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10月21日13时,日本临时国会众议院的投票结果尘埃落定,自民党总裁高市早苗以绝对优势胜出,正式就任日本第104任首相,成为该国历史上首位女性首相。这位被贴上“极右翼政客”标签的政治家上台,不仅改写了日本政坛的性别纪录,更因其过往“台湾有事日本必入”
2025年10月21日13时,日本临时国会众议院的投票结果尘埃落定,自民党总裁高市早苗以绝对优势胜出,正式就任日本第104任首相,成为该国历史上首位女性首相。这位被贴上“极右翼政客”标签的政治家上台,不仅改写了日本政坛的性别纪录,更因其过往“台湾有事日本必入”的激进言论,让亚太安全格局再度成为全球焦点。
1961年出生于奈良县的高市早苗,其政治生涯的起点可追溯至1989年从松下政经塾结业——这个由松下幸之助创办的机构,走出了包括前首相野田佳彦在内的多位政要 。1993年,她以无党派身份首次当选众议院议员,正式踏入政坛,此后八次连任,创下了日本政坛罕见的连任纪录。
在自民党内部,高市早苗一路获得森喜朗、小泉纯一郎、安倍晋三的赏识,从经济产业副大臣逐步攀升至总务大臣,成为首位担任该职务的女性,且创下历代最长任职纪录 。2022年起,她执掌经济安全保障担当大臣一职,主导半导体产业保障、技术流出管控等核心事务,成为日本对华技术政策的关键操盘手。
2025年9月19日,高市早苗宣布参选自民党总裁,经过党内角逐最终胜出,时隔四年后弥补了2021年参选失利的遗憾。从富士电视台主播到大学教授,再到日本首位女首相,她的履历看似多元,实则始终贯穿着保守主义的政治底色。
高市早苗的上台之所以引发高度警惕,核心源于其多年来在涉台、历史、安保等问题上的激进立场,其中“台湾有事日本必入”的叫嚣更是触碰红线。
在涉台问题上,她并非偶然发声,而是长期将台湾问题纳入日本“安全议程”。作为安倍晋三阵营核心成员,她多次炒作“中国威胁论”,将中国军事发展定义为“国防风险”,并宣称台湾的“安全稳定”与日本“直接相关” 。这种言论直接违背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精神,对此国台办已明确回应,强调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日方应信守政治承诺,慎之又慎处理相关问题。更值得警惕的是,台湾地区的赖清德已公开祝贺其当选,称其为“台湾坚定的友人”,暴露出“倚外谋独”与外部势力勾连的危险动向。
在历史认知问题上,高市早苗的立场同样刺痛亚洲邻国。她公然否认南京大屠杀和强征“慰安妇”的历史事实,将日本近代对外侵略称为“自卫战争”,甚至在2021年8月15日与安倍晋三一同参拜靖国神社 。这种对历史罪责的漠视,无疑为地区和平埋下隐患。
在安保政策上,她的主张正在加速日本“军事正常化”。作为修宪强硬派,她力主删除宪法第九条第2款,将自卫队更名“国防军”,并呼吁大幅增加国防开支,推动立法允许“攻击敌方基地” 。2023年日本国防预算已增至GDP的2%,而高市早苗明确表示“还需进一步提升”,其政策导向可能加剧地区军备竞赛。
高市早苗的执政理念,注定让中日关系进入复杂阶段。在经济领域,她是对华“技术脱钩”的坚定推动者,曾主导将中国企业5G设备排除在日本市场之外,并推动出台《经济安全保障推进法》,限制中日高科技合作 。这一政策与中日经济的高度互补性形成尖锐矛盾——2024年中日贸易额仍达3500亿美元,日本汽车、电子产业对中国市场依存度居高不下,强行“脱钩”恐将引发“双输”。
在地区安全层面,她的上台可能加速日美军事捆绑。作为经济安全保障担当大臣时,她就深度参与美国主导的“芯片四方联盟”,推动建立技术封锁体系。未来,日本可能在台海、南海等问题上更积极配合美国战略,进一步搅动地区局势。
但现实也存在制约因素。日本经济当前面临复苏乏力困境,2025年二季度GDP同比增长仅0.3%,稳定对华贸易是其经济复苏的重要支撑。同时,亚太各国普遍珍视和平发展环境,高市早苗的激进政策能否完全落地,仍需看国内及地区舆论的平衡。
高市早苗成为日本首位女首相,本可成为打破性别壁垒的象征,但她的右翼立场却让这份“突破”蒙上阴影。从“台湾有事必入”的言论到否认侵略历史的态度,从推动修宪扩军到主导技术脱钩,每一项政策都在考验地区和平的韧性。
历史早已证明,漠视历史、挑动分裂、加剧对抗的行为终将付出代价。中日作为一衣带水的邻国,和则两利、斗则俱伤。如今,高市早苗的执政大幕已经拉开,其后续政策能否摆脱极端立场,回到对话合作的正轨,不仅关乎中日关系走向,更影响着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而对于“倚外谋独”势力,国台办的正告已然明确:任何勾连外部势力的企图,注定只会失败。
来源:海哥聊天下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