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江苏镇江有家小店,卖的是老人过寿穿的百岁衣,也有办丧事用的寿衣,那天来了几个外国游客,看上几件黑布长袍,非得试一试,店主赶紧拦住,说这衣服不是平常穿的,是人走了才穿的,可语言不通,比划了半天,对方还是笑着,非要买。
江苏镇江有家小店,卖的是老人过寿穿的百岁衣,也有办丧事用的寿衣,那天来了几个外国游客,看上几件黑布长袍,非得试一试,店主赶紧拦住,说这衣服不是平常穿的,是人走了才穿的,可语言不通,比划了半天,对方还是笑着,非要买。
店里虽有办丧事用的寿衣,但主要是做民俗衣服的老店,店主说不能骗外国人,哪怕他们愿意掏钱,最后只卖了几顶红帽子,那是给活人祝寿戴的,图个吉利,有人在网上笑称这是增寿服,其实是翻译搞错了,还有广西网友说,以前也见过老外穿着寿衣逛街,根本不知道那是什么。
外国人一看到中式衣服,就想到旗袍和唐装,觉得有龙有凤才算中国风,他们不知道黑白在咱们这儿是啥意思,也不懂衣服上的花纹和布料都有讲究,日本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有人把葬礼用的布买回去当纪念品,文化没对上,就这么回事。
现在来中国的外国人越来越多,旅游景点里好多民俗衣服被当拍照道具,可这些衣服背后都有讲究,不是想穿就能穿,翻译软件也帮不上忙,寿衣翻译成英文时,常被误译为“longevity clothes”(字面意为“长寿的衣服”),意思完全不对,杭州有些店开始设置手机扫码看小视频的功能,向游客讲解这些民俗衣服的用途和禁忌,挺管用。
顾客不是故意的,店主也没想赚这个钱,问题在大家对彼此的习惯知道得太少,谁该告诉游客这些衣服不能乱穿,这比纠结谁买错了更值得思考。
图片来源网络
来源:沸点温度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