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前总觉得无人机操作难,直到参加竞赛,跟着师傅练、和同事比,现在复杂地形的巡检任务也能轻松应对。”10月15日,正在进行无人机作业的贵州电网公司贵阳供电局配电智能作业中心职工段细波说道。
“以前总觉得无人机操作难,直到参加竞赛,跟着师傅练、和同事比,现在复杂地形的巡检任务也能轻松应对。”10月15日,正在进行无人机作业的贵州电网公司贵阳供电局配电智能作业中心职工段细波说道。
如今,段细波和他的巡检团队被同事誉为精准的“空中CT”。“电力尖兵”娴熟的操作背后,得益于贵州省电力工会构建的“班组大众赛+车间擂台赛+单位精英赛”三级联动竞赛创新体系的淬炼。
近年来,贵州省电力工会以全员岗位练兵比武竞赛和职工创新活动为重要抓手,在提升职工素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同时,打造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新型劳动者大军,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电力保障。
“精神食粮”激发建功动力
近年来,贵州省电力工会将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人才培育全过程,通过强化理论武装、丰富活动载体、聚焦岗位建功、加强人文关怀等举措,让“精神食粮”进班组、到车间。基层工会纷纷开展“工人讲习所”活动,邀请劳模工匠讲述新时代电力人的使命担当,将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职工立足岗位建功的行动自觉。
贵州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贵州省电力工会利用这一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红色主题活动,坚定广大职工“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的价值理念。黔西电厂开展红色“剧本杀”等沉浸式体验活动,让青年职工在角色扮演中重温历史,激发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
此外,贵州省电力工会还注重通过职代会、职工代表巡视等渠道倾听职工心声,成立“心理辅导小组”,为职工纾困解难,将思想政治工作转化为凝聚人心、激发动力的“黏合剂”。贵州金元电力的“工会主席接待日”“码上办”机制让职工建议直通率达到100%,13名劳模工匠进入群团组织任职。
“三级联动”搭建创新舞台
变电设备检修竞赛,选手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故障诊断、方案制定与维修操作,模拟真实工作场景的考核模式;电力营销服务竞赛推动职工将竞赛标准转化为日常工作准则,有效提升服务质量……“班组大众赛+车间擂台赛+单位精英赛”三级联动竞赛创新体系,将竞赛与难点痛点工作、职工创新工作深度融合,通过竞赛营造“比、学、赶、帮、超”氛围,截至目前,已带动近万名职工主动提升技能。
“每个层级的比赛都有侧重点,比如基层的比赛侧重解决实际难题,而精英赛则拿出一些在国内相关领域都能成为重点课题的内容开展攻关比拼。”贵州省电力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在贵州省电力工会的推动下,通过竞赛而伴生的职工创新活动逐渐成为全省电力系统企业培育创新型人才的“孵化器”。目前,贵州电网公司已搭建200余个职工创新工作室,7000余名职工参与创新,研发的成果大多在相关竞赛中斩获奖项。近3年来,该公司转化职工创新成果200余项,创效超2亿元,形成“创新—应用—再创新”的良性循环。
展示活动提升创新能力
今年10月17日,贵阳供电局青年工程师李心怡当选国际大电网会议“下一代网络”委员会委员,实现贵州电力系统企业在该组织中“零”的突破。
李心怡能在众多参选者中脱颖而出绝非偶然。在贵阳供电局工作期间,她深耕智能配电网建设等前沿领域,主导研发出可灵活更换的牢固型互感器试验夹等成果,获得2025年电力行业供用电创新成果二等奖。这些年,她印象最深的就是工会每年组织青年职工开展的创新成果分享和展示活动。“我几乎每年都有机会上台展示我的一些小发明和新鲜理念,甚至有的职工没有成果只有想法也可以去讲,这让年轻人普遍感觉被公司重视。”她说。
近年来,贵州省电力工会通过在青年职工群体中开展创新成果展示活动,增强他们的创新意愿和创新能力。贵州金元电力以青年职工为主体构建“1+25+N”创新生态链,以1个创新示范基地引领、25个劳模创新工作室攻坚、200个班组微创小组协同,累计孵化专利376件,“揭榜挂帅”攻克技术难题50余项,创效上千万元。
来源:新浪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