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关注公众号,记忆承载3,方能阅读正文《阿川开启下半场?个人如何打赢这场命运之战?》
关注公众号,记忆承载3,方能阅读正文《阿川开启下半场?个人如何打赢这场命运之战?》
那天我写改变命运三段论的时候,看到很多读者留言的问题。
我发现许多人都有个误区,就是他们误以为大家都一样,改变命运前是一样的,改变命运后也是一样的。
即便有些人明白不一样,他们也把这个世界误会成线性的。
就好比我们小时候的笑话,孙悟空七十二般变化,那八戒大概是三十六般,沙和尚估计就是十八般,小白龙就只有九般。
小学低年级嘛,线性思维。
那站在这个线性思维下,有很多事儿就解释不了了,比如电视剧里面孙悟空是怎么推倒了太上老君,后来又打不过老君的司机。
很多地方让你觉得自相矛盾。
长大后就明白了,不是西游记自相矛盾,是那时候我们太小,思维线性了。
钱这个东西和西游记里面的变化,是一回事。
前些天就有读者留言,他问我几个矛盾的问题。
他说,某经济学家讲了,古董都是没价值的,因为年轻人早就不玩了,他早就把收藏的那些什么邮票呀,艺术品呀,统统卖光了。
包括茅台这种象征着某段历史,有文化属性的,他觉得都没价值。
年轻人的共识是什么,什么才是新一代的文化属性,比如拉布布。
但是与此同时,他看到一些传统的商人,比如马未都,并不这么看,古董跌了那么多,依然安安静静的做自己的私人博物馆。
再比如段永平,居然逆势加仓茅台了。
他就想不通,到底谁对谁错?
我跟你这么讲,这里面没有对错的,只有不同阶段的有钱人,想法不一样而已。
通常意义下,经济学家仍然属于高级打工人,这个阶段的有钱人,关注的还是消费,自身的消费,因为他的钱,能花光。
比如我好好读书,小时候是个学霸,长大后是个精英,我努力打拼这么多年,是不是也该享受享受了?
大部分精英都是这个想法,这个没问题的。前半生赚钱,后半生享受。
那么我们想想看,如果这个人很有钱,他活着的时候已经预知自己无论如何也花不光。
他很有可能做什么呢?
三个字:求长生。
求长生通常就两类事,一类是拼命制造私生子,所谓他希望增加自己后代在全人类里面的占比。
有些人就这么做的,具体我不点名了,那些人想用这种方式,让自己的生命延续。
还有一类,就是附着在某些可以跨越生命周期的事物上面。
你比如马未都,他死了他的私人博物馆又不会死,你比如段永平,他死了,他的那个交易风格形成的门派又不会死。
这个道理很简单,就像我们如今提到物理学,就必然提到牛顿,爱因斯坦,麦克斯韦,杨振宁。
只要物理学没有像三体小说里那样不存在了,他们四个就始终存在。
你去读大学也一样,校长有很多,但总有几个校长会伴随校史,每一届新生哪怕把自己太爷爷的名字忘了,也会被老师念叨老校长的名字,让你记住。
你能想明白,有钱人的阶段不一样,你就会知道,大家想要的本来就不同。
我打个比方,处在经济学家这个阶段的有钱人,他觉得某个古董的价格会跌,他就不会买,或者,他就卖掉了。
就像他觉得二环内的四合院,价格会跌,他就卖掉了,去转而买那些更确定要增值的。
可是你换个视角,你站在一个很确定自己的钱,在肉眼可见的世代里面,都花不光的人的角度。
他为什么卖掉呢?或者说,他卖掉了之后,还怎么买回来呢?
这个花瓶,全球就一个,现在可能喜欢的人变少了,它上面凝聚的共识价值少了,俗称降价了。
你卖掉它,它被某个博物馆或者某个古老的家族买走,下一次拿出来拍卖,已经是一百年后了。
看到问题了吗?你卖掉很容易,买回来很难。
那个买下二环内四合院的,他差这一套房的钱么?他不差钱呀。卖掉容易,下次找一样的,或者更好的,市面上挂牌的很少。
我打个比方,比如你说的那个经济学家,他如果真的把他小儿子送去日本,做了日本老钱家族的赘婿。
那么两代人之后,等他小儿子的后代也做了那家老钱家族的当家人,也会这么想问题的。
你去看日本某些古老家族的紫檀家具,传了大几百年的。
也就是说,大几百年的时光里面,紫檀的价格起起落落,这么多代当家人,也没谁拿出来卖过。
这个道理,当年刚刚登上首富的马云自己也感慨过,他去了一趟日本,回来就讲了一句话:活得好,不等于活得久。
日本有些老钱家族的钱,未必有他身边那几个合伙人多,但问题是,你有钱了多久?人家有钱了多久?
