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9日22时35分,中央电视台《足球之夜》将镜头对准广元这座川北城市,定格因足球而炽热的面庞,全面展现广元如何借助“川超”点燃城市激情、凝聚城市精神、促进文旅融合的独特魅力。
暮色如墨,广元澳源体育中心却亮如白昼。
万人空巷,以热爱为名奔赴一场足球之约。
10月18日晚,广元剑门雄关队主场战胜德阳重装队,16000余名球迷在看台上汇成沸腾的海洋,跃动呐喊间,足球之诗蔓延到校园、到景区、到乡野……
10月9日22时35分,中央电视台《足球之夜》将镜头对准广元这座川北城市,定格因足球而炽热的面庞,全面展现广元如何借助“川超”点燃城市激情、凝聚城市精神、促进文旅融合的独特魅力。
“尽管主场首战以平局结束,但对广元队和现场球迷而言,成就足以写进广元城市历史的一刻,用无与伦比来形容也不为过,为何一场‘川超’比赛有如此大的影响力?”这是节目开篇抛出的疑问。
答案,写在时长25分钟的专题片《走进川超 发现广元》里。影片娓娓道出球员、球迷以及文旅联创的故事,记录的不仅是一场比赛,更是一座城与她的儿女们共同谱写的光荣与梦想。
平民之师 小梦想走上大舞台
“川超”为四川业余足球爱好者搭建了实现梦想的舞台。广元剑门雄关队就是一支名副其实的“平民之师”,50名队员来自各行各业,涵盖公务员、教师、学生、企业职工等。自“川超”备赛起,他们白天在各自岗位上忙碌,晚上汇聚在球场并肩训练。
年龄层次丰富的广元队,每个人都有亮点:18岁的青春少年李腾宇已在校队战线上奔跑了近10年;42岁的球场老将任泽有30年球龄;凭借出色表现“出圈”的前锋张乐和门将蒯江林年仅20岁……
火锅的麻辣鲜香在昭化古城的檐角萦绕时,老板虎瑞强正在绿茵场上为梦想而战斗。回想“川超”广元战队启动报名选拔之时,他与孩子正在甘肃旅游,选拔通知就像一记精准的长传,正中他的方位。当被拉进“川超”备战群后,他沉淀的梦想发烫,立即踏上归途,“那一刻激动的心情至今难忘,我知道自己有了成就梦想的机会。”
在天立学校的绿茵场上,体育老师任小斌带着学生进行日常训练,助力少年们的足球之旅。“我是广元女婿,是半个广元人。”他满是自豪,从天立学校走出的参赛队员和教练员共有19人,很多队友也是他曾经的学生。天立学校11年来建立各级足球梯队、征战各级赛事的故事走进了《足球之夜》的镜头,这一份坚持和荣耀正是广元这座城市的足球缩影。
最动人的故事藏在旺苍的深山里。央视栏目组在雨中驱车4个多小时才抵达被云雾笼罩的春坪村。段正刚的家就在这里,他父母在山西太原打工,只有奶奶和弟弟在家中。
“足球改变了我的人生,也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市上遴选体育特长生,到通过天立学校校队的历练,到考入成都体育学院,段正刚与足球的缘分紧密而注定。
这些散落在广元各个角落的普通人,因足球而汇聚成光。左勇教练站在场边,看着球员们牢牢守住雄关剑门,看着他们远赴高原勇夺胜利,看着他们战胜强劲对手德阳……
从“广平王”到“镇北王”,每一位平凡的球员都以“不服输,敢争先”的精神写就不凡的征程,左勇感慨万分:“人生中很难遇到一次这种大型比赛,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体验。”
橙色海洋 一座城市的集体心跳
从来没有一个时刻,让广元人如此清晰地听见彼此的心跳。
因“川超”,市足球协会球迷分会、广元球迷联盟组建球迷团队“北看台联盟”。此前,广元从来没有职业队,也没有专业的球迷团体。
自赛事筹备以来,市足球协会球迷分会通过线上线下等多渠道宣传招募助威人员,还结合本地文化特色,创作了一批积极向上的助威歌曲和口号,力争在比赛中营造热烈有序兼具地方特色的主场氛围,展示城市形象,激活城市活力。
招募一经开始,人员与日俱增,企业职工、外卖小哥、退休老人、青涩孩童……他们素未谋面,却因同一个信念走到一起。从友谊赛到主场,再到雪域高原,看台上的橙色浪潮如同永不停歇的动力源,一路高歌猛进,一路战鼓喧天。
领喊苏兴兴激动地说:“我们准备了很多特制球迷装备,增强团队凝聚力。大家都热爱家乡、热爱足球,一起为热爱呐喊,为家乡助威!”
