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爷被儿媳伺候8年,去世给儿媳5万亲女3套房产,儿媳取钱时懵了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21 07:55 1

摘要:"李女士,这是您公公的银行卡和密码。按遗嘱,里面的5万元归您所有。"

文:家常百味录

"李女士,这是您公公的银行卡和密码。按遗嘱,里面的5万元归您所有。"

李晴接过律师递来的银行卡,心中百感交集。

八年来,她为瘫痪的公公端屎倒尿、按摩翻身,不曾有一句怨言。

当她站在银行柜台前查询余额,听到工作人员说出那句话,李晴的双手不由自主地捂住嘴巴。

"这怎么可能..."她的双腿一软,差点跪倒在地。

"老公,爸血压又升高了。"李晴一边记录着公公的血压数据,一边轻声对丈夫王凯说道。

那是八年前的一个冬天,王德成突发脑梗住院,从此落下偏瘫后遗症,生活不能自理。

七十五岁的老人从一个硬朗的老汉,变成了需要人全天照顾的病人。

"我知道了,这两天我联系一下我妹子,看她能不能回来帮忙照顾几天。"

王凯揉了揉疲惫的眼睛,手机又响了起来,他看了一眼,急忙走出病房接电话去了。

李晴没说什么,只是默默地收拾好血压计,继续给王德成擦拭身体。

作为社区医院的一名护士,她深知脑梗病人的护理有多复杂。

三天后,王娟匆匆从外地赶回来。

她在医院里待了不到一周,就急着要走。

"我爸这情况,得有人长期照顾啊。"王凯皱着眉头说。

王娟叹了口气:"我那边工作走不开,而且孩子还小。要不咱们请个护工?费用我可以多出一些。"

王凯摇摇头:"你又不是不知道爸的脾气,他不喜欢陌生人照顾。"

两兄妹正犯难,李晴端着刚熬好的粥走了进来。

"你们别争了,我来照顾爸。"

李晴放下粥碗,坐在王德成床边,"我在医院上班,懂一些护理知识,照顾起来也方便。"

王娟有些不好意思:"嫂子,这太辛苦你了。"

"一家人,说什么呢。"李晴笑了笑,拿起勺子开始一口一口地喂王德成喝粥。

从那天起,李晴的生活彻底改变了。

她主动向医院申请调整工作时间,放弃了即将到来的晋升机会,转为做半天班,好能照顾王德成。

每天清晨五点,李晴就起床给王德成量血压、喂药。

六点半为王德成擦洗身体,七点准备早餐并喂食。

八点出门上班前,她会把王德成需要的东西都放在床边的小桌上,确保老人能够拿到。

下午一点半下班后,她立刻赶回家,给王德成做午饭,帮他翻身、按摩防止褥疮,陪他听收音机。

傍晚时分,再次给王德成洗澡、换衣服,晚上睡前还要再次测量血压、喂药。

起初,李晴以为丈夫王凯会分担一些照顾父亲的工作,但现实很快让她失望了。

王凯做个体生意,常年在外跑业务,一个月能回家住上几天就不错了。

而每次回家,他也只是坐在王德成床边聊聊天,其他事情还是李晴在做。

"你就不能多回来陪陪你爸吗?"有一次,李晴忍不住抱怨。

王凯一脸无奈:"我也想啊,但这生意不跑不行啊。家里开销大,小磊上大学的学费、生活费都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李晴不再说什么。

是啊,儿子小磊正在上大学,每学期的费用都不少。

而且家里的房贷还没还完,各种开销确实需要钱。

日子一天天过去,王德成的情况时好时坏。

有几次,他半夜突然血压飙升,李晴背着他冲到医院急诊,守在病床前一整夜。

王娟一年也就回来看望父亲一两次,每次带些补品,待个两三天就走了。

她在外地做生意很成功,经济条件比弟弟家好得多,但距离远,确实不方便经常回来。

"爸,您感觉怎么样?"每次王娟回来,都会这样问。

王德成总是点点头,表示自己还好。

"小晴照顾得好,我放心。"这是王德成经常说的一句话。

转眼三年过去了,李晴的脸上多了不少皱纹,腰也经常疼。

长期的高强度护理工作让她的身体大不如前。

"小晴,你也该休息休息了。"医院的同事劝她,"这样下去,你自己也会垮掉的。"

李晴只是笑笑:"没事,我还撑得住。"

