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的童年塌了!”10 月 18 日月亮姐姐发完视频,评论区瞬间哭成一片 —— 这个陪了三代人长大的央视主持人,竟要暂别少儿频道?可视频里她笑着补了句 “不是离开,是换个家”,手里还攥着当年《七巧板》的折纸道具,这波操作到底藏着啥内情?
“我的童年塌了!”10 月 18 日月亮姐姐发完视频,评论区瞬间哭成一片 —— 这个陪了三代人长大的央视主持人,竟要暂别少儿频道?可视频里她笑着补了句 “不是离开,是换个家”,手里还攥着当年《七巧板》的折纸道具,这波操作到底藏着啥内情?
点开月亮姐姐的官宣视频,48 岁的她扎着标志性马尾,眼角虽有细纹,笑起来还是当年那个教折纸的模样。镜头扫过她身后的书架,摆满了《智慧树》的玩偶道具,还有泛黄的节目脚本,上面密密麻麻写着修改痕迹。
“要推开少儿频道的门,走进工作室啦!” 她声音有点发颤,指尖无意识摩挲着桌角的小咕咚玩偶,“那些和伙伴们熬到凌晨改方案的夜,录制现场孩子们的笑声,现在想起来还暖得慌呢。” 说到激动处,她抬手抹了下眼角,却立马转笑:“别难过呀,我只是换个离梦想更近的地儿!”
评论区有人追问 “是不是离职”,她秒回三个字 “转岗位啦”,还配了个加油表情,一句话稳住了千万观众的心。
谁能想到,这个承包童年的主持人,最初只是个教折纸的实习生。1998 年还在读中传的王淏,抱着一摞彩纸走进《七巧板》演播室,对着镜头教小朋友折青蛙,软糯的声音配上夸张手势,一下就成了孩子们的 “心头好”。
后来她主持《大风车》,为了让留守儿童敢说话,蹲在地上陪孩子玩半小时积木;录《音乐快递》时,特意学唱儿歌练到嗓子沙哑,就为了和小朋友同频互动。2019 年六一晚会,她穿着卡通围裙和孩子们做蛋糕,奶油蹭到脸上也不管,笑着说 “这样才亲切”。
27 年里,她拿过两次央视优秀主持人奖,还被评上 “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工作者”。网友扒出旧照:寒冬里她裹着军大衣给山区孩子送绘本,暴雨中抱着生病的小观众赶医院,这些没炒作过的细节,才是她 “国民姐姐” 的底气。
为啥好好的要换岗位?其实早有苗头。8 月央视主持人大全更新,月亮姐姐的名字就从少儿频道名单里消失了,当时就有业内人说这是央视 “新老交替” 的一步棋。
更深层的原因藏在她的话里。“现在孩子们都看短视频啦!” 她在采访里坦言,传统节目节奏赶不上传播变化,工作室能更灵活地做内容 —— 比如拍手工短视频、开儿童直播课。而且儿子 “妈妈手机里小朋友比我多” 的吐槽,也让她想多些时间陪家人,新岗位的自主时间正好能兼顾两方。
更暖心的是,工作室方向早定了 “延续童心”。她透露首批项目就有非遗手工课、法治小课堂,还会邀请困境儿童参与录制,这和她当年主演爱心童话剧、帮农民工子弟圆梦的初心,压根没跑偏。
消息一出,热搜直接被回忆杀霸屏。
90 后网友带头破防:“小学守着《智慧树》学折纸,现在带娃还看她的节目,这是传承吧!” 有人晒出珍藏的签名照:“2005 年她来我们市,给我写了‘要做勇敢的小太阳’,现在还贴在书桌前。”
00 后也赶来接力:“去年春晚听她唱《看动画片的我们长大了》,当场哭了!王源都成顶流了,她怎么还没老?” 连尼格买提都调侃:“传下去,月亮姐姐不要我们这些‘大朋友’了!” 引来她调皮回怼:“等着看我新节目!”
其实月亮姐姐的转型,哪里是告别?当年那个教折纸的实习生,现在要带着更灵活的方式,继续守护孩子们的世界。从《七巧板》的彩纸到工作室的镜头,变的是工作场景,不变的是她对童心事业的较真。
就像她视频里说的:“凡所发生,皆有利于我。” 48 岁的她敢跳出舒适圈,用新身份延续热爱,这不正是给孩子们上的最好一课吗?所谓成长,就是带着初心,勇敢奔赴下一站。
你的童年里,藏着月亮姐姐的哪些回忆?来评论区聊聊~
来源:瑞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