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张阿姨,您早上买的青菜够吃两天不?可别多买放坏了,要节约粮食……”一句接地气的叮嘱,拉开了仙营街道吴泰闸社区仙营路网格室“世界粮食日·网格惜粮行动”志愿服务活动的序幕。社区网格员用居民听得懂的家常话、看得见的实在事,让“节约粮食”的理念顺着网格传到家家户户。
“张阿姨,您早上买的青菜够吃两天不?可别多买放坏了,要节约粮食……”一句接地气的叮嘱,拉开了仙营街道吴泰闸社区仙营路网格室“世界粮食日·网格惜粮行动”志愿服务活动的序幕。社区网格员用居民听得懂的家常话、看得见的实在事,让“节约粮食”的理念顺着网格传到家家户户。
活动前期,社区依托网格化管理体系,提前开启“惜粮预热模式”。网格员们化身“粮食故事讲解员”,在各网格居民群分享“一粒米的成长日记”短视频,在小区凉亭、商超门口与居民唠家常时,穿插讲解世界粮食日的由来、全球粮食短缺现状;同时发起“我家的惜粮小窍门”征集,居民们纷纷在群里分享“按需买菜、剩菜做蛋炒饭”等实用方法,提前营造“人人谈惜粮”的氛围。
活动当天,网格志愿服务队围绕“听、看、做”设计三大环节。在“惜粮小课堂”,网格员和志愿者用“1亩地能产多少斤小麦”“1斤面粉能做多少个馒头”的具体数据,搭配“食堂剩饭称重”的真实案例,让居民直观感受浪费的可惜,家住2号楼的李大爷听完后笑着点头:“平时总提醒家里人少盛点饭,今天听了这些数据,更知道省下来的粮食多金贵!以后我也把‘按需买菜’的法子教给邻居们。”
此次活动不仅让“粮食来之不易”的道理走进了更多居民心里,更让邻里间多了关于“过日子”的贴心交流,惜粮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变成了能互相借鉴的生活智慧。下一步,吴泰闸社区仙营路网格室会把这些实用的“土办法”编成“惜粮小手册”,让网格员上门时跟居民接着唠,让节约的新风气在家长里短中慢慢扎根,长久温暖整个社区。
来源:齐鲁晚报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