她不想让别人知道,其实她已经开始吃止痛药了。

每次帮公公翻身,她的腰都疼得厉害,但她从不在老人面前表露出来。

第四年的冬天,一场大雪过后,李晴在上班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疼得直不起腰来。

医生建议她卧床休息至少一个月,可她休息了三天就坚持回家照顾王德成。

"你这样不行啊,"王凯难得在家,看到妻子弯着腰给父亲翻身,心疼地说。

"要不我们还是请个护工吧。"

"不用,我能行。"李晴摇摇头。

"再说了,爸这么多年已经习惯了我的照顾方式,突然换人他会不适应的。"

王德成从来不多说话,但他的眼睛总是湿润的。

他知道儿媳为他付出了多少,他也感受到了儿媳的疼痛。

每次李晴揉腰的时候,他都会偷偷地叹气。

有一次,李晴给王德成喂完饭,疲惫地坐在椅子上闭目休息。

王德成突然用他那只还能活动的手,艰难地抓住了李晴的手,轻轻地拍了拍。

李晴睁开眼,看到老人眼中的泪水,微笑着说:"爸,您别担心,我没事。"

王德成摇摇头,用力地指了指自己,又指了指李晴,然后做了个擦泪的动作。

李晴明白了,老人是在心疼她。

她握住王德成的手,轻声说:

"爸,您是我的家人,照顾您是我应该做的。您别想那么多,好好养病就是对我最大的帮助。"

那天晚上,王德成躺在床上,听着隔壁房间传来的争吵声。

"你就不能多回来几天吗?看看你,一个月能有几天在家?"是李晴的声音。

"我也想啊!可是生意不等人啊!"

王凯提高了嗓门,"你以为我想整天在外面跑啊?"

"我知道你辛苦,但是你爸需要照顾,我一个人真的吃不消了..."李晴的声音带着哭腔。

"那你想怎么样?请护工?钱从哪里来?小磊马上就要毕业了,找工作、结婚都需要钱!"

争吵声渐渐小了下去,最后只剩下李晴的啜泣声。

王德成闭上眼睛,泪水从眼角滑落。

02

第五年,李晴的生活更加艰难了。

除了照顾公公,她还要应对医院工作的压力。

由于长期请假和调班,院长已经多次找她谈话。

"李晴,我理解你的难处,但医院也有规定啊。"

院长叹了口气,"这样吧,你可以继续做半天班,但工资肯定要相应减少。"

李晴点点头:"我明白,谢谢院长理解。"

工资减少意味着家庭收入的减少。

尽管王凯赚的钱不少,但他常年在外,开销也大。

李晴不得不精打细算,控制家庭支出。

更让她难受的是,小区里开始有了闲言碎语。

"你看那个李晴,伺候公公八年了,也不知道是真孝顺还是为了遗产。"

"她公公不是有三套房子吗?肯定是冲着房子去的。"

"我看她丈夫都不怎么回家,指不定..."

这些话传到李晴耳朵里,她只是苦笑。

世人怎么看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自己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王德成也听到了这些闲言碎语。

有一次,邻居张大妈来串门,故意当着王德成的面说:"老王啊,你这么多年就李晴一个人照顾,你可得好好感谢人家啊。"

王德成点点头,用他那只能动的手指了指自己的心,然后又指了指李晴,意思是他记在心里。

张大妈走后,李晴端来一碗热汤。

"爸,别听她们瞎说。"李晴笑着说,"喝点汤吧,我熬了很久呢。"

王德成摇摇头,突然用力抓住李晴的手,指了指柜子。

李晴不解地打开柜子,看到里面放着一个旧皮夹。

"您想要这个?"

王德成点点头。

李晴把皮夹拿给王德成,只见他用颤抖的手打开皮夹,从里面艰难地抽出一张照片。

那是一张泛黄的全家福,照片上的王德成还很年轻,身边站着妻子和年幼的王凯、王娟。

王德成指了指照片中的妻子,又指了指李晴,然后用力点头。

李晴明白了,老人是在说她就像自己的妻子一样好。

李晴眼眶湿润了:"爸,我知道您心里有我,您别担心,我会一直照顾您的。"

那天晚上,王德成趁李晴不在,艰难地拿出藏在枕头下的纸笔,慢慢地写下了一些歪歪扭扭的字。

写完后,他又小心翼翼地把纸藏了起来。

第六年,小磊大学毕业了。

他找到了一份在外地的工作,只有过年才能回来看望爷爷。

每次回来,他都会陪爷爷聊天,讲述外面的世界。

"爷爷,您看我带了照片给您看,这是我们公司..."

