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苗子长到10到15厘米高、长出5到6片叶子时就可以剪了。别生拉硬拽,用剪刀从离土面大约2厘米的地方剪下,这样底下还能留下2到3个节,过几天又会长新枝。一盆一般能收2到3次,剪完别放着不管,马上浇一次透水,等一周再追一次淡肥,按之前的照顾办法再养两周,就能继续收
大概20天左右,你就能在阳台上收割到鲜嫩的豌豆尖,能炒能煮,吃着放心。
苗子长到10到15厘米高、长出5到6片叶子时就可以剪了。别生拉硬拽,用剪刀从离土面大约2厘米的地方剪下,这样底下还能留下2到3个节,过几天又会长新枝。一盆一般能收2到3次,剪完别放着不管,马上浇一次透水,等一周再追一次淡肥,按之前的照顾办法再养两周,就能继续收割。说白了,收了还得喂它一口饭,植物也不是铁人。
好苗的关键在生长期的日常护理。水别浇得贼勤也别见干就不管。看土面变白就是时候了,浇水沿着盆沿慢慢下手,尽量别直接把叶子淋湿。目标是土壤保持微湿但不积水、不过泥巴糊脚。肥料不需要五花八门,播后大概两周开始第一次追肥就行。比较稳妥的是稀释的豆饼水,没这个也用稀薄的复合肥替代,每两周补一次,做两到三次足够,临近采收那阵别再猛施肥,影响口感也容易徒长。光照上,每天保证四小时以上的太阳最好,阳台、窗台都行。温度方面,15到25摄氏度最舒服;低于5度得搬进屋,超过30度要遮阴并经常往叶面喷水降温,这不是小题大做,豌豆怕冷也怕闷。
刚出土那段时间给它散光就够,别暴晒。外面还冷的话,播种后可以在盆口盖层保鲜膜,扎几个小孔通通气,这样既保温又不闷坏。等天气暖和了就别盖了,通风比闷热更重要。如果想快点催芽,也行:先把泡过水的种子铺在湿纸巾上,盖一层湿纸巾,放到15到20度的位置,每天喷点水,2到3天小白根就出来;不急的话直接泡完就下土,成功率也挺高。
播种那会儿别把土装满,留出2到3厘米的空档,装好土后把表面压平,先浇透一次水等底下排净再撒种。种子撒得别太密,每颗间隔1到2厘米,太挤后面抢营养、透气差。撒完再盖上约1厘米的细土,盖太薄会露种子,盖太厚又难冒芽。温度低时用保鲜膜保温,暖和就放散光处就行。
选种别糊弄:拿手掂掂,硬实、没虫眼、没霉点、颜色正常的种子才放心。超市里买的干豌豆只要不过期也能种。播前把种子泡在常温水里12小时,让它吸饱水膨胀就行,别泡过头,泡烂了就废了。要催芽的就泡完又放湿纸巾里保温;不催也可以直接下土。
容器和土壤不用太讲究,但排水必须有。塑料盆、陶盆都行,关键是底部有孔。土推荐园土和腐叶土各半,没腐叶土就用园土混点腐熟的羊粪或鸡粪,别用纯园土,容易板结不透气,根系受不了。盆不用太深,豌豆浅根,浅盆反而长得快。
什么时候种好,得看你在哪儿。南方冬天温和,9月开始一直能种到次年2月;北方避开零下,春天3到4月或秋天8到9月稳妥。温度太低种子难发芽,太高则容易徒长或者闷坏,时间点踩对了事半功倍。
碰到问题别慌。种子不发芽,多数情况是种子陈旧、温度不够或盖土太厚。超过一周没反应,先摸摸土是不是干了,干了就浇点水;土湿却没动静,那很可能种子本身出问题,换新鲜的重播,同时把盖土厚度和温度调整到位。叶子发黄通常是水肥问题:土湿乎乎而叶黄,多半是浇水太多,把盆搬到通风处让土快点干;土干而叶黄就是缺肥,追一次稀薄的肥料几天后叶色会好转。别以为每次叶黄都要换土,先排查这两样比较靠谱。
说点细节,帮你少走弯路:剪豌豆尖时,留的2到3个节越完整越好,别把芽眼碰坏;剪完浇透水可以减少伤口干裂的风险。浇水千万别用冰冷的水,温差太大植物也吃不消。施肥别急着追浓肥,薄一点、频率合适比一次猛投强多了。夏天高温期遮阴要及时,一盆上温度一高,生长就慌,徒长叶片薄,营养低,吃着也没劲。
如果你想把这一过程当成一个小项目来玩儿,建议做个简单记录表:播种日、发芽日、第一次追肥日、第一次剪采日、收获次数,这样养出来的豌豆尖就像做菜的调味品,越有章法越容易把控。有人嫌麻烦,不做记录也行,但哪一步出现问题,你就没法回溯。
总的来说,从选种、泡种、播种到管理、收割,每一步都不复杂,讲究的是细心和耐心。新手种一盆试试,很快就能摸清门道。过几天,绿色会铺满盆面,吃上一把自家阳台的豌豆尖,那感觉说不上来,就是踏实。
来源:智勇双全冰淇淋bnJk4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