你只有钱了十几年,人家已经有钱了八百年了。
这就像孙猴子和玉帝,这里面不是一个谁能打的问题,孙猴子很牛,棍子耍得很好,但玉帝压根儿就没有刷棍这个需求。
用西游记里面元和会的计时概念,玉帝上一个元还存在,上上一个元还存在,而猴子,只是这个元下面的十二个会里面的一个会下诞生的生物。
每逢宇宙重启,猴子就消失了,玉帝还在。
所以马云回来之后就讲,说他要做102年的企业,就是感慨于此,十几年前的这个说法的历史渊源,就打这儿来的。
现在的年轻人可能只听过102年这个说法,不知道典故,十几年前做企业的人,都知道咋回事。
那是不是说一直有钱,有钱很多代人,就是最牛的呢?
这个仍然不一定的。
很多时候咋说呢,人生像一盘菜,你缺啥,啥就重要。
这盘菜缺盐,盐就重要,缺糖,糖就重要。
你缺钱,钱就重要,你缺别的,那重要的就是别的。
所以我说,打破线性思维,你会发现这个世界是多维度的。
《狂飙》里面有个镜头,一开始几个鬼火黄毛飙车,以为骑电瓶车的高启强是老登,拿大叔开涮。
后来他的手下,唐小龙带着一群穿黑衣服的小弟来接他,那几个鬼火黄毛,被吓得瑟瑟发抖。
高启强是不是很威风?
你换本电视剧,啥啥的名义。
名义里面光明区的局长程度,在祁同伟那里,被训得跟孙子一样,说话都不利索了。
祁同伟很牛么?给陈老锄地,给赵立春哭坟,会议室里被一群人拿来当笑话,除了他老师,没人给他留过脸。
那么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程度混得很搓,高启强混得很牛,这个结论OK么?
那你让两部剧里的人见个面,你让程度去见见高启强,你看看高启强会怎么说。
高启强一溜烟的从屋子里跑出来,三步并作两步,哈拉个腰,赶上去双手握紧程度的手,满脸堆笑,诚惶诚恐:
程哥,您怎么亲自来了,您随便让哪个兄弟电话里知会一声,我就赶过去......
那么请你来告诉我,这里面的账到底该怎么算?
好比在剧中,高启强买下京海唯一的一辆大G是为了人生体验,是为了被高看一眼,那此时此刻,高启强和程度的对话,这份人生体验,它又值多少钱呢?
所以这个世界是复杂的,是多维的。不是谁钱大谁牛,你又不是个耍棍子的小孩,眼里只有猴。
西蒙斯说我很懂K线,超短期交易没有我不明白的。
阿川笑了,阿川同学说,你能有我懂?真正的投资之神,是可以自己手绘K线的。
我要市场明天怎么走,明天就得怎么走。
柬埔寨的陈志说,我有大饼13万枚,让你们知道什么叫做利润是等待的艺术。
USDOJ表示,还要等待?直接给你没收了,我逮住你的人,我还怕没秘钥?
一招KO。服不服,就问你服不服?
人生就像一盘菜,缺盐的时候,盐就牛,缺糖的时候,糖才牛。
我那天聊改变命运三段论,是默认这点事儿,你们都晓得了,因为咱们彼此谁都不是孩子了。
你得先自己个儿,弄清楚自己的命运卡哪儿了。
你想要的东西恰好是钱能买到的,而你又没有足够的钱,那此时此刻,钱就是能够改变你命运的。
你当下陷入迷茫中,你都不知道自己卡哪儿了,那么此时此刻,信息对你才是最重要的,它是能改变你命运的。
就像做生意,首先我总得知道做啥,否则砸钱也会打了水漂;就像打仗,首先我需要探明地图,否则我添兵也是去送人头。
当我找到问题症结了,我实力不足,那么这个时候,钱能发挥作用,兵力能发挥作用。
可如果我连方法论都不晓得的时候,什么最重要?
我得知道我要做啥,我要咋做,这个才最重要。
关注公众号,记忆承载3,方能阅读正文《阿川开启下半场?个人如何打赢这场命运之战?》
来源:碧树西风的记忆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