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墨西哥社交媒体上一段视频彻底颠覆了大家对监狱的认知,一群穿着女性服饰的囚犯在监区里有说有笑,镜头前一边跳着类似广场舞的舞蹈热身,一边用烧水壶演示“监狱版美食教程”。
近日,墨西哥社交媒体上一段视频彻底颠覆了大家对监狱的认知,一群穿着女性服饰的囚犯在监区里有说有笑,镜头前一边跳着类似广场舞的舞蹈热身,一边用烧水壶演示“监狱版美食教程”。
更让人震惊的是,画面里还清晰出现了直播带货的环节,简直把牢房改成了网红直播间。
这事曝光后,墨西哥官方很快表态,说“绝不姑息这种违规行为”。但熟悉全球监狱情况的观众都清楚,这不过是走个过场的表态而已。
要知道,欧美国家监狱里的离谱操作,早就比这夸张多了——《卫报》之前就曝光过不少监狱内部视频:囚犯用藏起来的手机直播做饭技巧、表演特技,甚至在牢房里开说唱演唱会。
不过比起墨西哥这场“直播乱象”,英美监狱里的无人机走私产业链,才真真切切暴露了国外监管体系的彻底崩塌。
美国是全球监禁率最高的国家,人口还不到全球的5%,囚犯数量却占了全球的25%。英国,也没好到哪儿去。最近这些年,无人机技术越来越普及,这两个国家的监狱直接变成了“空中走私天堂”。
就说英国曼彻斯特监狱吧,囚犯们早就摸出了一套成熟的收货流程:先把窗户砸破,用床单和拖把杆拼出“空中接驳网”,24小时不闲着,就等无人机空投“包裹”。
有个囚犯接受BBC采访时说得特别直白:“买违禁品比在亚马逊下单还简单,打个电话就能空运直达。”
据统计,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区监狱的无人机事件,四年里猛增了770%,单是2024-2025年度就突破了1712起,比上一年多了43%。
这些“空中快递”的种类,说出来你可能都不信:旺兹沃思监狱之前查获的配送清单里,除了毒品,还有枪支、刀具、手机SIM卡,甚至还有热乎的外卖。
更吓人的是,就算是普通无人机,单次配送的包裹价值也能达到19500英镑,里面装的全是监狱违禁品。
而在这些监狱里毒品泛滥的程度,早就触目惊心了。有囚犯调侃说:“这里的无人机起降,比希思罗机场的航班还密集。”
曼彻斯特监狱去年官方记录的无人机入侵就有220次,至于没被记录下来的夜间走私,那更是多到数不清。
无人机走私能发展成成规模的产业,根源其实是“低风险、高利润”的诱惑太致命了。和传统走私不一样,现在操作无人机的门槛特别低,“连家庭主妇都能轻松上手”。而且需求越来越大,成本也跟着降了下来,慢慢就形成了完整的产业化运作。
这条产业链早就渗透到了监狱周边的各个角落。47岁的英国母亲露西・阿德科克就是个典型例子:她受雇当专职无人机飞手,一直用同一架无人机执行了22次配送任务,最后因为“穿得太光鲜”暴露了行踪,才被抓了。
更夸张的是伦敦北部的萨贾德团伙,业务覆盖了从伦敦到爱丁堡的11所监狱,直到一架飞了62次任务的无人机坠毁,这事才败露,他们运送的毒品价值早就超了百万英镑。
就连当地社区,也在利益诱惑下集体“沦陷”了。之前有监狱周边的居民组建过“反无人机联防队”,说要击落走私无人机,可没几天就没动静了,这些居民要么从坠毁的高价值包裹里捞了好处,要么直接参与走私分工拿报酬。
这种“全民分赃”的局面,让英国官方说的“最高判十年监禁”的处罚规定,彻底成了废纸一张。
面对越来越严重的走私乱象,英美两国的监管体系却陷入了特别荒诞的困境。
先看美国,经过利益团体的游说,联邦部门把无人机归成了“航空器”,划给联邦专属管理,州政府和监狱根本没有击落的权限。
更讽刺的是,就算有这个权限,监狱也不敢随便动手。之前有监狱试过击落无人机,结果碎片砸伤了居民,最后还是监狱掏钱赔偿。从那以后,就没人敢“出头”了。至于用信号干扰这类软件手段,又被说“可能影响公共通信”,同样被联邦禁止。
共和党议员之前提议引进以色列的反无人机系统——这套系统能一键识别并控制入侵的无人机,可民主党议员反对,再加上有“美国高铁修450米花了百亿”的前车之鉴,高昂的部署成本让这个计划直接黄了。
英国的困境则是技术和执行双双失效。政府虽然追加了90万英镑专项经费,在监狱周边设了400米禁飞区,还规定了2500英镑的罚款,可根本没什么用。
囚犯们甚至能把监狱新装的防碎有机玻璃熔开,重新开辟收货的通道。更离谱的是,监狱系统奉行的“社会重新接纳理论”,有些囚犯的收入比狱警还高,年薪能到4.6万英镑,税后还有3.67万英镑,远超狱警2.8万英镑的平均薪资。
这种收入倒挂,还催生出了新的腐败,狱警因为收入差距,便默许囚犯走私,甚至半公开地收“好处费”。而英国所谓的“受害者赔偿金”制度,虽说号称要扣掉囚犯40%的工资,可对高薪囚犯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根本没法根治这种不公。
现在的英美监狱,早就形成了“走私产业化、监管空心化、利益共同体化”的恶性循环。当无人机能随便投递违禁品,当囚犯收入比狱警还高,当社区和走私集团一起分赃,整个监管体系已经快崩了。
美国私立监狱的“VIP服务”还在加剧这种失衡——有些有钱的囚犯,能自己花钱雇安保人员,把自己家改成“法律意义上的监狱”,白天出去上班,晚上回来“象征性坐牢”。
这种分阶层的监禁制度,再加上无人机走私带来的技术红利,正在催生更危险的隐患。
其实墨西哥监狱的直播带货,不过是国外监管失效的一个小缩影,英美监狱里的无人机走私产业链,早就暴露了资本主义司法体系的根本问题,当利润足够覆盖风险,当特权能突破规则,当监管变成利益博弈的牺牲品,监狱就不再是惩戒罪恶的地方,反倒成了滋生更大罪恶的温床。
来源:苏医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