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的光棍(72)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19 16:04 2

摘要:从北京回来,皮家定心里的一块石头落地,王卫红更是兴高采烈,"老皮,你愿意停薪留职就停薪留职,愿意辞职就辞职,我都不想上这个破班了,每天给咱两个儿子做饭"。

赵建国见了家定就像见到了曾经赵家口村的小学校,两个人激动紧紧拥抱。

吃完饭建国和大风非要两个人住下,好好玩两天。

卫红说家里事多,还有俩孩子,又要上班,坚持要回去,大风为他俩从饭店买了一堆包装好的烤鸭让他们回去分给大坤一家子一块吃。

从北京回来,皮家定心里的一块石头落地,王卫红更是兴高采烈,"老皮,你愿意停薪留职就停薪留职,愿意辞职就辞职,我都不想上这个破班了,每天给咱两个儿子做饭"。

"不行,不行,要低调,要当什么也没有发生",皮家定很淡定,他已经淡定了这么多年,已经习惯了。

皮家定没有接受厂长张振庆代表县经济委员会对他苦口婆心的劝告,办理了"停薪留职"手续,全身心投入到赵家口村水泥厂的建设中,和大兰一起和村里签了合同,聘任他担任厂长,赋予生产经营自主权。

大坤听说皮家定"停薪留职"已经生米做成了熟饭,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他了解皮家定的性格,决不是一时冲动,肯定经过了深思熟虑。

赵家口村的小水泥厂在家定的领导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开工投产了。

皮家定主要负责生产技术和全面工作,李破车和郭大书两个老头负责后勤和安全,大兰和书玉分别负责供销,王卫红干脆从柏东水泥厂辞职管理化验室把好质量关。

早在前几年皮家定研发水泥"早强剂"就在这个行业远近闻名,许多客户听说皮家定自己开办了水泥厂,都冲着皮家定的名声来买他们的水泥。

加上当时各大水泥厂销售形势都非常好,富裕起来的农村老百姓,盖新房的需求大量增加,一吨半吨购买需要在大水泥厂排好几天长队才有货,大家一窝蜂的转向赵家口村的小水泥厂。

皮家定给大兰和书玉反复强调购买水泥熟料一定是国家大水泥厂的,价格高点也没关系,熟料质量好才能保证水泥的标号。

赵家口小水泥厂没有大水泥厂的条条框框,更没有那么多的闲杂人员,直接购买熟料加工,减少降低了成本,质量也有保证。

皮家定专门派人到北京在大风的帮助下为产品注册了商标"永福",从建成到投产到年底三个月的时间收回全部成本,春节前一算帐纯盈利十万元,当年大兰办砖厂一年的利润也就是二万左右,几个月就是砖厂的好几倍,大家都称赞皮家定的聪明才智。

这一年春节趙家口村小水泥厂一直到腊月二十八才放假,每个工人除了领到应有的工资,根据贡献大小又都发了一百到三百元的红包,每个又发了一袋大米,一桶油,五斤糖,他们的收入超过了大水泥厂。

按照协议村集体应分三万,大兰分三万,家定分四万。大家商量每股分一万元,剩下七万元明年再上一台球磨机,扩大再生产。

赵家口村的老百姓听说明年水泥厂还要招工人,纷纷托人报名,皮家定他们开了个会,定好标准把这件事交给了郭大书,李破车,王书玉负责,赵家口村的村民优先。

大年初一中午回赵家口村过年的李大坤和郭富贵被皮家定请到水泥厂的食堂吃饭,喝酒。

两个人看着井井有条,干干净净的小水泥厂,李大坤高兴的说:"老皮,这是要干大事啊?"。

皮家定说:"初二我就去冮苏定购一台大型球磨机,今天咱们好好吃,好好喝"。

大兰说:"年前有大量客户交了钱,开了票,等着年后取货呢,俺们正月初六就开工生产"。

郭大书说:"我们这俩老家伙,忙到大年三十上午才有空去集上理了理发,洗了洗澡,哈哈哈,比年轻时还忙"。

李大坤说:"集体投资加个人入股,个人承包经营,这是发展农村经济的一个好办法"。

王书玉把当初借大坤,和郭富贵的几千块钱如数奉还,又每个人多给了五百。

两个人坚决不要:"哥,真不能要,这是要犯错误的",郭富贵对书玉支书说。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明确的政策,但是还有后半句,先富要带后富,书玉哥,你和家定联手一定能让赵家口村所有老百姓先富起来",大坤似乎看到了乡亲们富起来的希望。