小磊拿出手机,一张张地给王德成看。

王德成看着孙子朝气蓬勃的样子,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小磊对李晴的付出也看在眼里。

有一次,他悄悄地对母亲说:"妈,您真的太辛苦了。要不我辞职回来帮您照顾爷爷吧?"

李晴连忙摇头:"傻孩子,你好不容易找到喜欢的工作,怎么能辞职呢?妈没事的,你爷爷这些年情况已经稳定了,不像开始那么难照顾了。"

小磊眼圈红了:"妈,我听邻居说闲话了,您别在意他们..."

李晴笑了笑:"妈不在意。做人问心无愧就好。"

那年冬天,王娟回来看望父亲。

她带来了很多补品,还给李晴买了一件貂皮大衣。

"嫂子,这些年辛苦你了。"

王娟歉疚地说,"我一直想回来多住几天,可是实在走不开..."

李晴婉拒了大衣:"妹子,我不需要这个。你能回来看看爸,他就很高兴了。"

王娟在家住了一周,看到了李晴的辛苦,也看到了父亲对李晴的依赖。

临走前,她悄悄地对弟弟说:

"小凯,你真得好好感谢嫂子。换了别人,哪能这么照顾爸啊?"

王凯叹了口气:"我知道,可是生意..."

"生意再忙,也得顾家啊。"王娟严肃地说,"爸已经七十五岁了,你多陪陪他吧。"

王凯点点头,但很快又被电话叫走了。

王德成似乎察觉到了什么。

一天,他让李晴拿来纸笔,艰难地写下:"想见律师"。

李晴很惊讶:"爸,您要见律师做什么?"

王德成只是摇摇头,又写道:"私事,别告诉他们"。

李晴虽然不解,但还是尊重老人的意愿,帮他联系了一位律师。

律师来了两次,每次都是单独与王德成交谈。

李晴不知道他们谈了什么,只是按照老人的要求,没有告诉王凯和王娟。

第七年春天,王德成的身体状况开始恶化。

他经常昏睡,有时候连药都吃不下去。

李晴请了长假,日夜守在老人床前。

"爸,您一定要挺住啊。"李晴握着老人的手,轻声说道。

王德成微微睁开眼睛,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没有发出声音。

他只是用力握了握李晴的手。

王凯接到电话赶回来,看到父亲的状况,心如刀绞。

他责备自己这些年太少陪伴父亲,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

"小晴,我以后会多回来的,"王凯对妻子承诺,"不会再让你一个人承担这么多。"

李晴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为王德成擦拭身体。

她知道,丈夫的承诺可能又是一时冲动,但她早已习惯了一个人面对。

王娟也赶回来了,看到父亲的样子,当场就哭了。

"爸,是女儿不孝,这些年都没好好陪您..."王娟跪在床前,泣不成声。

王德成艰难地抬起手,摸了摸女儿的头,眼中满是慈爱。

日子一天天过去,王德成的情况时好时坏。

李晴的付出更加艰辛,她几乎不离开老人半步,生怕有什么闪失。

七月的一天,天气格外闷热。

李晴刚给王德成擦完身体,准备去厨房做饭。

突然,她听到王德成艰难地喊了一声:"小...晴..."

李晴惊讶地回头,这是王德成八年来第一次开口说话!

"爸,您能说话了?"李晴激动地跑到床前。

王德成虚弱地点点头,用尽全力说道:"谢谢...你...这些年...我...记在心里..."

李晴泪如雨下,紧紧握住老人的手:"爸,您别这么说,您是我的亲人啊。"

王德成摇摇头,又艰难地说:"我...的...银行卡...给你...密码...是...我...的...生日..."

李晴连忙说:"爸,您别担心这些,好好养病才是最重要的。"

王德成闭上眼睛,似乎用尽了全身力气。

李晴赶紧给他量了血压,还好一切正常,只是太疲惫了。

那天晚上,李晴把王德成说话的事告诉了王凯。

"真的?我爸能说话了?"王凯不敢相信。

"嗯,虽然很吃力,但确实说了几句。"李晴点点头,"他还提到了银行卡的事。"

王凯皱眉:"什么银行卡?"

