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统受辱、政府下课、福利崩盘!法国怎么搞的,比第三世界还乱!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21 18:42 1

摘要:法国,这个曾被视为高福利天堂与民主典范的老牌资本主义强国,在俄乌战争后因力挺乌克兰而被称作“正义旗手”。

法国,这个曾被视为高福利天堂与民主典范的老牌资本主义强国,在俄乌战争后因力挺乌克兰而被称作“正义旗手”。

然而若没有非洲,这个国家恐怕一直在裸泳。法国最不能离开的并非自由、民主或浪漫,甚至不是福利本身,而是非洲。

失去非洲的法国,犹如失去血源的吸血鬼,在全球经济下行、前殖民地国家不愿继续输血的今天,加速褪去最后的遮羞布。

国内,政府频繁更迭,民众抗议此起彼伏。国外,总统马克龙屡遭特朗普羞辱。坐小板凳、吃闭门羹、步行回酒店。法国总统的威严荡然无存,只剩日益显著的弱势。

法新社评价马克龙“被对手嘲笑,被舆论拒绝,被人民抛弃”。

他比任何时候都孤独,其所领导的法国正陷入政治危机,总统阵营一片废墟。

马克龙上台时风流倜傥,今日却狼狈不堪。他志大才疏、夸夸其谈,外交虽善演讲、能提供情绪价值,却无实质建树。

数年空谈之下,法国未实现战略自主,未提升民众幸福感,也未重塑在非洲前殖民地国家心中的形象,反而身陷多重“回旋镖”。

为减轻本土负担,收紧移民和难民政策,却加速非洲离心。

接收难民本是法国展现“法非一家亲”的政治秀,如今因财力不足而切割,等于明示法国利益高于非洲、白人权利高于黑人。

马克龙试图以谦逊姿态建立新法非关系,却在2025年1月一次讲话中称非洲人“忘恩负义”,激怒多国,导致非洲国家驱逐西方驻军。

国内左翼政党领袖梅朗雄批评其言论暴露了“无法容忍的新殖民主义家长作风”,伪善面具彻底破碎。

为压制极右翼国民阵线,马克龙甚至动用司法手段禁止勒庞参选2027年大选,但右翼思潮反而愈演愈烈。复兴党失去执政地位,议会三分天下,中右与极右出现合流倾向。

新总理勒科尼尔上任27天便辞职,成为笑谈。任何新总理都难解核心问题:如何在失去非洲输血后,维持高福利生活与援乌支出?

历史上法国两次险成“白条鸡”,一战与二战,能幸存并维持高福利,并非因法国人坚韧,而是因对非洲殖民地的控制未被削弱。

一战期间,法国征募超过100万非洲士兵与200万民工,大战末期法军中有47万非洲士兵。

二战时,戴高乐依靠非洲殖民地组建自由法国军队,至1944年,非洲士兵占法军半数以上,40万法军中近30万是非洲人。

正是非洲支持让法国免于成为“餐盘中的白条鸡”。

二战后法国在非洲的殖民地占非洲总面积37%,共21个,约为本土10倍。法国通过文化同化、保留议会席位等方式控制精英阶层。

例如科特迪瓦政治体制几乎复制法国,前总统博瓦尼甚至参与法国宪法起草。

但二战让殖民地士兵目睹白人狼狈,自由平等与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催生独立运动先锋。

法国不甘放弃殖民利益,却无力镇压。

法属印度支那(今中南半岛)被越南击败后,法国认清实力,转而在非洲推行“法兰西共同体”,以经济胁迫替代武力镇压。

但1954年阿尔及利亚武装起义爆发,法国投入40万兵力镇压七年仍失败,1961年签署《埃维昂协议》,阿尔及利亚独立,引发其他殖民地相继脱离。

阿尔及利亚独立时,约10万亲法穆斯林“哈基斯”逃至法国,受政府优待,本意为展示“追随文明的好处”,却引发移民潮。

如今法国穆斯林人口比例高、出生率坚挺,本土白人口老龄化,社会结构失衡,反噬初现。

法兰西共同体名存实亡后,法国建立金融殖民体系。

前殖民地须加入非洲法郎体系,法国控制其央行与50%外汇,保留驻军与经贸特权,通过法国国家开发署培养亲法精英,掌控舆论。

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ECOWAS)等组织为法国输送利益与资源。

例如尼日尔,在法军撤离前,开采一吨铀矿仅获0.1美元报酬,因货币发行权、政策调整权甚至半数利润均归法国。

经济学家估算,法国每年从非洲攫取8000亿美元财富,人均约1.2万美元,这正是法国高福利的重要支撑。

1965年戴高乐在电视讲话中坦言,对非援助绝非白费,它维系了法国与非洲在政治、经济、军事与文化上的纽带。

法国进口咖啡、木材、可可的80%来自这些国家,且以法郎支付节省外汇,非洲国家外汇结余存于法国银行,年均带来15亿法郎盈余。

法国工业品以低关税垄断前殖民地市场。这并非平等资源互换,而是单方面剥削。

法国高福利亦得益于美国在军事安全领域的投入,使其可集中资源于社会福利。但高福利易上难下,一旦财政拮据,民众无法接受生活水平下降。

法国国债高达3万亿欧元,新生儿人均负债4.2万欧元。加税可能导致富人携资逃往低税国,企业外流则税基萎缩,福利更难维持。

福利过度依赖再分配,轻视初次分配,而今法国三条财路皆断,本土经济亏损、富人外逃、非洲输血中断。

马克龙试图修复法非关系,放松金融管制,将西非法郎更名为“艾科”,停止外汇存法国国库,但法国工业品与军工竞争力不及中美日,反致市场流失。以反恐为名增兵非洲,更激化反法情绪。

俄乌战争后,俄罗斯瓦格纳集团在非洲清理法国势力。

2023年7月尼日尔政变,新政府终止与法合作,要求法军撤离。2021年马里、2022年布基纳法索相继政变,驱逐法国势力。

非洲前殖民地中,13个属全球最不发达国家,法国既无法助其发展,又拒收难民,却欲继续榨取财富,自然人心尽失。

马克龙每一步都精准踩中法国七寸,内失民心,外失非洲,右翼虎视,乌克兰求援,特朗普煽风点火。

法国如患糖尿病,并发症繁多,一动皆伤。希拉克曾警告:“失去非洲,法国将沦为第三世界。”未来法国还有多少“胰岛素”可用?

这场西方高福利陷阱的连续剧,正由法国亲自上演。

来源:溪说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