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闰六月,因我们当地民间风俗当年闰月要给父母买双鞋的风俗。我回老家之前打电话问父母喜欢鞋的那种样式及颜色。
作者|孙二妮,编辑|了了,主播|苏珊珊
导读:我回家的时候,母亲越来越爱唠叨我吃饭少了
今年闰六月,因我们当地民间风俗当年闰月要给父母买双鞋的风俗。我回老家之前打电话问父母喜欢鞋的那种样式及颜色。
当我问到母亲时,母亲极力推辞说不要,电话中费了一番口舌才说服她。
前几天我回到父母那里,嘴上说不让我给她买鞋的母亲倒是先开口问我给她买的鞋啥样。当我拿出来给她试穿后,她一劲地夸着鞋穿上脚可受用了,穿上就不舍得脱了。
那天我去厨房,看到母亲又在灶台洗洗擦擦。母亲一辈子爱干净,别人洗的碗筷她没事总再去看看洗干净没有,放案板的台面擦干净没有,脑梗后的母亲用左手坚持打理厨房,谁说也不听。
能劳动锻炼了她的身体,能创造自己的价值让她多了对生活的信心,父亲和我们就由着她去干了。
在厨房里我看到母亲穿上了去年母亲节我给她买的衣服。年纪越来越大的母亲偏爱红色和带花朵的衣服,用她的话说她小时候穿的是破衣烂衫,年轻时非黑即兰,几乎没穿过带彩色的衣服,老了就想弥补上去过往的遗憾。
母亲老了,守着老年人自带的寂寞岁月过日子,她的生活重心就是屋里屋外。平时也会有和她年龄差不多大的婶子或者邻居嫂子们找她说说话。
大多数时间她一个人在屋里摸摸索索找点活干,坐下来时会念念有词的祷告,说着为家人祈福的话,还有我听不明白的“主话”。
这也没办法,呆在农村习惯的老人不愿去城里,在城里有自己生活圈子的儿女还不到愿意回农村老家的时候。
她和父亲相濡以沫,父亲做母亲爱吃的饭,不厌其烦地照顾母亲的日常起居,在这方圆很模范。
有点文化的父亲爱看电视新闻,喜欢在手机上刷一些主播讲天下大事,他还有几个不怎么买彩票却喜欢研究彩票票友,这些都是母亲不喜欢的事,她唠叨干涉父亲,一辈子在母亲面前耳顺的父亲老了老了却坚持自己的爱好,所以母亲大多数时间是寂寞的。
我回家的时候,母亲越来越爱唠叨我吃饭少了,她用审视的眼光看我,然后问我是不是嫌家里脏。
我不停地解释说我咋会嫌家里脏呢,这里是我日日牵挂的地方,她又会用显得小心的口吻解释说她是爱干净的,屋里有个蝇子她不消灭掉绝不罢休。
这在我小时候是不敢想象的,母亲那时脾气不好,我爱和她犟嘴,她越发脾气我越不服软,她更是不依不饶。
后来,当我面对母亲唠叨不耐烦发现母亲变得安静时,才发现母亲真的老了,她变成了“老小孩”,她变得怕不被儿女们重视。
我给母亲买东西时她唠叨,说我在城里一家人也不容易等等,给她零花钱时她推三阻四,我故意不耐烦时她才收下。
其实我知道她心里高兴,我不做这些她会失落的。这些微不足道的事情会让母亲觉得生活有了很多盼头。
我回城里时,母亲非让我带点自家种的小麦磨出的面粉,她一个劲地唠叨我带的少了。
我没有活成母亲眼里骄傲的女儿,母亲也不是我眼里无比慈爱的母亲,可人到中年后我明白,在母亲面前,我永远还像个长不大的孩子。
这辈子我做女儿、妻子、儿媳、母亲,在这么多角色中只有女儿的角色最好当,母亲是我永远不怕得罪的人。
老舍先生在《我的母亲》里面说过: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
是啊,所有过往的唠叨和彼此不满意都不重要了,有母亲牵挂着,有母亲疼,我还是个孩子,有女儿做,我心里是踏实的。
唯愿时光慢些走,让母亲变老得更慢更慢一些,碎碎念也想岁岁年。
⊙作者简介:孙明惠,又名孙二妮,河南省南阳唐河县人,喜欢文字,用文字与文学朋友铺就友谊的桥梁,让人生平添一份淡定和从容,驼峰文学首席作家。
来源:民勤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