"不知道,我也是第一次听说。"李晴实话实说,"可能是他以前的存款卡吧。"

王凯若有所思:"我爸退休前是工厂的老工人,积蓄应该不多。不过他一直很节俭,可能攒了一些养老钱。"

李晴没多想,她只关心王德成的健康状况,至于钱财,她从来没放在心上。

第八年冬天,王德成的病情急剧恶化。

医生告诉家人,老人可能撑不了多久了。

王娟立刻从外地赶回来,小磊也请假回到了家。

全家人轮流守在王德成床前,生怕错过最后的时刻。

十二月十五日清晨,李晴像往常一样给王德成测量血压、擦拭身体。

王德成突然睁开眼睛,看着眼前这个照顾了自己八年的儿媳,眼中满是感激和不舍。

"爸,您醒了?"李晴欣喜地说,"要不要喝点水?"

王德成微微点头。李晴小心翼翼地扶起老人,喂他喝了几口水。

"小晴..."王德成虚弱地开口,"我...时间...不多了..."

李晴眼眶湿润:"爸,您别这么说,会好起来的。"

王德成摇摇头:"听我说...你...这八年...我都记得...谢谢你...对不起..."

李晴抑制不住泪水:"爸,您别这样说,您是我的亲人啊,照顾您是我应该做的。"

王德成艰难地伸出手,抓住了李晴的手:"你...比...亲闺女...还亲..."

他似乎还想说什么,但呼吸越来越急促。

李晴连忙喊来了王凯和王娟。兄妹俩赶到床前,泪流满面。

"爸,您别着急,慢慢说..."王凯握住父亲的手。

王德成看着自己的儿子,用尽最后的力气说道:

"好好...对...小晴...她...苦了...这么多年..."

说完这句话,王德成闭上了眼睛,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04

王德成的葬礼简单而隆重。

作为工厂的老工人,他的同事和朋友都来送他最后一程。

李晴整整三天没合眼,她忙着张罗葬礼的一切事宜,生怕有什么疏漏。

王凯和王娟也都沉浸在悲痛中,对父亲的离世难以接受。

葬礼结束后的第三天,王德成生前找的那位律师联系了家人,说有重要的事情要宣布。

全家人聚集在王德成的家中,律师拿出了一份密封的文件。

"这是老王先生生前立下的遗嘱,现在我宣读一下。"律师打开文件,清了清嗓子。

"我,王德成,神志清醒,自愿立下此遗嘱。

我名下有三套房产,分别是:市中心的一套三室两厅,郊区的一套两室一厅,以及老家的一套四合院。这三套房产全部留给我的女儿王娟。

"我的银行卡一张,里面有积蓄五万元,留给我的儿媳李晴,以感谢她八年来对我的精心照顾。

"其余财产按照法律规定处理。希望我的家人和睦相处,互相扶持。"

律师宣读完毕,房间里一片寂静。

王娟先开口了,声音颤抖:"这...这不可能!我爸怎么会把所有房产都给我?"

王凯也皱起了眉头:"是啊,我爸一向公平,怎么会这样安排?"

两人不约而同地看向李晴。

李晴的表情异常平静:"这是爸的决定,我尊重。"

律师补充道:"老王先生还特别嘱咐我,他的决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希望大家不要质疑和争执。"

王娟内疚地看着李晴:"嫂子,我..."

李晴摆摆手:"妹子,您别这样。照顾爸是我应该做的,我从来没想过要什么回报。爸给我留了五万块钱,已经很多了。"

王凯没说话,但眼中满是复杂的情绪。

律师从公文包里拿出一张银行卡,交给了李晴:

"这是老王先生的银行卡,密码是他的生日。"

李晴接过银行卡,轻轻摸了摸,仿佛能感受到老人的温度。

小磊一直坐在角落里,此时终于开口:

"爷爷一定有他的道理,我们应该尊重他的决定。"

律师点点头:"年轻人说得对。老人家生前反复强调,希望家人不要因为遗产而产生矛盾。"

会议结束后,王娟独自留了下来,她拉着李晴的手,眼中满是泪水:

"嫂子,这些年你辛苦了。我爸这样安排,我心里很不安。要不...我把市中心那套房子过户给你吧?"

