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她把话说死了:儿子以后读书吃穿用度全由我们承担,哪怕一双袜子也由妈妈付,不再向对方要一分钱
她把话说死了:儿子以后读书吃穿用度全由我们承担,哪怕一双袜子也由妈妈付,不再向对方要一分钱
这不是冲动话,是一个母亲把十八年风霜都咽进肚子的决定
认亲宴就要在东莞寮步镇办起来了,桌子一摆,亲友一到,她想让所有人看见她和儿子的团圆,也看见她守住的那点体面与尊严
2007年11月12日,九个月大的叶锐聪在寮步镇上底村家门口,被一辆面包车上的人抢走
那天之后,邓惠东像被抽走了骨头,但她还是一步一步撑了起来
她印了五万份寻人启事,贴墙面、塞报亭、寄到不同城市的警务室,语气一遍比一遍更朴实,也更坚定
她说过无数次:我儿子只是走失了,他会回来
有网友翻出一张老照片,她站在第一排,粉色衣服,头上压着一顶黄草帽,脸上是年轻的倔强
旁边是孙海洋,还有郑楚泽的父亲,一群人从青丝找到白发,谁也不舍得放手
那时的她笑不出来,但脚下的路不停
最难的一夜,她在一个城市找孩子,天忽然压下来,暴雨像倒水
她缩进一个地下室旅馆,半夜背上凉凉的,伸手一摸竟是水,店里已经涨了
她说那次差点没了命,是旅馆老板把她拉出来,她才又见到第二天的光
这么多年,她陆续看了很多心理医生,有时候坐在诊室外面,会默默揉着手心,像在确认自己还可以继续
她也有窘迫的时候
衣服带少了,东莞闷热,去了的城市又冷,她在车站卫生间门口挨了一夜,靠墙取暖,眼睛盯着旅客的鞋子一双双过去
我一直想象那股潮湿味,混着消毒水和人群的汗味,足够逼出一个人到底能扛到什么程度
她一直把儿子当家里一份子
村里每年分红都有他的份,奶奶包红包都给他留着,她说孩子只是暂时不在,迟早要领回自己的东西
这句话听起来简单,却是她最倚重的一根梁
很多人问她怎么撑的住,她只说,不信就没有下一步
2025年10月12日清早,警方来电,说孩子有了消息
她先是愣住,接着手一直在抖
第二天警方确认找到叶锐聪,他现在身高一米八三,正在上大学
那一刻,她忍了十八年的泪没有再忍
认亲时,儿子眼泪一直掉,但没放声,她却嚎啕大哭
她没有问儿子在那边过得怎么样,她说不想给孩子增加负担
我听到这话心里一颤,这不是不在乎,是在替孩子把尴尬和难处先挡住
这两天,她在直播里再次把态度讲清楚
“我理解你的感情,但以后你读大学的费用都由我和你爸来承担,哪怕你买双袜子的钱都由妈妈付,不要再找对方要钱”
这话不只是钱,是划清界限,是给孩子一个明确的安全感
很多人可能不理解,觉得太绝
可在她的世界里,钱是最直白的关系纽带,一旦还来还去,情感就容易摇晃
10月19日,在寮步镇认亲宴正式摆席
有人说这是答谢宴,也有人说是团圆宴
其实叫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她想当面把谢意说给每一个帮过她的人,尤其是那些不认识她却在路上递过一张启事的陌生人
她在现场说:“我儿子真的找到了,千言万语都是感谢感恩”
这句她可能已经在心里练了千万遍
很多细节还不清楚
警方如何找到叶锐聪、当年是谁抢走、卖到哪里、所谓养父母是谁,暂未公开
我理解大家的好奇,但也愿意给当事人和警方一点时间
打拐是漫长、复杂的系统工作,过程不一定适合立刻放到公众面前逐条展开
在我看来,把孩子安稳接回家,先让他站到自己的生活里,是第一位的事
这件事也让人再次想起另一家人的故事
电影《亲爱的》人物原型孙海洋曾说:“2007年距孙卓失踪相隔时间最近的一名孩子,是东莞的叶锐聪,在公安近18年的努力工作后,今天终于宣布成功告破,孩子健康平安长大,正上大学”
他的话像一盏灯,照见那么多家庭的等待并非毫无回音
我常常在这样的新闻里听见法律的声音
根据法律,拐卖妇女、儿童是严重犯罪,收买同样违法
这句条文我们都懂,可每当看到一个母亲从雨里走到晴里,才会真正意识到规则存在的意义,除了惩恶,更要尽可能让善被看见,让失散的人有回家的路
每一次成功寻回,都会增强社会对打击拐卖的信心,这不是一句口号,是活生生的例子
如果要说我对这位母亲的最深感受,就是她的那种“只向前、不回头”的劲儿
她没去追问另一边的生活细枝末节
选择从此把孩子捧在手心里,慢慢把缺的那段亲情补回来
这条路不一定轻松,孩子要适应原生家庭,父母也要学会在爱与边界之间拿捏
但只要有人愿意先迈出步子,家就能一点点成形
我期待看到更多细节被分享,也期待看到他在家里渐渐自在起来,像一个普通大学生那样为一门课发愁,为一场球赛兴奋,回家时顺手把鞋摆好
有人说“甜进蜜罐”的日子不现实,我倒觉得
只要每天都比前一天少一点不安,多一点笃定,那就是甜
最后,我想留一段话给这位母亲
你用十八年把一件不可能的事变成可能,这就是你给世界最好的答案
也留一句给叶锐聪
你很高,你也很年轻,你有权利在爱里重新长大
愿这家人从此不再被浪头推搡
来源:波妞说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