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光盯着考公!2025回村当干部,普通大学生藏着3条“稳赚”的路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19 19:35 1

摘要:去年毕业的林浩在杭州投了几十份简历,要么薪资压得太低,要么岗位不对口,最后干脆回了江苏老家竞选村主任助理。当时同学都调侃他“从写字楼卷到田埂”,可一年下来,他不仅帮村里的水蜜桃卖上了直播热销榜,还靠着基层经历拿到了定向考公的资格,这让不少还在城市漂着的人重新打

去年毕业的林浩在杭州投了几十份简历,要么薪资压得太低,要么岗位不对口,最后干脆回了江苏老家竞选村主任助理。当时同学都调侃他“从写字楼卷到田埂”,可一年下来,他不仅帮村里的水蜜桃卖上了直播热销榜,还靠着基层经历拿到了定向考公的资格,这让不少还在城市漂着的人重新打量起这条“返乡路”。

2025年村“两委”换届陆续启动,越来越多政策开始往返乡大学生倾斜。但网上说法两极分化:有人说月薪能到七千还带编制,也有人劝“千万别来,工资低事还多”。其实对普通大学生来说,回村当干部不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反而藏着城市里难有的机会,关键是要看懂背后的“隐性价值”。

先澄清最实在的问题:现在当村干部,待遇早不是“仨瓜俩枣”了。2025年中央明确了村干部工资不低于当地农民收入两倍,浙江试点村的村支书月薪已经能到七千多,就算是中西部普通村庄,加上绩效补贴,月收入也能比当地小型私企高不少。更重要的是,多数地方都落实了五险一金,部分经济好的村,年收入能赶上当地事业单位水平,比在城市做没保障的临时工踏实得多。

但比工资更值钱的,是第一条“稳赚”的路:考公考编的“专属绿色通道”。这也是很多大学生返乡的核心考量。现在各地公务员招录都单列了岗位,专门面向优秀村干部等基层服务人员,竞争压力比“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小太多。林浩的师兄就是最好的例子,在村里干了两年后,报考定向岗位,笔试刚过线就顺利上岸,而当年和他一起考普通岗位的同学,连续两年都没进面试。而且这类岗位对学历要求更灵活,大专以上就能报,35岁以下都有机会,对普通院校毕业生特别友好。

第二条路是“能力变现”,把学历变成实实在在的成绩和收入。农村现在最缺的不是资源,是会用新方法的人。95后姑娘张悦回村后,发现村里的老醋品质好却卖不出去,就用手机拍酿醋的老手艺,剪辑成短视频发出去,没想到吸引了几十万粉丝,现在村里的醋不仅线上卖断货,还开了体验工坊,成了周边的网红打卡点。还有的大学生帮村里申请数字乡村项目,用上5G监控种植,引入电商直播,既帮村民增收,自己也能拿绩效奖励,这种“带着全村赚钱”的成就感,在城市打工很难体会到。

第三条路藏在生活里:低成本平衡事业和家庭。在城市租个单间就要花掉工资大半,还得忍受通勤奔波;回村后生活成本低,能陪在父母身边,不用为“照顾老人”和“打拼事业”两难。林浩以前在杭州,一年到头回不了家,现在每天下班能陪父母吃饭,周末还能帮家里干农活,母亲逢人就说“儿子回来后,家里才算踏实了”。更实际的是,村里人际关系简单,办事不用绕弯子,这种“熟人社会”的便利,也是隐形的生活福利。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回村当干部,这几个现实问题必须想清楚。首先是工资有差异,经济好的村和偏远村待遇能差一倍多,报名前一定要去乡镇政府问清楚当地的具体标准,别被“高薪传闻”骗了。其次是工作确实琐碎,既要传达政策、调解邻里矛盾,又要对接项目、处理突发情况,手机得24小时开机,遇到防汛防火还要冲在前面,没耐心真干不下去。还有人担心“家族观念重,年轻人镇不住场”,其实现在村民更认实在成绩,只要能帮大家解决问题,慢慢就能建立信任。

网上有人劝“普通家庭别当村干部”,说工资低养不了家,这种说法有点片面。现在村干部待遇一直在涨,而且允许合理发展副业,不少人一边干村务,一边帮村里的合作社做运营,收入并不比城市普通岗位低。但如果单纯冲着“稳定”或“高薪”来,大概率会失望——这个岗位更适合真心想做事、愿意沉下心的人,要是只想着“混日子”,不仅干不好,也抓不住里面的机会。

想报名的话,流程其实很简单:关注乡镇政府的换届公告,或者直接去村党组织咨询,提交材料后要考公基、行测这些基础内容,面试主要问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比如“村民因为灌溉用水吵架怎么处理”“怎么帮村里的农产品打开销路”,只要提前了解村务,不难应对。需要注意的是,不管农业还是非农业户口,只要长期在村里生活、有服务意愿,符合选举条件都能参选,不用被户口限制住。

2025年的乡村早就不是“落后”的代名词了,5G覆盖、电商进村、特色产业发展得热火朝天,缺的就是年轻血液。对普通大学生来说,与其在城市的内卷中消耗自己,不如回到熟悉的乡土,把所学用到实处。这里没有“大厂光环”,但有政策扶持;没有“精英圈子”,但有广阔舞台。林浩现在常说:“以前觉得考公是唯一的出路,现在才发现,把家乡建好,路会越走越宽。”

说到底,回村当干部不是“躺平”,而是换个赛道“蓄力”。它给不了一步登天的机会,却能提供稳扎稳打的可能;没有城市的光鲜亮丽,却有实实在在的成长和价值。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身边有大学生回村当干部的吗?他们过得怎么样?如果是你,毕业会选择返乡扎根,还是留在城市打拼?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来源:职场tan

相关推荐