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成立两年多的方程豹,用数据证明了其在新能源硬派越野赛道的实力,品牌累计销量即将突破20万台,豹5也将迎来第10万台销量里程碑。在初步完成市场验证后,品牌选择以解决用户核心痛点为方向推出迭代车型,豹5长续航版与豹8大五座版同步上市。
成立两年多的方程豹,用数据证明了其在新能源硬派越野赛道的实力,品牌累计销量即将突破20万台,豹5也将迎来第10万台销量里程碑。在初步完成市场验证后,品牌选择以解决用户核心痛点为方向推出迭代车型,豹5长续航版与豹8大五座版同步上市。
此次两款新车并非孤立升级,而是共享两大核心技术迭代,分别对应硬派越野的“越野能力”与“智能体验”。
从“勇”的维度看,DMO平台升级至DMO+,核心改进在于扩大了全速域路面感知控制技术的覆盖范围。此前该功能仅在“暴力模式”下的低速场景生效,如今已延伸至雪地、沙地、泥地等五大地形模式,意味着车辆在爬坡、脱困等不同工况下,轮端动力响应更精准,对非专业越野用户而言,复杂路况的操控门槛有所降低。
在“智”的层面,双车全面搭载华为ADS 4.0。相比3.0版本,新系统新增WEWA架构、行泊一体2.0,以及全维防碰撞系统CAS 4.0。搭载该系统的车型尾部新增蓝色辅助驾驶指示灯,既提升了辨识度,也让智驾状态更直观。
这些升级并非“炫技”,而是针对硬派越野用户的实际需求,既要应对复杂路况的硬核能力,又需要日常通勤时的智能便捷。
作为品牌主力车型,豹5此次推出长续航版,直接瞄准了此前用户反馈的纯电续航不足痛点。其CLTC纯电续航从125公里提升至210公里,综合续航达1310公里,实现这一突破的核心是“开源”与“节流”双管齐下。
“开源”依赖CTC 2.0技术,通过加宽车架大梁间距、提升电池包托盘空间利用率,装入更多刀片电池。同时电池包能量密度提升24%,使电池容量增长50%,达到47.8kWh。“节流”则针对空气动力学优化,扩展底盘护板、新增后轮整流板,最终实现风阻降低4%。
续航提升的同时,车辆还获得了额外升级,比如电池包与车架连接点增加,让整车扭转刚度提升44%;车架采用内高压一体成型零焊缝大梁,高速碰撞抗变形能力与非铺装路面抗颠簸力均提升39%,侧向响应时间缩短35%,操控稳定性与安全性同步增强。
配置上,豹5长续航版也在舒适性上做了加法,云辇-P智能液压车身控制系统从顶配下放至天神版,降低了高端悬架的准入门槛;前排座椅升级为10层结构舒适大沙发,新增一键前排大床模式,第二排靠背支持10°电动无级调节,缓解长途乘坐疲劳。
智能配置上,首发比亚迪智能空调2.0,可学习用户偏好、提前干预车窗起雾,新增智能防晕车功能,后排空调控制也从物理按键升级为屏幕操控。此外,新增的帝瓦雷联名便携音响、暖风白外观与沙丘棕内饰,也提升了个性化与实用性。
不过,该车26.98万-32.98万元的售价,相比智驾版(起售价23.98万元)上涨3万元,对应续航、车身刚性、DMO+平台等基础配置升级,但市场是否认可这一价值,仍需时间检验。
如果说豹5长续航版是补短板,那豹8大五座版则是切入细分市场,放弃第三排座椅,瞄准对大空间有极致需求、但无7座刚需的用户。
取消第三排后,第二排腿部空间增加100毫米,纵向乘坐空间达970毫米,乘客可以更舒展;后备箱常规储物空间达955升,后排放倒后纵深接近1.9米,无论是长途穿越的装备装载,还是家庭户外出行的行李需求,都能更好满足。
这种取舍很明确,不追求全场景覆盖,而是聚焦特定人群的核心需求,避免7座车型第三排鸡肋,第二排局促的尴尬。
为匹配空间定位,豹8大五座版在豪华配置上做了针对性优化。比如副驾与后排均配备四向可调大腿托,提升乘坐支撑性;车载冰箱升级为双开门设计,方便前后排乘客使用,且支持冷暖调节与电动开合,兼顾实用性与仪式感。
外观内饰上,新车新增湖光绿外观与雪影灰内饰,搭配20英寸和21英寸新造型轮毂,进一步强化高端感,37.98万-39.98万元的售价,也与其“稀缺旗舰”的定位相符。
方程豹此次双车上市,不再是堆配置,而是针对用户痛点进行精准改进,同时通过DMO+与ADS 4.0的同步升级,巩固“越野+智能”的核心优势。
对消费者而言,此次双车上市提供了更细分的选择,注重续航与综合实用性,可以关注豹5长续航版;追求大空间与豪华体验,且无7座需求,豹8大五座版值得考虑。
来源:用户86823207572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