大坤上班后的第一件事,就以赵家口村小水泥厂为例,写了一篇关于发展乡村经济的文章,《多种形式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致富》,李明志书记看后非常赞同,批阅后以简报的形式转发全市,市委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各县区组织讨论学习。

在赵家口村小水泥厂皮家定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释放,他不知疲倦的工作着,继承了先辈经商的优秀基因,在销售不愁的情况下,狠抓产品质量和服务,凡是到赵家口村购买水泥的客户,只要中午之前没有装上车统统到食堂免费吃饱。

两台球磨机二十四小时不停的运转,工人三班倒,产品依然供不应求。

"永福"牌水泥的销售市场不断扩大,由于质量过硬,一些大型基本建设工程也开始定购他们的产品。

赵家口村小水泥厂的工人收入是大水泥厂工人收入的一倍还多,周围村庄的老百姓都想挤破脑袋来水泥厂上班,许多人拐弯抹角的托关系找家定,找卫红,家定把这些事都推给了郭大书和李破车。昔日这个地主分子的狗崽子又成了炙手可热的香饽饽。

皮家定有一种成就感,他不在乎自己能挣多少钱,他的理想决不是办好这个小水泥厂,他要靠自己的能力创造更多的财富,他宁愿让地窑里那些东西永远睡在地下。

随着农村老百姓新建房屋的不断升温,和近几年华北地区地下水位的下降,生产队时期的机井都干涸了,村民开始联合起来打更深的机井,对水泥制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加,皮家定他们又在水泥厂旁边整理了十几亩荒地,开设了柏东县第一家水泥预制构件厂,生产井管,楼板等系列水泥制品,产品同样供不应求。

这两家企业皮家定就吸收了赵家口村和其他村庄近二百人就业,李大坤称赞皮家定这叫"一人就业,全家致富"。

休完产假的张云芳,是《邢州日报》第一版的责任编辑,她听大坤给她讲皮家定"停薪留职"带领赵家口村发展乡村经济的事迹,专门派两名记者到赵家口村小水泥厂实地采访,并在《邢州日报》的头版头条发表了《农民致富路上的带头人》的长篇通讯,皮家定和赵家口村又像当年土地承包一样引起各级领导的关注。

柏东县委书记杜奇冬亲自到赵家口村调研,并和皮家定,王书玉,李大兰等干部群众进行座谈,了解企业的发展情况,和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皮家定向杜书记汇报了下一步继续发展壮大的具体思路,杜书记当即指示有关部门在资金,政策方面要给予大力支持。

杜书记鼓励说:赵家口村在当年的土地联产承包中就走在了全县的前面,希望皮家定,王书玉,李大兰要把赵家口村打造成农民致富的示范村,让老百姓不仅仅是吃饱饭,更要腰包里有钱花。

在县里的支持下,赵家口村的乡村企业雨后春笋般的发展起来,办起了冷饮厂,纸箱厂,服装厂……皮家定在《邢州日报》做广告招聘职业经理人,承包经营,责,权,利分明。

赵家口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在这些企业里工作,不用扛着行李远走他乡打工,像城里人一样上班进厂,下班回家。

皮家定当选为县人大代表,出席了12月份召开的柏东县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

在皮家定的运筹下,赵家口村的企业通过滚雪球式的发展越干越大,1985年10月注册成立了柏东县保康实业有限公司,皮家定成为最大的股东控股十几家企业和商业门店。

赵家口村也成为全县最富裕的乡村,1985年底成为邢州市的第一个电视村,老百姓足不出户就可以看到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直播。

富裕起来的赵家口村,村民家家户户琢磨着翻旧屋,盖新房,村里经过开会研究,准备对村庄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由保康公司建筑队承建,凡是交出旧宅基地的农户,每户村里补贴二万元,个人出一万元,就可以分到一处村里统一建设的二层小宅院。

建成后的二层小楼成方连片,穷了几辈子的赵家口村远近闻名,闺女嫁人不出村,外村的姑娘都愿意嫁到赵家口村。

村民住上了新房又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空闲土地。

来源:今日燕赵202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