9月27日,广元主场揭幕战打响,当第一批球迷涌入广元澳源体育中心,动人心魄的现象级热潮上演。看台上,橙色的人浪如嘉陵潮涌,一浪高过一浪,广元队战旗、各行各业的助威大旗猎猎生风。而一首首嘹亮的战歌更唱出了广元的文化底蕴和广元人凝聚而成的底气——“我们来自广元,女皇故里武则天。”“为广元战斗!战斗吧!战斗吧!”……
但兵一家四口、何春晓一家四口加入市足球协会球迷分会,像这样的市民家庭屡见不鲜,他们见证了每一场球赛的精彩。何春晓的两个孩子都在足球俱乐部进行专业训练,7岁的王疆来和4岁的王远山都对足球有极大的兴趣,他们的教练就是广元队队员严朝。
比赛过程中,王疆来始终保持紧张和兴奋,眼睛里倒映着天空与梦想,“球员们都踢得特别好,比赛规模很大,我很向往,我们都会继续加油。”何春晓在观赛过程中认识了很多朋友,也更深入地感受到足球魅力,“因为对足球的热爱聚在一起,很感动很开心。”
《足球之夜》节目结尾时是广元球迷激情助威和与绵阳球迷拉歌的场面,并配以动情的画外音——可能广元人都不知道,自己是如此喜欢足球。足球不只可以帮助理想走出大山,它还可以带来更多……
凡人微光 绿茵场下的坚实力量
足球在广元,从来不只是足球。
当“川超”战鼓擂响,广元以最炽热的怀抱相迎。全市上下高度重视、同心协力,为首场赛事精心准备了堪称广元体育赛事历史上最隆重的开幕式。全市联手打造“足球+文旅”平台,推出“票根清单”等优惠活动,融合消费新场景,诚邀各方游客走进广元、了解广元。
日益增长的数据是最真实的回应。每场主场球赛,入场球迷均在16000人左右,特别是第三场主场球赛抢票通道开启不到一分钟,门票便一抢而空。首场比赛拉动餐饮住宿消费超200万元,后续主场继续攀升。10月3日,全市12个“第二现场”观赛区重点餐饮商户营业额较去年同期增长15%;城区体育场周边及重点酒店入住率较去年同期提升5%。
当跑道边的带货直播间亮起灯光,当60个展销位在澳源体育中心热闹开市,苍溪的红心猕猴桃、青川的黑木耳、剑门关的豆腐干等四县三区的“广元造”,白花石刻、广元窑等非遗瑰宝,走向全国观众的视野。
绵阳特产、阿坝特产、德阳特产在广元热销,“广元造”产品在雪域高原吸引关注。以此为缩影,“川超”赛场成为区域协同的新形式,阿坝与广元互赠特产,雄关杂技艺术团带去的《蜀道诗雨》响彻甘孜康定体育场,足球超越了竞技,成为连接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桥梁。
“川超”联赛热度持续火爆,大街小巷高效顺畅的运转,山呼海啸中的每一帧画面、每一声喝彩,精彩画卷上的每一笔,都离不开那些平凡却坚定的守护——那是公交专线司机专注行驶的背影,是通信保障人员严阵以待的侧脸,是志愿者奔走服务的步伐,是无数个在各自岗位上或奔走忙碌、或挺拔坚守的普通人。
志愿服务点上人来人往,志愿者们正耐心地为市民、游客提供各种帮助,这群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志愿者里,既有大学生、社会工作者,还有上班族。志愿者刘志会表示,“这不仅是一次锻炼自我的实践机会,更是一次传递爱心、奉献社会的难忘经历。希望更多人能走进广元。”
当足球遇见剑门关,当激情碰撞古蜀道,这些凡尘烟火中的微光,汇聚成了赛事最坚实而温暖的力量。在这样的力量下,广元正以一场关于梦想、热情与创新的足球赛,踢出文旅融合的精彩“世界波”,向世界讲述着“剑门蜀道、女皇故里”的精彩。
“川超”这场足球盛宴,触动人心的不仅是赛场上的奔跑与呐喊,还有每一个在凡尘烟火中为热爱奔赴的普通人。
本篇通讯把目光投向这样的平凡之人。其实,我们都是凡人,但凡人微光亦可凝聚成灿烂星河,闪亮绿茵,温暖人心。
忽忆起张洁小说中写的“一朵白云追逐着另一朵白云;一棵青草情依着另一棵青草;一层浪花拍着另一层浪花;一阵轻风紧跟着另一阵轻风……”是啊,白云、青草、浪花、轻风,谁也不是孤立的个体,也不能是孤立的个体,总要互相依赖,才能汇聚成强大的大自然。
从气势昂扬的橙色海洋到文旅融合的创新实践,每一份来自凡人的热爱与坚持交相辉映,汇成一座城市的激昂诗篇。
广元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家卉
编辑:罗杰 校对:张静
责编:李凌 编委:杨俸润
来源:广元新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