李晴坚定地摇头:"妹子,我真的不需要。照顾爸这八年,我从来没想过要回报。爸给我留的五万块钱,对我来说已经很多了。"

王娟还想说什么,李晴却转身走进了厨房,开始准备晚饭。

晚上,王凯找到李晴,欲言又止。

"有什么话就直说吧。"李晴淡淡地说。

王凯叹了口气:"小晴,你心里是不是怪我爸偏心?"

李晴摇摇头:"我从来没这么想过。爸给我留了五万块钱,这在我看来已经很多了。至于房子,本来就应该给你们兄妹。"

王凯注视着妻子疲惫的脸庞,心中充满愧疚:

"这些年,都是你一个人在照顾我爸,我却很少回来..."

李晴打断了丈夫:"过去的事就不要再提了。你有你的难处,我理解。"

王凯握住妻子的手:"小晴,我保证,以后我会多陪你,不会再让你一个人承担这么多。"

李晴笑了笑,没有回应这个她已经听过无数次的承诺。

第二天,王娟要回外地了。

临行前,她再次找到李晴:

"嫂子,我爸的决定我还是不能接受。你等着,我回去处理好工作,会再回来的,到时候我们再好好商量房子的事。"

李晴坚定地摇头:"妹子,真的不用了。这是爸的决定,我们应该尊重。"

王娟含着泪离开了,心中充满了对父亲决定的不解,也对李晴的付出感到愧疚。

两天后,王凯又出差了。

临走前,他再三叮嘱李晴:"有什么事就给我打电话,我尽量早点回来。"

李晴点点头,目送丈夫离开。

家里终于安静下来,李晴坐在公公生前常坐的藤椅上,回想着这八年的点点滴滴。

老人的音容笑貌仿佛就在眼前,他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深深刻在她的记忆里。

李晴拿出那张银行卡,想着老人临终前的嘱托。

她决定去银行取出这笔钱,用来给老人做些善事。

第二天上午,李晴来到了银行。

她拿出王德成的银行卡和身份证,还有王德成的死亡证明和遗嘱公证书。

"您好,我想查询一下这张卡的余额。"李晴对柜员说。

柜员接过材料,仔细核对后,操作了一下电脑。

"请您在这里输入密码。"柜员推过一个密码器。

李晴输入了公公的生日——480510。

片刻后,柜员的表情变得有些奇怪。

"怎么了?"李晴问道。

柜员犹豫了一下:"您稍等,我去叫一下主管。"

李晴心里有些忐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难道是公公的钱被冻结了?还是遗嘱有什么问题?

不一会儿,一位中年女性走了过来,面带微笑:"您好,我是这个网点的主管。请问您是王德成先生的家属吗?"

李晴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稳。

"我是他的儿媳。"

主管看了看手中的材料,又看了看电脑屏幕:"李女士,根据我们的记录,这张卡的余额是...

五十万元整,不是五万元。"

李晴愣住了:"什么?五十万?这怎么可能,一定是搞错了!"

主管摇摇头,表示没错。

主管从抽屉里拿出一个信封,递给了李晴:

"这是王先生特意邮寄送来的,说是一定要交到您手上。"

李晴接过信封,手微微发抖。

信封上写着"交予儿媳李晴"几个字,是公公熟悉的字迹。

"您可以去我们的休息室看信,那里比较安静。"主管贴心地说。

李晴谢过主管,来到了休息室。

她小心翼翼地拆开信封,里面是一张有些泛黄的信纸,上面写满了歪歪扭扭的字,显然是公公用颤抖的手一笔一画写下的。

"小晴: 当你看到这封信时,我已经离开了。

首先,我要向你道一声谢谢。这八年来,是你的关怀和照顾让我活得有尊严。你不仅仅是我的儿媳,更是我的亲人。

遗嘱上说给你五万元,但实际上卡里有五十万。这是我一生的积蓄,还有退休后做些小买卖赚的钱。

我一直很节俭,就是想给家人留下些什么。你可能会疑惑为什么我把房子都给了娟儿。

实话告诉你,我知道你的性格,如果我把大部分财产都留给你,你一定会拒绝接受。

而娟儿虽然在外地,但她心地善良,一定会主动分享一部分给你。

我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我的子女心中有愧疚,能够反思自己这些年对你的忽视。同时,也希望你能得到应有的回报。

