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秀兰被微信提示音惊醒,眯着老花眼划开屏幕——家族群里弹出一段长达60秒的语音,儿媳妇周婷带着哭腔的声音划破寂静:"妈,您能不能别总给小宝穿那么多?都起痱子了!"
凌晨五点,手机屏幕在黑暗中突然炸开亮光。
李秀兰被微信提示音惊醒,眯着老花眼划开屏幕——家族群里弹出一段长达60秒的语音,儿媳妇周婷带着哭腔的声音划破寂静:"妈,您能不能别总给小宝穿那么多?都起痱子了!"
她握着手机的手微微发抖。
三天前刚从老家来到儿子城市,这已经是第七次因为育儿观念冲突被指责。
"我这不是怕孩子着凉..."她喃喃自语,把空调遥控器从27度调到26度。
这个动作她练习了很多次,还是记不住哪个按钮调温度。
厨房里传来轻响。
她蹑手脚走过去,看见儿子建军系着围裙在热牛奶。
这个当年连袜子都不会洗的男孩,现在熟练地用温度计测量奶瓶温度。
"妈,怎么起这么早?"建军挠挠头,"婷婷说话直,您别往心里去。"
李秀兰望着儿子眼下的乌青,把委屈咽了回去。
她想起今早要送去幼儿园的胡萝卜饺子,默默从冰箱取出面团。
早晨七点的战场在客厅展开。
四岁的小宝死活不肯穿鞋,周婷急着上班,语气越来越急:"妈!别惯着他!"
李秀兰突然蹲下身,从口袋里掏出彩纸折的青蛙:"小宝乖,穿上鞋青蛙就会跳哦。"
这是她昨晚跟短视频学的。
看着孙子瞪大眼睛的模样,三十年前的记忆突然复活。
那时她也是这么哄建军的。
转折发生在下午四点。
幼儿园打来电话,小宝发烧了。
在医院输液室,周婷不停看表:"客户还在等我改方案..."李秀兰轻轻按住她的手:"你去忙,这儿有我。"
当护士第三次扎针失败时,小宝哭得撕心裂肺。
李秀兰突然哼起陌生的童谣,那是周婷家乡的摇篮曲——她偷偷学了一个月。
周婷站在门口愣住了。
她看见婆婆布满老茧的手轻拍着孩子,调滴速的动作却异常专业。
"妈,您怎么会..."
"你爸走之前住院半年,这些都是护士教的。"
李秀兰轻声说,"其实照顾人和种地一样,不能太干也不能太涝。"
深夜的病房,监控仪的滴答声格外清晰。
周婷打开保温盒时手抖了一下——里面是她家乡的藕汤。
"建军说你小时候一生病就喝这个。"
李秀兰不好意思地搓搓围裙,"我试了五次才像样。"
两个女人在消毒水气味中分享着同一碗汤。
周婷忽然发现婆婆手机浏览器里开着十几个页面:"婴幼儿发烧护理""如何与年轻人相处"...
最后一条搜索记录让她泪目:"怎样不让儿媳妇觉得我是个老古董"。
第二天清晨,家族群弹出新消息。
这次是周婷发的全家福:病床上的小宝做着鬼脸,建军在削苹果,李秀兰正在喂汤。
配文是:"谢谢妈教会我们,爱需要不断更新版本。"
李秀兰戴着老花镜,一个字一个字地敲出回复。
那个总是发养生文章和谣言贴的账号,第一次发出了正确使用的拥抱表情。
窗外朝阳正好,她想起母亲说过的话:日子就像揉面,总要经过反复捶打才能变得柔软。
在城市的某个角落,三个不同年代的人终于懂得——所谓幸福,不过是在磕磕绊绊中彼此迁就,在柴米油盐里相互成全。
来源:马铃薯是白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