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19日,内蒙古森工集团乌尔旗汉森工公司生态功能区内,秋日暖阳洒在层林尽染的林海间,管护队员正沿着巡护路线细致排查;该公司办公楼前,刚刚悬挂起的“全国绿化模范单位”荣誉牌匾在阳光下格外醒目。据悉,全国绿化委员会已于今年7月下发表彰文件,公布全国绿化模范单位
10月9日,悬挂在乌尔旗汉森工公司办公楼前的荣誉奖状。
10月19日,内蒙古森工集团乌尔旗汉森工公司生态功能区内,秋日暖阳洒在层林尽染的林海间,管护队员正沿着巡护路线细致排查;该公司办公楼前,刚刚悬挂起的“全国绿化模范单位”荣誉牌匾在阳光下格外醒目。据悉,全国绿化委员会已于今年7月下发表彰文件,公布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名单,该公司成功入选,成为内蒙古自治区9家获此殊荣的单位之一,而这份承载着生态建设成果的荣誉消息于10月才正式送达,为大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再添一份厚重注脚。
幼苗装箱。(资料图)
造林现场的幼苗。(资料图)
镇区北斗山。(资料图)
每年5月,乌尔旗汉森工公司生态功能区内便掀起造林热潮。该公司通过建立“造林质量分级考核+苗木费用精准拨付”机制,压实全流程责任,辅以跟班指导、随机抽检、巡回督导三重监督模式,确保年度造林成活率稳定在85%以上,三年保存率超80%。同时,该公司推进额尔古纳河流域生态保护恢复项目,实施森林可持续经营,如今森林覆盖率已达82.4%,让大兴安岭的绿色愈发浓郁。
航空特勤突击队员训练。(资料图)
专业扑火队伍训练。(资料图)
在生态防护方面,该公司构建“四级”管护网络,将森林防灭火责任“五落实”,整合专业扑火队伍并常态化开展演练,借助“森林眼”监测打造“天、空、地”一体化防灭火体系。自林长制推行以来,该公司健全两级林长组织,加强野生植物保护与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依托“五道防线”守护森林资源安全,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生产生物质能源颗粒。(资料图)
生态优势正转化为发展红利。该公司2023年建成的生物质能源颗粒厂,日产量达30吨,变林下剩余物为清洁能源;黑木耳培植、松茸种植、野猪养殖等林下经济项目稳步推进。在碳汇领域,公司建立林业碳汇数据库,截至目前碳汇销售利润超1393万元,还规划2.23万亩CCER项目地块,拓宽资源价值转换途径。此外,国家级林木良种基地与乌尔旗汉国家级森林公园的建设,让生态产业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崭新的篮球场和网球场。(资料图)
镇区样貌。(资料图)
生态宜居的画卷在镇区徐徐展开。惠民广场、黎明生态园成为群众休闲胜地,大雁河生态教育基地等景区丰富了文化生活,公路沿线与镇区街道89万余株树木勾勒出绿色脉络。生态移居工程让远山居民告别漏风木板房,住进配套齐全的楼房,旧址则恢复林地。人居环境整治与基础设施完善,让员工群众的幸福感不断提升。
在街头开展宣传活动。
为凝聚生态保护共识,该公司借“世界环境日”“爱鸟周”等节点开展宣传活动,组织植树增绿行动,同时通过线下宣传栏与线上新媒体平台,全方位传播生态理念,形成全民参与护绿的良好氛围。乌尔旗汉森工公司正以“生态促进产业、产业带动增收”的良性循环,书写着美丽林区建设的新篇章。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刘玉荣
新闻编辑:郭娜
来源:内蒙古日报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