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个偏远的小山村,57岁的老光棍张德福,用13年的时光,书写了一段不为人知的温情故事。
一个偏远的小山村,57岁的老光棍张德福,用13年的时光,书写了一段不为人知的温情故事。
寒风刺骨的冬天,张德福在自家屋后的柴房里发现了一个蜷缩在稻草堆里的女人。
她衣衫褴褛,眼神呆滞,嘴里喃喃自语,像是受了天大的惊吓。
张德福没多想,把她扶进屋,煮了碗热腾腾的姜汤,又翻出旧棉袄给她裹上。
这个女人,后来被他叫作“招娣”。招娣记不得自己是谁,也说不清从哪儿来。她只会反复念叨:“别骂我……我想回家。”
张德福心一酸,决定留下她。他一辈子打光棍,守着三间土房和几亩坡地,冷清惯了。
可看着这个瑟瑟发抖的女人,他觉得这屋子,总算有点人气了。这一留,就是十三年。
村里人起初风言风语,说张德福捡了个婆娘,图个暖被窝。可日子久了,大家发现,他待招娣从不轻慢。
他教她烧火做饭,带她下地除草,赶集还给她买红头绳。
招娣的神志慢慢清醒了,能认人,会叫“德福哥”,也会笑着端碗热汤给他。
可她始终想不起家在哪儿。秀英偶尔还做噩梦,嘴里念叨着“大槐树”“石桥头”。
张德福把这几个词刻在心里。他省下烟钱,四处打听,托人发寻人启事,跑了好几趟县城的救助站。
有人笑他傻:“又不是你媳妇,费这劲干啥?”他只说:“她得有个家。”
终于,一条线索传来——邻省有个村子,多年前走失过一个叫王秀英的女人,家里人找了十几年。
02张德福立刻带着招娣上路。
当他们站在那个陌生村子的村口时,一位白发老太太扑上来,抱着招娣放声大哭:“我的儿啊,你可算回来了!”
就在母女相拥而泣时,一个满脸风霜的中年男人走了出来,声音发抖:“秀英,我是柱子……咱儿子都上初中了……你走那年,他还抱在怀里啊……”
张德福僵在原地。
原来,秀英早年嫁给了同村的李柱子,生下一子。
因婆家重男轻女,她生了女儿后遭嫌弃,丈夫又常年在外打工,她精神受刺激后离家出走,从此杳无音信。
李柱子没再娶,一边打工一边寻妻,鞋底都磨穿了几双。
面对这个“丈夫”,张德福一句话没说。
他默默掏出身上仅有的八千块钱,塞给秀英的母亲:“这些年,她没饿着,没冻着,我问心无愧。”
回程的火车上,他望着窗外飞逝的山影,一言不发。村里有人问他值不值,他只淡淡说:“她有家了,就好。”
张德福回到山村,依旧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喂猪,一个人坐在门槛上抽旱烟。
可村里人再没人笑话他是“老光棍”。他们说,老张这辈子没娶上媳妇,却活出了最像男人的样子。
十三年不图名分的守护,不是爱情,却比爱情更沉。他没牵过她的手,却为她点亮了回家的路。
来源:情感电波健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