这五十万请你一定要收下。用这笔钱好好犒劳自己,买些喜欢的东西,或者去旅游放松一下。你已经为这个家付出太多,是时候为自己活一活了。

我走后,希望你们一家人能和睦相处,互相扶持。

请你转告凯儿和娟儿,不要为财产争执,这是我最后的心愿。

最后,再次感谢你这八年对我无微不至的照顾。你比我亲生女儿还要亲,我永远记得你的好。 王德成 留 2024年7月10日"

李晴读完信,泪如雨下。

她捂着嘴,努力不让自己哭出声来。

老人家的良苦用心,字字句句都戳中她的心窝。

她从未想过公公有这么多积蓄,更没想到他会用这种方式来感谢自己、安排家人。

平复了一下情绪,李晴决定先把钱存在卡里,等回家后再好好考虑如何处置这笔钱。

走出银行,李晴抬头看着蓝天,仿佛看到了公公慈祥的笑容。

她轻声说道:"爸,您放心,我会按照您的心愿,好好生活的。"

回到家,李晴坐在王德成生前最喜欢的那把藤椅上,再次细细读了老人的信。

每读一遍,她就更加理解老人的用意。

公公不仅仅是在安排遗产,更是在以他的方式修复这个家庭的关系。

他知道王娟和王凯会因为愧疚而更加关心李晴,也知道李晴不会因为金钱而变得贪婪。

李晴拿出手机,犹豫了一下,还是拨通了王娟的电话。

"妹子,我今天去银行了..."李晴简单地把银行发生的事情告诉了王娟,但没有提到五十万的事。

电话那头的王娟沉默了很久,最后叹了口气:

"爸真是...他一直都很聪明,早就安排好了一切。嫂子,我明天就回去,咱们当面谈。"

挂了电话,李晴又拨通了王凯的号码,把情况告诉了他。

"什么?我爸还留了信?"王凯惊讶地说,"上面写了什么?"

李晴没有透露全部内容:"主要是些叮嘱,希望我们一家人和睦相处。"

"小晴,我明天就回去。这些年真的辛苦你了..."王凯的声音有些哽咽。

李晴挂了电话,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公公的安排果然有效,王凯和王娟都决定马上回来,一家人可以好好坐下来谈谈了。

她看着手中的信,脑海中浮现出公公这八年来的点点滴滴。

那个倔强的老人,即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依然想着如何让家人和睦,如何回报她的付出。

"爸,您真是太聪明了..."李晴微笑着喃喃自语,泪水再次滑落。

06

第二天下午,王娟先赶回来了。

一进门,她就紧紧抱住了李晴。

"嫂子,这些年真的辛苦你了。"王娟红着眼圈说。

李晴摇摇头:"妹子,你别这么说。照顾爸是我应该做的。"

王娟拉着李晴坐下,认真地说:

"我已经决定了,市中心那套房子过户给你。这是爸的心意,也是我的心意。"

李晴连忙摆手:"不行不行,妹子,我真的不需要。爸给我留了..."

她本想说出五十万的事,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公公的信是写给她的,她不确定是否应该告诉王娟具体金额。

王娟坚定地说:"嫂子,这事我已经决定了。我这些年在外地忙事业,很少回来看爸,心里一直愧疚。

现在爸把所有房产都给了我,我更加过意不去。至少要把市中心那套房子给你,这样我心里才能好受些。"

李晴还想拒绝,王娟却不由分说:"别推辞了,明天我们就去办手续。"

晚上,王凯也赶回来了。

三人坐在一起,王凯提议去公公的墓前祭拜。

第三天一早,一家人来到了公公的墓前。

王娟带了老人生前最喜欢的烟酒,王凯带了鲜花和水果,李晴则带了老人喜欢的点心。

王娟跪在墓前,泣不成声:"爸,女儿不孝,这些年很少回来看您。您把所有房产都给了我,我心里实在过意不去。我已经决定把市中心那套房子过户给嫂子,希望您在天之灵能够安心。"

王凯也跪了下来:"爸,儿子不孝,这些年忙于生意,很少陪您。以后我会减少出差,多陪伴家人,不会再让小晴一个人承担这么多。"

李晴默默地站在一旁,心中与老人对话:

爸,您看到了吗?您的安排起作用了,一家人正在和解。

回到家,三人坐下来,认真地讨论了今后的安排。

王娟坚持要把市中心的房子过户给李晴:

"嫂子,这套房子地段好,以后可以出租,也是一笔稳定的收入。"

李晴最终还是接受了:"谢谢妹子。不过我想把这套房子留给小磊,作为他的婚房。"

王凯感动地握住妻子的手:"小晴,你总是为别人着想。"

李晴笑了笑:"小磊是我儿子,为他考虑不是应该的吗?"

