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国家减灾管理委员会(NDRRMC)10月20日报告,热带风暴“拉米尔”席卷全国多个地区,已造成7人死亡、1人受伤、2人失踪。死者中包括两名女性与五名男性。
菲律宾再一次遭受了自然灾害的袭击。
据国家减灾管理委员会(NDRRMC)10月20日报告,热带风暴“拉米尔”席卷全国多个地区,已造成7人死亡、1人受伤、2人失踪。死者中包括两名女性与五名男性。
这场风暴在过去几天肆虐吕宋与维萨亚斯群岛,留下大面积洪灾与断裂的交通线。政府数据显示,共有37,825个家庭、约13.3万人受到直接影响,遍布9个省份与35个城市及市镇。
风暴过境后,成千上万的家庭被迫撤离家园。至少13,710人流离失所,其中7,511人仍滞留在166个疏散中心,另有6,199人暂避亲友或其他临时住所。
洪水在中吕宋(Central Luzon)、米马罗巴(MIMAROPA)、西维萨亚斯(Western Visayas)及东维萨亚斯(Eastern Visayas)等四个地区共淹没了48个区域。其中一个城市已宣布进入灾难状态。
“拉米尔”的破坏不仅限于社区。全国范围内共有12段公路与10座桥梁受损,其中77%的路段至今无法通行,仅部分恢复单向通车。
在港口方面,60个海港停运,造成4,178名乘客、1,433辆滚装货车、13艘船与26艘机动船受困。虽然目前已有部分港口恢复运作,但仍只有约3%的航线完全恢复正常。
政府方面已紧急拨款208万比索(约合人民币26万元)作为灾后援助,用以支持受灾家庭及地方政府的紧急救援。其中约17,560比索用于支援地区机构与地方救灾行动。
风暴在周一早晨正式离开菲律宾责任区,但留下的洪水仍在缓缓退去。吕宋与维萨亚斯多地,街巷依旧淹没在泥泞中,学校停课、道路封闭、供电中断。
对许多家庭而言,灾难并没有随着“拉米尔”的离境而结束。
这场风暴的背后,是菲律宾脆弱的气候现实——极端天气愈发频繁,而政府的防灾体系仍在疲于应对。
在热带的阳光重新照耀的那一刻,人们看见的不是平静的天,而是又一个被风暴重写的家园。
“拉米尔”只是接连袭击菲律宾的又一场风暴。作为全球最易受气候灾害影响的国家之一,菲律宾平均每年要遭遇20场以上的台风。过去五年间,从“赖伊”(Rai)到“杜苏里”(Doksuri),一次次的强风暴不仅带来破坏,也暴露出灾后重建体系的疲弱与城乡差距的残酷现实。
在马尼拉之外,许多偏远乡镇仍缺乏防洪基础设施与应急避难所。当地志愿者告诉媒体,“每次风暴来临,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祈祷和等待。” 这句看似无奈的平常话语,却映照出一个更大的结构性困境:气候危机与贫困循环的叠加,让数以百万计的菲律宾人始终生活在风暴阴影下。
如今,“拉米尔”已离开,但它带来的泥泞与恐惧仍在蔓延。救援队忙于分发物资,孩子们在积水中玩耍,仿佛要用笑声对抗天灾。而对于这个多灾多难的群岛来说,真正的挑战,是如何在下一场风暴到来前,学会与自然共存。
本文为深度编译,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本账号观点。
来源:东南亚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