说出“当然要去大陆交流”这句话时,她不只是为自己发声,更是在提醒所有人——
台岛的未来,不该被政治操弄,更不该被外部势力左右。
两岸的命运,只能由中国人自己决定。

这一次,郑丽文没有选择妥协,而是选择了硬碰硬。
而这,正是她被称为“战斗女神”的真正理由。

来源:历史有料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