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上周三下午四点去,前面一排穿校服的小孩,手机扫码只付两块,婆婆照样把饼塞得鼓鼓。
地铁口那口热乎的蛋烘糕,涨价到七块了,可队伍还是拐了三个弯。
我上周三下午四点去,前面一排穿校服的小孩,手机扫码只付两块,婆婆照样把饼塞得鼓鼓。
她儿子在旁边小声说:妈,今天已经一百八十个,歇会儿。
婆婆摇头,手上铜锅没停,笑得跟第一次出摊一样。
有人把镜头怼到她脸上,问她知不知道抖音八千万播放。
她回:播放能当鸡蛋用?
说完把刚出锅的糕递给路边扫地的环卫,没收钱。
那红纸告示还贴在泡沫箱上:学生半价,困难免费。
字是孙子孙女用毛笔写的,边边已经卷起来,像被风吹皱的良心。
隔壁建设路那个冒牌货也挂着“微笑婆婆”纸壳,卖八块,评分掉到3.2。我吃过一次,饼心发酸,酱是批发塑料包。
真婆婆的糕冷了三分钟还是松的,土鸡蛋气孔看得见,红豆沙自己熬了仨小时,锅铲敲在锅边当当响,像给城市敲更。
成大学生搞了个预约小程序,把人流切成小段,婆婆每周日能完整休一天。
之前有三家工厂想让她签名字,把面糊做成速冻,包装印“网红同款”,她儿子一句“我妈的手艺不装袋”直接送客。
有人说傻,有钱不赚。
他回:我妈八十六,钱够用,她想听的是锅沿响,不是收款码滴滴。
我排了四十分钟,买到最后一个。
婆婆递给我时小声说:明天早点来,后天放假,我要带重孙去动物园。
我点头,突然明白,这座城再网红,也还有人不把热闹当生意,把笑容当找零。
蛋烘糕烫手,我一口咬下去,甜得有点想哭:原来良心没涨价,只是被更多人看见了。
来源:彩云间梦幻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