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潜艇?特朗普这次又演了一出“爱国大片”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20 10:25 2

摘要:特朗普又干了件“大事”。这次不是开除谁,也不是发飙骂媒体,而是炸了一艘潜艇。美国总统亲自宣布,美军摧毁了一艘“携带毒品、正驶向美国的大型潜艇”,打死两人、抓俩人,还特意补充一句:没美军伤亡。看起来正义凛然,像好莱坞剧本,实则全是政治味。

文︱陆弃

特朗普又干了件“大事”。这次不是开除谁,也不是发飙骂媒体,而是炸了一艘潜艇。美国总统亲自宣布,美军摧毁了一艘“携带毒品、正驶向美国的大型潜艇”,打死两人、抓俩人,还特意补充一句:没美军伤亡。看起来正义凛然,像好莱坞剧本,实则全是政治味。

先别急着鼓掌。你得明白,这条新闻的主角不是潜艇,而是特朗普。潜艇只是他秀肌肉的道具,是他在选战的舞台上,拿来证明“我强硬、我干实事、我反毒品”的那面旗。毕竟选举临近,特朗普需要每一次出镜都带着“总统范儿”,哪怕这范儿是靠炸一艘没人知道从哪冒出来的潜艇撑起来的。

事情的细节耐人寻味。美方称那艘潜艇来自南美,载满毒品。注意,是“来自厄瓜多尔和哥伦比亚的毒贩”,这句话选得精,拉美国家、毒品、边境安全,全是特朗普擅长打的牌。你以为他在讲打击毒贩?错,他在讲“边境安全”和“移民威胁”。这条消息一出来,支持者立刻高潮:“特朗普让美国再次安全!”这波操作,比竞选广告都高明。

可问题是,这潜艇到底是怎么被“摧毁”的?没画面、没坐标、没来源,全靠特朗普嘴里一句话。就像他过去那些“我打了伊朗”“我炸了恐怖分子”“我比谁都懂军事”的故事一样真假混着讲,关键是够爽、够戏剧。特朗普这人最懂新闻的节奏:只要他开口,全世界的媒体就得追着跑。哪怕事实还没影,他的政治叙事已经先跑完一圈。

这招,他太熟了。前几天才和普京通电话,现在又炸潜艇。两天连出两件大事,剧情像是精心排过的节奏。先用“普京提条件”吊足国际媒体的胃口,再用“摧毁潜艇”把美国观众的注意力拉回来。这不是新闻,而是竞选节奏的精准编排。

更绝的是,他还特意补了个细节:“两名幸存者将被遣返回国接受起诉。”你细品这句话既有“法治”的味,又暗示美国不留活口;既宣扬正义,又展示力量。特朗普的语言一向是双刃剑:对支持者来说,这叫果断;对批评者来说,这叫冷血。但无论你爱他恨他,这句话都能被无限传播。这就是他想要的传播,而不是真相。

其实,美国的反毒战争早就打了几十年,越打毒越多。每一任总统都拿它当政治资本:从尼克松到里根、再到小布什,全都打着“反毒”的旗号刷存在感。现在轮到特朗普,他把“反毒”包装成“反外敌”,顺便加点“国家安全”的味道。这不只是政策,是一场叙事战争。

你以为特朗普真在乎那艘潜艇?他在乎的是电视画面。他在乎的是选民看到新闻标题那一刻的感觉“美国总统出手了!”他在塑造一个幻觉:他掌控世界、打击敌人、让美国安全。这个幻觉,不需要证据,只需要情绪。而他最擅长的,就是用一句狠话点燃情绪。

再看这事的时间点。美国国内现在乱成一锅粥:经济不稳、通胀高企、边境危机、选情胶着。特朗普需要一个“英雄时刻”来盖过这些烂摊子。于是,砰!潜艇被炸。干净、利落、完美。媒体追着报道,支持者高呼“伟大的领袖”,反对者怒骂“疯子总统”。而特朗普在这一片喧嚣里,笑得最稳。因为他知道,这场吵架,就是他赢的标志。

他最怕的,不是争议,而是沉默。只要媒体还在骂,他就还在赢。越骂越热,越热越有票。炸潜艇这事,不管真假,已经达到了他想要的目的让他重新站在风口浪尖。

可别忘了,这个故事的另一头,是现实的美国。那些真正被毒品摧毁的家庭,那些死在芬太尼里的年轻人,他们才是这场秀的背景板。特朗普口中的“毒贩潜艇”,只是个象征。真正的毒,不在海上,而在街头,在系统,在一个失效的社会治理里。但这些复杂的真相,不会出现在特朗普的演讲稿里太沉重、太无聊,不够赢选票。

所以这场潜艇“大战”,本质上是场表演。特朗普需要一个敌人来证明自己,毒贩、移民、假新闻、民主党谁都能上。他要的不是真和平,而是能让选民觉得“我更狠、更真、更美国”的那种爽感。

而这,就是当下美国政治的荒诞现实:真相没人关心,情绪才是选票。总统像演员,国家像舞台。特朗普炸的不是潜艇,是信任;救的不是真美国,而是他的连任之路。

几天后,这条新闻也许就被新热点淹没,但那艘“看不见的潜艇”,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在大选前的混乱里,帮特朗普又赢了一轮话题。

也许有一天,人们会发现,美国的最大毒品,不是可卡因、不是芬太尼,而是“政治秀”。它让人上瘾,让人兴奋,让人忘记现实。特朗普不过是那个最懂怎么“贩卖梦境”的人。

来源:陆弃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