王娟也点头赞同:"好主意!这套房子地段好,小磊结婚住那里很合适。"

王凯清了清嗓子:"我也想过了,今后我会减少出差时间,多陪家人。这些年确实太忙了,忽视了家庭。"

李晴看着丈夫坚定的眼神,心中涌起一丝希望。也许这次,他真的会改变。

"对了,"李晴突然想起一件事,"小磊前段时间跟我说,他有个创业的想法,但缺少启动资金。"

王娟立刻说:"那我来出钱吧,就当是姑姑送给他的创业礼物。"

李晴摇摇头:"不用了,妹子。爸留给我的钱足够了。"

她犹豫了一下,最终决定告诉他们实情:"其实,爸留给我的不是五万,而是五十万。"

"什么?"王凯和王娟异口同声地惊呼。

李晴拿出公公的信,递给了他们:"这是爸留给我的信,你们看看吧。"

兄妹俩一起阅读了公公的信,都红了眼眶。

"爸这是早就计划好的啊..."王凯声音哽咽。

王娟擦了擦眼泪:"爸真是太聪明了,他知道怎样才能让我们一家人和好。"

三人相视而笑,仿佛公公的智慧和爱把他们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一周后,小磊回来了。

听说爷爷的安排和妈妈打算资助他创业的决定,他既感动又惊讶。

"妈,这笔钱是爷爷留给您的,您应该好好犒劳自己,不用考虑我。"小磊诚恳地说。

李晴摸了摸儿子的头:

"傻孩子,妈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看到你过得好。你爷爷生前也一直关心你的未来,用这笔钱帮你创业,他在天之灵也会高兴的。"

在李晴的坚持下,小磊接受了母亲的资助,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他发誓要努力工作,不辜负爷爷和母亲的期望。

王娟在市里停留了一个月,帮李晴办好了房产过户手续,还陪她一起装修了一下老房子。

临走前,她再次拥抱了李晴。

"嫂子,以后有什么事就给我打电话。虽然我在外地,但心里时刻惦记着你们。"

李晴点点头:"妹子,您放心。我们都很好。"

王凯也履行了承诺,大幅减少了出差时间。他开始更多地参与家务,关心妻子的生活,弥补这些年的亏欠。

半年后,小磊的创业项目初见成效。

他开发的一款健康监测APP得到了市场的认可,还获得了风投公司的青睐。

在项目发布会上,小磊特意感谢了爷爷和父母的支持:

"没有我的家人,就不会有今天的我。特别是我的母亲,她用自己的坚韧和爱,教会了我如何做一个有担当的人。"

李晴坐在台下,泪水模糊了双眼。

她想起了公公生前常说的一句话:"好人终有好报。"

是啊,公公用他的智慧和爱,不仅仅回报了她八年的付出,更重要的是,修复了整个家庭的关系,让他们重新团结在一起。

一年后,一家人再次聚集在王德成的墓前。

这一次,他们带来的不是悲伤,而是好消息。

王娟在外地的生意更加成功了,她把一部分收益捐给了当地的敬老院。

王凯减少了出差,更多地陪伴家人,夫妻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好。

小磊的创业项目获得了成功,他研发的健康监测系统已经在多家养老院投入使用,帮助了许多像公公一样的老人。

李晴依然在社区医院工作,但她调整了工作节奏,开始学习绘画,这是她年轻时的爱好,因为生活的压力而放弃了。

"爸,您看到了吗?"李晴轻声对着墓碑说,"我们都很好,就像您希望的那样。"

微风吹过,墓前的花朵轻轻摇曳,仿佛公公在回应她的话语。

在回家的路上,李晴抬头看着蓝天,心中无比平静。

公公的离去带给了她深深的伤痛,但他的智慧和爱,却让这个家庭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温暖。

她明白,公公不只是在分配遗产,他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教会家人如何相互理解、关爱和尊重。这份遗产,比任何金钱和房产都要珍贵。

"谢谢您,爸。"李晴在心中说道,"我会永远记得您的教诲,好好生活,珍惜当下,关爱家人。"

日落西山,晚霞满天。

李晴和家人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公公走了,但他的爱和智慧,将永远留在这个家庭中,指引着他们前行。

来源:惊鸿师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