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江:深耕职教人才沃土 赋能县域产业发展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21 23:37 1

摘要:日前,在昌江黎族自治县职业教育中心,一场特殊的表彰大会正在举行。身披绶带的教师们在掌声中接过鲜花,其中不乏在全省教学能力大赛中斩获金奖的骨干,更有在世界职业技能比赛中夺得铜牌的精英。望着这一幕,校长谭琼云感慨万千:“过去在全省比赛中拿个二等奖都很难,但现在我们

日前,在昌江黎族自治县职业教育中心,一场特殊的表彰大会正在举行。身披绶带的教师们在掌声中接过鲜花,其中不乏在全省教学能力大赛中斩获金奖的骨干,更有在世界职业技能比赛中夺得铜牌的精英。望着这一幕,校长谭琼云感慨万千:“过去在全省比赛中拿个二等奖都很难,但现在我们一年一个突破,一年一个台阶,从省赛金奖到世赛铜牌,学校迎来了很大的变化。”

昌江职业教育中心表彰大会。记者 鲁启兰 摄

这份来之不易的硕果,背后藏着一段艰难的转型历程。作为 昌江黎族自治县 唯一的综合性中等职业教育基地,这所学校曾深陷办学困境。“那时候,不是我们不去招,是学生和家长都不愿意来。”一位在学校工作多年的老教师回忆道。十几年前,昌江教育资源整体薄弱,黎乡不少孩子因家庭经济原因,初中毕业后就不得不中断学业,提前进入社会打工,加之学校自身专业设置单一、师资力量短缺,“招生难”如同阴云笼罩,最艰难时,全校在校生仅剩60余人。

转机的种子,随着国家持续推进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而渐渐萌芽。 昌江黎族自治县 将职业教育振兴视为服务地方产业、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抓手。近年来,通过实施“六免一补”精准助学、开展乡镇招生动员,以及创新开设“职业初中班”对接“护苗”专项行动等举措,建立覆盖招生、培养、就业全过程的帮扶机制,让更多贫困家庭的孩子获得了继续教育、掌握技能的机会。

“南海工匠”黎亨地在指导学生车身修复(钣金)技术。昌江融媒体中心供图

此外, 昌江黎族自治县职业教育中心 还探索“特聘教师”等柔性引才机制,为引进“全国技术能手”“全国工艺美术大师”“南海工匠”等高技能大师和传承创新工匠开辟绿色通道;专业设置围绕海南四大主导产业和昌江特色产业需求,新增焊接、新能源汽修、新能源装备、直播电商服务等专业;深化产教融合,与企业共建“校中厂”“厂中校”,将课堂搬进车间,让大师走进校园,真正实现了“依托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

多措并举下,学校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升。2024年,焊接专业学生刘彬乐、符明聪在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荣获铜奖,实现了海南在该赛事上的历史性突破;汽修专业学生相继在省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并在世界级赛事中崭露头角;在海南自由贸易港职业技能大赛中,学生们更是摘金夺铜,屡创佳绩;玉石雕刻专业更是被誉为“全省标杆”,成为学校的金字招牌。这些耀眼的成绩,标志着昌江职教已从曾经的“跟跑者”,成长为在多个特色专业领域的“领跑者”。

职教中心校园环境。记者 鲁启兰 摄

如今, 昌江黎族自治县职业教育中心 已然焕发新生。2025年学校秋季招生突破800人,2100余名学子在校园里潜心钻研技能。实训车间里机器轰鸣,学生们专注操作的身影随处可见,处处彰显着这所学校的活力与希望。“我们现在推行‘1+X’证书制度,学生毕业时既能拿到学历证书,还能获得多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2024年学生取证率达88.23%,位于全省中职学校前列。”谭琼云介绍。据了解,2024年,昌江职教中心毕业生专业对口就业率高达92%,超过六成选择留在海南就业。

谭琼云表示,下一步,学校将推动教学实训综合楼和男女生宿舍楼项目尽快落地,为学生创造更优学习生活环境,同时积极探索成立产教融合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为学校师生研发的“昌江玉”玉石、“苏砚”砚台等文创产品打通市场渠道,实现教学、研发、销售一体化运营。“我们还将争取进一步优化人才引进机制,让更多名师名匠愿意来、留得下、干得好。”

当前,海南正大力推进教育强省建设。昌江以“双优”建设为目标,加快优化专业布局、深化校企合作、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升县域职业教育的内涵和质量,积极推动地方特色产业与职业教育的协同发展。

从昔日的“薄弱窘迫”到今日的“硕果累累”,这所县域职校的蜕变,不仅为万千学子铺就了技能成才的康庄大道,更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注入了坚实的技能人才力量。

来源:自贸港人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